機器人類【5】從機器人到仿製人


  廿一世紀中葉,機器人逐漸成為萬用機器的典範,而且外形愈來愈接近真人,終於在世紀末變得幾可亂真。


  上期本專欄提出一個「機器人兩極演化」的假說:人形機器人會愈來愈像人,非人形機器人則愈來愈不像。不過因為篇幅有限,該文僅能詳述非人形機器人的部分。本期自然輪到人形機器人的探討,但由於「人形機器人會愈來愈像人」只是一個籠統的敘述,在進行詳細討論之前,實有進一步釐清的必要。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以「人形機器人演化三部曲」這個假說取而代之。

「人形機器人演化三部曲」假說:粗具人形→人模人樣→足以亂真

  首先,當然必須解釋「粗具人形」、「人模人樣」、「足以亂真」在此的定義。我們所謂的「粗具人形」,是指機器人勉強擁有人類的外觀,包括頭顱、四肢與軀體,五官卻付之闕如或很不明顯;「人模人樣」則是除了人形之外,機器人還擁有顯著的五官,並能呈現基本的表情;至於「足以亂真」則完全可以顧名思義。倘若上述說明太過抽象,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舉幾個例子。不過正如六月號本專欄所言:「既然機器人仍是屬於未來的產品,若說有什麼勉強可供參考或借鏡的『先例』,就只能從廣義的幻想文學中試圖尋覓。」因此下列範例大多取材自科幻電影,例外的只有本田公司的ASIMO系列。

●粗具人形的機器人:【星際大戰】中的C-3PO、真實世界中的ASIMO及其前身P2與P3。

●人模人樣的機器人:【變人】前半的男主角(變人前)、【機械公敵】中的機器僕人。

●足以亂真的機器人:【變人】後半的男主角(變人後)、【AI人工智慧】的男主角、科幻影集【銀河飛龍】中的Data。

  至於「人形機器人演化三部曲」背後的論證,本文打算分成「萬能機器」、「人體工學」、「心理因素」與「自由競爭」四個層次,逐項詳加討論如下。

一、萬能機器:「全自動化」必將遇到瓶頸,「萬能機器」是最可行的替代方案。

  就本質而言,科技的進步就是一切逐漸自動化的過程。自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人力操控的設備與裝置逐一遭到淘汰,由一項又一項的「半自動」發明取而代之。沒錯!是半自動,因為根據最嚴格的標準,目前我們使用的任何機械或儀器,沒有一樣配得上「全自動」三個字。舉例來說,電腦雖然是自動化的典範,可是只要想想從開機到關機,使用者要花費多少心神,就必須承認它離「全自動」還遙遠得很。汽車呢?全自動汽車應該像是暗藏一位隱形駕駛,乘客只要坐進車子、說出想去哪裡,就可以安心閉上眼睛,等著它安全抵達目的地。或許有人會說飛機早已裝設自動駕駛系統,抱歉,那只能在理想狀況下運作,而起飛與降落絕不包括在內。

  從半自動逐步逼近全自動,雖說是科技演進的必然趨勢,偏偏「百分之百自動化」卻是困難重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間全自動廚房必須有好幾條完整的生產線,而且每條都具備精密靈巧的軟體與硬體,才能讓你一聲令下便有一頓豐盛的晚餐。

  那麼我們要如何另闢蹊徑呢?根據【機械公敵】原作者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的看法,萬能機器(universal machine)是最可行的替代方案。與其揠苗助長般忙著將各種器械全自動化,不如集中全力製造一種萬能的全自動機器,由它負責操縱既有的各種半自動裝置,而「機器人」便是這種萬能機器的俗稱。

  讓我們再回到剛才的民生問題:假設若干年後,你擁有一台能幹的管家機器人,那麼即使你的廚房停留在廿世紀,它依然能幫你燒出可口的佳餚。而且在杯盤狼藉之後,它還能迅速把餐廳與廚房恢復原狀,所以你連洗碗機都不用買了。

二、人體工學:由於人體工學根深柢固,萬能機器必須粗具人形。

  至於萬能機器人會是什麼模樣,則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或許就機器廚師而言,讓它多幾隻手會更加理想,因此工程師有可能拿章魚當模型,製造出一台「仿生非人形機器人」。可是且慢,在此討論的是多才多藝的萬能機器人,並非專精一兩項技藝的「專家系統」。在廚房中揮灑自如的八爪機器人,坐上駕駛座卻保證施展不開。而身為一名機器司機,除了眼明手快的基本條件,形體、身高與體重也有嚴格限制,否則根本無法鑽進普通車輛的前座。至於飛行機器人或太空機器人,各方面的要求當然會更嚴格。

  歸根究柢,這是因為數百年來的工業器具與民生用品,皆在有意無意間考慮到「人體工學」(Ergonomics,亦稱「人因工程學」)。想要設計一台真正萬能的機器人,必須遷就原本為人類設計的各種機械、儀器或裝置,否則它在許多場合都會格格不入。換句話說,唯有把機器人製造成外形酷似人類,而且重量不太離譜,才有可能讓它操縱一切的半自動器械。

  就這點而言,ASIMO的設計是個最好的範例。在本田公司的官方資料中,特別把「相容於人類生活環境」當作它的傑出特色之一,並且強調ASIMO「完全適合在人類生活空間中進行操作」。

  最後必須聲明一點,任何形體都有先天的限制,人體當然也不例外,因此身為「萬能機器」的人形機器人並非真正無所不能。所以非人形機器人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朝愈來愈小或愈來愈大的方向發展(參見上期本專欄)。

三、心理因素:基於演化心理學,五官與表情將是人形機器人的標準配備。

  人形機器人需要像人到什麼程度,則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單就人體工學考量,其實只要粗具人形即可,例如【星際大戰】系列中的C-3PO已能充分發揮萬能僕人的角色。然而,即使銀幕上的C-3PO人見人愛,倘若在現實世界大量生產,卻保證很難賣得出去。為什麼呢?因為它的服務對象是人類,而人類對機械裝置始終抱持又愛又怕的微妙心理。

  C-3PO的造型雖然並不可怕,可是金屬外殼難免引起「力大無窮」或「失去控制」的聯想。換句話說,它會激起人類根深柢固的「科學怪人情結」。而在真實世界中,為了避免這種聯想,因此ASIMO刻意模仿幼童的體型;本田公司官方資料特別強調「120公分的身高使它具有人際親和力」。相較之下,它的前身P3(160cm/130kg)便隱隱散發著威脅感,而P3的前身P2(182cm/210kg)就更不用說了。

  就造型而言,ASIMO可說已經面面顧到,然而欠缺五官卻是它的致命傷(因此它與P3都設計成好像戴著頭盔,以遮蓋毫無生氣的頭顱)。我們可以想想看,當一個面無表情的金屬或塑鋼腦袋對你說話時,你會正視著它嗎?當然不會!推而廣之,你絕不可能將它視為真人來役使,自然無法讓人形的它發揮百分之百的效率。

  因此,粗具人形的機器人不能算是友善的人機溝通介面。至於怎樣才算友善呢?至少得具有明顯的五官,而且能做出基本的表情,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人模人樣。因為根據演化心理學,人類大腦對不同的形態(pattern)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而具有表情的臉孔──無論是真人、模型或圖像──最能吸引人類的注意力。

  這是人類歷經百萬年的演化形成的天性,絕不是後天所能改變或矯正的。為了充分說明這個事實,讓我們討論一個耐人尋味的例子「虛擬主播」。就機器人學的角度,可將虛擬主播視為人模人樣的二維機器人,其功能是在螢光幕上模擬真人播報新聞。因此除了俊美的(電腦動畫)外貌,它還要具有足夠的智慧,才能配合新聞內容即時變換嘴形與表情。由於牽涉到許多領域的整合,這是個相當有挑戰性的熱門題目。然而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並非虛擬主播的技術可行性,而是為什麼要研發虛擬主播。乍看之下答案很簡單,虛擬主播研發成功後,可以大量取代真人,一定能為電視台節省很多人事與管理成本。可是如果追問「怎能確定觀眾一定愛看電腦動畫播報新聞」,那就說來話長了。倘若勉強長話短說,答案就是上面那句話「具有表情的臉孔──無論是真人、模型或圖像──最能吸引人類的注意力」。

四、自由競爭:在自由市場的競爭機制下,機器人勢必演變得愈來愈像真人。

  人模人樣的機器人當然不夠完美,當然還有許多改進空間,不過就實用價值而言,卻又幾乎沒有進步的必要了。但話又說回來,雖然「需要為發明之母」,可是實際需要並非科技進步唯一的原動力。科技(technology)與純科學(pure science)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社會的產物,與政治、軍事、經濟、民生、輿論、時尚……都有密切的關係。就演化觀點而言,自由市場的競爭無異於生物界的物競天擇,因此在人模人樣的機器人發展成熟之際,只要有一家廠商試圖精益求精、堅持錦上添花,其他廠商勢必通通跟進,否則難免遭到淘汰的命運。

  這類的實例在各行各業都屢見不鮮,在此我們故意舉兩個極端的案例。高科技方面,近年來行動電話的款式與功能日新月異,背後的動力其實正是慘烈的商業競爭。而在傳統產業方面,如今全台灣的檳榔大都得靠女色促銷,則是一個活生生、赤裸裸的例子。

  再回到正題,機器人產業精益求精的方向在哪裡?自然是在「擬真」這方面下工夫。因此機器人演化的下一步,必定是從人模人樣逐漸變得幾可亂真。不只是頭部與臉孔,還包括四肢與軀幹,乃至第二性徵;不只是近看能瞞過眼睛,甚至抱在懷裡也令人覺得如假包換。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一定是大量採用有機材料,好讓機器人具有肌肉的韌性與皮膚的質感,否則絕不可能以假亂真。在科幻作品中,android正是專指這一類的亂真機器人,而「仿製人」應是目前最恰當的譯名。

  這一步的演化當然會有阻力,例如衛道人士想必會反對賦予機器人性別,而科技恐懼症患者則會擔心人與機器將真假莫辨。然而無論價值判斷或道德判斷有何結論,自由市場的走向才是人性的終極方向,絕非任何保守勢力所能阻擋。正如當今各國政府以政治力量防堵複製人(亦稱「克隆人」),卻仍然無法阻止生物科技這股必然趨勢。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本世紀結束之前,複製人與亂真機器人將先後出現在地球上。

*  *  *

  最後,讓我們透過科幻的時光隧道,一窺百年後的科技史如何記載「人形機器人的演化」──機器人學誕生於廿世紀中葉,歷經五十年的蟄伏期,於廿世紀末開始加速度發展。到了廿一世紀中葉,機器人逐漸成為萬用機器的典範,而且外形愈來愈接近真人,終於在廿一世紀末變得幾可亂真。從此它們溶入人類社會,成為「第二種智慧生物」。

BOX1科學怪人情結(Frankenstein Complex)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 1797-1851)於1818年出版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是公認世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故事敘述一位年輕的瑞士籍醫生(Dr. Frankenstein)用屍體拼湊縫補成人形,並利用電擊賦予生命。後來,這位其醜無比的「科學怪人」由於無法獲得人類認同,憤而對他的創造者展開報復,因而波及許多無辜。這個故事在西方可算家喻戶曉,遂衍生出Frankenstein Complex這個名詞,用以描述畏懼新科技會造成反撲、會危害人類的一種心理。雖然Frankenstein並非科學怪人的名字,但中文書名《科學怪人》已深入人心,這個名詞自然應該譯成「科學怪人情結」。在一般情況下,它與科技恐懼症(technophobia)幾乎是一樣的意思。

BOX2
  在科幻作品中,常常刻意區分robot與android兩者的差異。例如【變人】的男主角在「變人」之後,就曾強調他已經升級為android,言下之意android是更高的境界。而在【銀河飛龍】影集中,Data少校則不只一次義正辭嚴地宣稱「我是仿製人,不是機器人」(I am an android, not a robot)。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