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跨到科幻──葉李華願做橋樑 撰文/陳千惠•攝影/朱錦權
從柏克萊大學物理學博士到科幻小說家的距離有多長呢?對一般人而言,這距離遠得讓人嘆息說聲「可惜」,但對葉李華來說,是沒有距離的,他認為自己不過是把「物理學家」和「科幻小說家」結合在一起,在他心中,沒有一件事比推廣科幻更有意義的了……。
「我還沒來得及再回話,就看見前方的乳白色牆壁突然張開口,一個四四方方的檯子從裡頭慢慢滑了出來。檯子上面,喔!我的天!上面只有一個球狀的玻璃器皿,好像是個大金魚缸一樣。可是裡面裝的是什麼呢?裡面竟然是……
「納蘭姐姐,我就剩下這麼多了,五年前,我的身體因為路吉氏症而萎縮得不得不放棄;唯一沒有受到病毒侵襲的,也就只有這團大腦了……。」∼摘自葉李華的「戲」∼
交通大學在去年暑假成立了一個「科幻研究中心」,是國內首創以科幻為研究的學術單位,交大並因此聘請三位顧問,分別是著名科學家與作家的張系國、科幻小說家倪匡和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任務科學家及中文科普作家李傑信,中心主持人是交大建築所助理教授葉李華。
葉李華,號稱「台灣第一位科幻教授」,擁有柏克萊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亮麗的招牌,卻「不務正業」推廣科幻,跌破不少人的眼鏡。1989年,在美國攻博士的他以短篇小說「戲」獲得張系國科幻小說獎首獎;1993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他專心在美國以四年時間、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翻譯了廿四本英文科普及科幻小說,由天下及漢聲出版社出版(這時他的身份是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客座研究員);1997年春天,他決定返台,投入推廣華文世界科幻的使命。
科幻電影的啟蒙
長相斯文、帶著思考神情的葉李華表示,從小父親就常帶他看電影,約莫唸幼稚園的年紀,跟著父親看了一部「聯合縮小軍」的科幻電影,震撼他幼小的心靈,一輩子難忘。此後,電影、電視、漫畫、小說,當軍人的父母親都不禁止他看,母親還會買劉興欽的漫畫給他看,由著獨子大量吸納,他最著迷的是漫畫家劉興欽的「阿金與機器人」和電動木偶影集「神奇雷鳥號」,小學即立志唸科學、當科學家。
葉李華說,感謝父母的開明,讓他擁有快樂的童年,這些科幻電影、漫畫等啟發了他對科學的好奇心,事實上並沒有壞處,是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了他對科學的喜好。今年一月間,他在交大在電梯間巧遇劉興欽(交大收藏劉興欽的全部著作),他好開心,對劉興欽開玩笑說:「你害我唸了一個物理博士」!讓劉興欽笑開懷。
|
葉李華從小受到科幻的啟蒙
,立志唸科學、當科學家。 |
邁向創作之路
高一時,他從報上連載看到倪匡第一部科幻小說「雨花台石」,開始著迷,光讀不夠還做筆記,除了人物圖譜、故事發展系統外,甚至延伸故事的構想;雖然小說讀得勤,但他還是考上台大電機系,大三時他自由創作了短篇小說「曲諧」,在台大工學院院刊登出,這篇處女作文字鮮嫩、寫作潛力可見(收錄在他所著的「時空遊戲」一書,洪範出版)。
服兵役時葉李華接觸到張系國的科幻小說,萌發他想寫「寫實科幻小說」的念頭,並且積極參加徵文比賽,不過,投稿屢投屢敗,他也不氣餒,還向評審請教如何改進,評審告訴他科學理論太多,於是他把科學、幻想、小說的比重調出1:1:2的「科幻雞尾酒」比例,不斷嘗試,研究別人的小說寫作技巧,像是平路的寫實風格是他參考的對象之一,如此用心琢磨,終於在出國唸書時拿下張系國科幻小說創作首獎的獎盃。
拿了首獎,像是給自己一個交待了,他把觸角伸展到其它領域。在美國柏克萊唸書期間,他除了學業外,還擔任張系國創辦的「幻象季刊」的編輯委員,二年之內認識了華文世界老中青三代科幻小說家,包括黃海、葉言都、溫瑞安等人,算是他推廣科幻的第一個工作。期間他更看了不少英文科幻小說,對於艾西莫夫、席維伯格、克拉克等西方科幻文壇大師相當傾心,也因此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決心投入翻譯,讓更多人從中文接觸科幻和科普作品。
|
「時空遊戲」一書是葉李華創作,
倪匡認為他有寫科幻小說的天份。 |
與倪匡的忘年之交
在他唸博士這段時間,葉李華和倪匡成了忘年交,兩人年紀足足相差27歲(葉是1962生、倪是1935年生),因緣可追溯到十六年前,倪匡來台灣出席「倪匡讀友會」,服兵役的葉李華特地向軍中長官請假,親自送上自己多年閱讀倪匡作品的筆記,倪匡後來在他所寫的「一段科幻緣」文中提及此事:「我會對他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他對衛斯理、原振俠等人物如數家珍,幾乎把他們當成親人。」。
三年後,葉李華獲得張系國科幻小說獎首獎,把自己著作整理成書,請倪匡寫序,倪匡寫道「這位小朋友的科幻小說,最好的地方,是有他自己的風格,在一開始,就堅持這一點,這使人可以預言,他在科幻小說的創作上,必然會有大成。」從當中可看到倪匡對他的期許。
1993年住在柏克萊市的葉李華找到在舊金山「息交絕遊」的倪匡,兩人開始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在倪匡最後一部手寫作品「雙程」中,書中兩頁附錄,是葉李華仿倪匡筆法所寫,增加科學的說服力,以文會友情誼可見一斑。
往來四年間葉李華投身於翻譯,他也開始考量未來從事物理研究是採單點突破,對他而言廣度不夠、路也較窄,有一天終會無法滿足他的好奇心;從事科普科幻作品翻譯,時而旁徵博引,頗能滿足他對世界的探索。然而倪匡經常提醒他要投身創作,此時台港中文科幻閱讀風氣愈來愈低落,於是有一天,葉李華與倪匡有了以下對話:
「為什麼中文科幻,一直不能有武俠小說那樣的高潮?」
「當年有多少人寫武俠小說,你絕對難以想像。寫的人多,看的人自然也多。」
「科幻作家本來就不多,這幾年,連您自己也寫得少了。」
「我已經六十好幾,已經半退休了。而你才三十出頭,應該好好努力一番。」
「我一個人寫,起得了那麼大的作用嗎?」
「起碼你不該像我一樣隱居美國,應該回台灣去,振興一下中文科幻。」
「回台灣……好,我可以回去,只要您答應一件事。」
「什麼事?」
「您要做我的後盾。」
「那有什麼問題!」
就這樣,在倪匡的支持下, 1997年葉李華返台,揮別傳統科學研究的路,他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他決定回台復興中文科幻。
|
葉李華找到在美「息交絕遊」的倪匡,
兩 人成為忘年交,為中文科幻推廣努力。
( 葉李華/提供) |
交大科幻研究中心
回台之後,葉李華摸索推廣科幻的路,他到大專院校開科幻通識課程,分析欣賞中西科幻小說、電影、理論和發展,並鼓勵學生創作,將科幻推向學術領域;接著成立第一個專業的中文科幻網站「科科網」,他也化身為「科科網子」,介紹科幻和科普作品,建立一個華人世界的科幻科普交流平台。
2000年,他在交大理學院院長林松山的支持下,開了一門「科幻天地」通識課程,除介紹西方、港台及日本等科幻經典之外,也透過電影賞析帶領大學生進入科幻殿堂;數月後,交大校長張俊彥同意設立「倪匡科幻獎聯絡中心」,以交大之名,主辦「倪匡科幻獎」,2001年暑假正式在圖書館五樓設立「科幻研究中心」。
「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要任務是一年一度舉辦「倪匡科幻獎」,今年是第二屆,小說冠軍可獲廿五萬元獎金,總獎金六十一萬元,全靠募款得來,今年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五十萬元下,讓臉皮薄的葉李華大鬆一口氣,接著募款就順利多了,包括華碩電腦、台大電機系同學都爽快贊助。
葉李華是「科幻研究中心」主持人兼專職義工,他的夫人林繼珠更是夫唱婦隨,也在此擔任專職義工,負責中心各種事務,讓葉李華無後顧之憂;另外中心還有許多熱心的兼職義工,包括鄭運鴻、張草、蘇逸平、吳鴻、李知昂等人,加上來自交大創意教學小組、交大科幻科學社及台大星艦學院、中山女高科幻研究社等助力,中心規模於焉有成。自此他不再是孤軍奮鬥,而是中文科幻界連絡網中心。
葉李華微笑著說,他是扮演橋樑的角色,把有潛力的創作者推向舞台,把潛在的讀者找出來,雖然倪匡催促他趕快創作,但他不急,他才四十歲,以後還有時間創作,當前之務是興盛中文科幻。
|
|
|
科幻研究中心陳列的科幻模型。 |
葉李華在交、清等大學院校開設
科幻課程,將科幻推向學術殿堂。 |
葉李華及其夫人都是交大
科幻研究中心的專職義工。 |
為科幻的汙名平反
除在各大學的大學部開通識課程,葉李華今年更進一步在交大建築所開設「科技創意解析」與「未來空間導論」,嘗試以科幻激發創意,並探討未來世代的建築,將科幻做多方的推展。此外,也到各學校、新竹科學園區公司舉辦科幻科普演講。
今年六月間「交大科幻研究中心」於台積電公司舉辦「外星人的科與幻」對談講座,邀請中央大學天文學研究所所長陳文屏及牙醫師科幻作家張草來對談,引起相當好的迴響。他歡迎園區廠商或其它團體有興趣講授通俗科學或科幻題目者,可與中心接洽。
到處演講推廣科幻的葉李華也發現,世人對「科幻」呈著兩極化的看法,像有台北某高中邀請他去演講,但後來因講題不合取消,也有某所高中校長親自接待主持的。他認為中國人對「幻」這個字有一些既有想法,甚至覺得「幻」是大逆不道,造成「科幻」的原罪,他希望可以藉由語言文字透過各種媒體,破除這個迷思,讓「科幻」得以正名、去汙名化。
葉李華強調,科幻小說有幻想部分,但不違背邏輯推理,必須有所解釋,這是與時下流行的「哈利波特」或「魔戒」不同之處,真正的科學家都肯定科幻的,甚至投身科幻小說的創作,像本世紀科幻文壇超級大師以撒.艾西莫夫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教授,同樣引領半世紀風騷的科幻科普作家亞瑟.克拉克曾獲得聯合國等頒發的學術獎項。
他表示,很多人把「偽科學」和「科幻」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不同,一定要劃分清楚,外星人、金字塔不算科幻,是披著科學的玄學,是一分證據講十分話。在西方世界沒有科學家批評科幻作品是偽科學或怪力亂神,因為在處理科幻作品時堅守科學精神的底限,對「超自然」做有限度的探索,科幻大師筆下的「超自然」不是無所不能的萬靈丹,也不是壓制科學的法寶,而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最重要的一點是,科幻小說擺明有「幻」的成分,而偽科學著作則宣稱是「真理」。
葉李華比喻,若科幻小說是一座大廈,科學是地基、幻想是樓層、科學精神是鋼骨,張系國曾說明:「科幻小說的基本精神,就是它不斷在突破「過去」的束縛,設法一窺「未來」的究竟。但科幻作家又深知,『過去』和『未來』之間,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科幻小說可以趣味,但科幻並不是逃避,而是在更深層次反省人類的處境。」。
在葉李華心目中,科幻科普都是提倡科學,他走的路就把三者結合為一了。
資料來源:
•倪匡「一段科幻緣」
•曾昭中「專訪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
•葉李華「艾西莫夫的最愛」、「童年末日導讀」
•中國時報浮世繪「寧為科幻探險家─科學博士葉李華的另類抉擇」
•http://sf.nctu.edu.tw/yeh
葉李華推薦入門科幻作品:
★國中以上程度可閱讀「滾石家族遊太空」、「4=71」/天下
★成人可閱讀「正人子」、「夜幕低垂」/天下
★電影方面:「接觸未來」、「關鍵報告」
★小說創作:「北京滅亡」/皇冠、「星雲組曲」/洪範
☆交大科幻研究中心電話:03-571-8824,網址:http://sf.nctu.edu.tw
(原載《園區生活》2002年11月號,竹嶺傳播授權刊登)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