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書的啟示
過去十二年來,科普書(通俗科學讀物)在台灣書市穩定成長茁壯,終於成為主流讀物的一支。非但高中以上學生爭相購買閱讀,就連許多原本與科學絕緣的社會人士,也透過科普書而逐漸親近科學,趕上科技發展的腳步。對於科學教育工作者而言,這當然是可喜可賀的現象,然而只要想想台灣(廣義的)科學教育的生態,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這並非理所當然,甚至可說是個奇蹟。
從這個「科普奇蹟」中,我們可以信手拈來兩個問題。
一、台灣為何有那麼多人與科學絕緣?
二、為什麼這些人反而會接受科普書?
至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顯而易見至極。小時候人人都有好奇心,那是接受自然科學教育的黃金時代。可是假如自然科學類教科書、教材與教法設計不當,卻很可能迅速扼殺學子對這些學科的興趣,讓許多小朋友小小年紀就開始對科學反胃,進而心生恐懼。然而,這些「科學絕緣人」竟然能從科普書找到科學第二春,足以證明他們的好奇心並未完全萎縮,而科普書正是強而有力的活化劑。
科普書究竟有哪些引人入勝之處?試分析如下:
一、善與其他文體結合:
(1)推理小說:例如Colin Bruce所寫的《愛因斯坦的詭辯》與《數字的陷阱》(時報)。
(2)科幻小說:例如Clifford Pickover所寫的《光錐•蛀孔•宇宙弦》(天下文化)與《黑洞旅遊指南》(寰宇)。
(3)童話故事:例如Robert Gilmore所寫的《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小氣財神的物理夢遊記》與《夸克仙蹤》(天下文化)。
(4)傳記:例如張文亮教授的中文創作《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經社)。
(5)漫畫:例如《漫畫佛洛伊德》、《漫畫榮格》(台灣先智)。
二、圖文並茂:英國DK出版公司(Dorling Kindersley Book)是這方面的翹楚,例如《目擊者叢書科學博物館》(英文漢聲)、《新世紀太空百科全書》(貓頭鷹)。
三、以童書為師:例如Stephen Hawking所寫的《胡桃裡的宇宙》(大塊文化)。
四、科學與人文並重:例如《喜悅時光》、《宇宙的詩篇》(天下文化)。
五、作者現身說法:例如Richard Feynman所寫的《別鬧了,費曼先生》、《你管別人怎麼想》(天下文化);以及李傑信博士的中文創作《追尋藍色星球》。
六、以科技發展史為主軸:例如《雷達英雄傳》(天下文化)、《電腦生命天演論》(時報),以及《費馬最後定理》與《碼書》(商務)。
七、單一主題多重面向:例如《我們是火星人?》(天下文化)、《第三種猩猩》(時報)。
八、文字淺顯易懂,內容深入淺出,並且大量使用比喻:例如科普科幻大師Isaac Asimov所寫的《你要不要被複製?》、《暴龍處方》(貓頭鷹);Sherwin Nuland醫師所寫的《死亡的臉》、《生命的臉》與《器官神話》(時報)。
結論:台灣的自然科學類教科書若要奮發圖強,眼前就有個最好的學習對象,根本不必捨近求遠,更不必好高騖遠。
後記:三年前筆者就有心將台灣的科普書一「網」打盡,無奈時機並未成熟,這個計畫始終停留在理想階段。去年由於國科會的支持,筆者終於有機會將理想化為現實。在即將推出的「通俗科學網」(http://sci.nctu.edu.tw)裡面,規劃有一個「科普書大展」單元,歡迎有心人共襄盛舉,將它經營成最完整的台灣科普書資料庫。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