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5年8月28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各位愛好文藝的朋友,您早!很高興又在這個時候跟您在空中見面,同時我們也很高興能夠拜科技之賜,利用電話連線的方式,又再度跟交大科幻網的主任葉李華教授連線了,葉老師您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好。

梅:噯,葉老師一出現,表示「衛斯理書齋」又開了,說著說著就已經第十次了耶。

葉:對,我們已經堂堂邁入第十集了。

梅:是呀,這個數字總是給人一種好像需要紀念或者做些什麼的事情。

葉:當然,所以我想今天先花一點點時間把過去的九集,以及今天的第十集,和下一次的第十一集,都稍微介紹一下,如果有一些聽友是中間插進來的話,也可以知道一些來龍去脈。而且如果您是中間插進來的話,絕對沒關係,因為我已經得到梅姊的授權,就是說這些聲音檔案,都可以放在交大科幻網上面,我預計九月初一定會把這個工作做好。我們每一集錄完音之後,我還特別找人把所有的對話,都打成了所謂的逐字稿,可以讓聲音、文字互相對照。

梅:是的,這個就是葉李華教授,他是一個非常有效率、做事情認真,總是要讓工作發生最大的效能。也透過您這樣的嚴謹設計,讓我們這個廣播跟空氣一樣一飄就沒有的事情,最後能夠落實下來。

葉:當然,這樣子最有紀念價值,而且希望將來會有學術價值。

梅:希望如此,我們也跟著就沾光受惠。所以呢,請大家告訴大家,如果您錯失了前面幾集,或者是您中間漏了幾集,其實都有補救的辦法,那就是引頸期盼交大科幻網在這樣的一個設計之下呢,聲音的檔案是可以存留下來,而且還包括逐字逐句的文字檔。

葉:對,為什麼要用逐字稿的方式呈現,主要是因為沒有太多的精神跟心力來整理,所以,目前我們能做到的只是打了逐字稿之後,然後很快地校對一遍,所以裡邊的文章讀起來比較白話一點,這要請大家多多包涵。

梅:嗯,就完全是如實地呈現喔?

葉:對,將來如果說真的要整理成文章、甚至出書的話,那當然還要(梅:還要做一些整理。)花很大的工夫,但至少這已經是一個原始的資料了。

梅:是的,畢竟口語跟文字的紀錄還是不太一樣的。好,我們趕快言歸正傳,每次都覺得這個時間好像越來越不夠用耶。

葉:好像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趕快把過去的九集跟今天這一集稍微介紹一下。我們最早的時候,並不是按照倪匡寫衛斯理的順序,因為當初梅姊跟我討論的結果是,或許有一些聽友對於衛斯理不太熟悉,所以我們儘量要凸顯一下最有趣的幾本,或者說最有代表性的幾本,我想來想去於是就從衛斯理比較早期的故事來談一談,然後再根據倪匡的寫作順序。所以我在衛斯理的故事裡邊,挑了總共四集,是談到他大學、然後高中跟初中時候的故事。我們先講的是大學時候的故事,那本書叫作《蠱惑》,就是蠱惑人心那兩個字,當然故事跟蠱惑人心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所以我們第一集談的是衛斯理大學時候的一個故事,叫《蠱惑》。第二集就退回去變成他高中時候的一個故事,叫作《影子》,就是陰影的那個「影子」。然後再退回去第三集談的是他大概初三的故事,叫作《雨花台石》。然後再退回去,變成他大概是初一時候的故事,叫作《少年衛斯理》。這四集講完之後,其實很多聽友都已經喚起了非常美好的回憶,即使對衛斯理陌生的朋友,也因為這四集,對衛斯理稍有認識了。所以,我們從第五集開始,才真正的根據倪匡寫作衛斯理的順序,來談衛斯理的故事,所以第五集是最早的衛斯理的故事。可是,我特別強調過,而且強調過不只一次,就是衛斯理一開始出現的第一集跟第二集,跟科幻幾乎是沒有關係,因為那個時候倪匡打定主意寫的是「現代武俠小說」,這兩集的書名叫作《鑽石花》和《地底奇人》,所以我們第五集做的是《鑽石花》,第六集做的是《地底奇人》,都是武俠色彩非常非常濃厚的一個現代的冒險小說。然後到了我們故事的第七集,才變成真正的科幻衛斯理,從武俠衛斯理變成了科幻衛斯理,這集的書名叫作《妖火》,妖冶的火焰,勉強可以這樣講,當然故事非常曲折離奇。我們的第八集談的是《藍血人》,這是衛斯理故事裡邊第一次出現外星人,因為第一次出現,所以那個時候倪匡還比較心虛一點,不敢把這個外星人寫得太遠,所以他抓來的是一個土星人,講的是土星人流落地球的故事。然後上星期我們談的是我們書齋的第九集是《透明光》,顧名思義就是談透明人或者隱形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堂堂進入第十集,是要談《地心洪爐》,就是地底的深處──地心,有一個非常旺盛的爐火那種感覺,叫地心洪爐。下星期我們幾乎可以說是接著《地心洪爐》,但是這個考據我不敢說百分之百,書名叫作《蜂雲》,怎麼講呢?就是好像一朵雲彩般的一大團蜜蜂,叫作「蜂雲」。前面從《鑽石花》到《地心洪爐》這六集,我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是根據倪匡的寫作順序,當初他寫衛斯理的確就是一、二、三、四、五、六,就是這六個故事。《蜂雲》我還不太敢保證,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去香港做取經之旅,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九月份會去一趟香港,到香港中文大學,我已經申請好了臨時借書證,他們說願意把所有的微縮檔案──《明報》一九六○年代、七○年代、八○年代微縮檔案,通通對我開放,讓我可以好好地找一找,好好地考據一下衛斯理的寫作真正順序。這件事情連倪匡自己都很(梅:他自己都做不到,呵……。)密切期待,倪匡說他也很想知道《鑽石花》最早的時候是何年何月開始連載的,我說報告倪匡,搞不好我們連何日都可以考據得出來……。

梅:他真的很感謝有葉李華你喔。

葉:我跟他說,全世界大概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傻勁。

梅:對呀對呀,把它當學問在做,真是了不起喔。好,那你要說考據,其實我們會發現倪匡的這些作品裡邊,有很多都是有所謂的新、舊版本。

葉:喔,對,我們其實也一再地提到過所謂的新版跟舊版,這個就有點類似金庸小說也有新版、舊版,甚至現在還有所謂的新新版。倪匡的版本目前只有兩種,一個就是當年他寫下來連載之後,根據連載的版本所出的書,那是在一九六○跟七○年代的版本,在台灣都是遠景出版社出版的,目前絕對還買得到。到了一九八六年跟八七年的時候,他自己又把過去的舊作重新修了一遍,修的幅度絕對沒有金庸那麼大,因為倪匡非常反對金庸修他自己的舊版變成新版,因為刪改得太多了,倪匡是非常非常喜歡金庸的舊版;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歡倪匡的舊版,因為倪匡的舊版改成新版的時候雖然修得不太多,但是把很多衛斯理成長的蛛絲馬跡很巧妙地給修掉了,這點是為了要跟後面彼此地互相(梅:呼應。)對對對,要配合不要有矛盾。還有就是,他之前塑造的衛斯理是比較明確的一個人物,什麼叫明確呢?時間比較明確、空間比較明確,他最早的版本裡邊提到衛斯理住在香港,然後提到大概什麼年代,甚至提到衛斯理的年齡。但是後來就故意把這一些太明確的時間跟空間的這一些紀錄(梅:元素。)都給消去了,比如說我來唸一段,也就是我們的《地心洪爐》可以說是第一行字,就被倪匡很巧妙地給修掉了,新版是這樣子寫的:

  「我自己雖然一事無成,但是在我的朋友之中,卻不乏有許多成名的人物。」

葉:好,這是新版。舊版怎麼寫的呢?

  「我自己雖然年過三十一事無成,但在我的朋友之中…………。」

葉:也就是說,他刪掉了四個字「年過三十」(梅:年過三十),因為大家都知道《地心洪爐》其實是非常非常早的一本書,如果在那麼早的時候衛斯理都年過三十的話,我曾經說過一包話,考據起來就有一點傷感情了。人家說女生的年齡是祕密,但是呢,小說男主角的年齡其實也應該是祕密。

梅:嗯,最好神祕一點喔。好,這就是新、舊版本稍微作了一個簡單的比較。不過我覺得,在這裡邊我們還是要特別強調就是所謂的「科幻的元素」這個部分,當然外星人我們以前已經在倪匡其他的作品裡邊看到,像《藍血人》,那麼在這個地方的科幻元素有一個特質,好像還是第一次正式地出現。

葉:可以這樣說,這本書主線也是非常地明確,跟倪匡其他小說也滿像的,就是副線非常複雜,但是主線很明確。什麼主線呢?就是「南極探險」四個字就夠了。這剛好讓我想起所謂的「探險」這件事情,或者說「探險」這個主題,其實算是科幻界一個主流故事的形式。為什麼呢?因為科幻就是要探索未知的領域,未知的領域可以是抽象的領域,比如說一個未知的學問、未知的技術;但是也可以說是探索一個具象的領域,什麼叫具象的領域呢?很簡單,就是人類從來沒有到過的神祕的地方,就是一個很具象未知的領域。我記得我們上星期談《透明光》的時候,曾經藉機介紹了一個西方的科幻小說鼻祖型的人物,叫作「H. G. 威爾斯」,他是英國人,他開創了很多科幻的原型主題,比如說我們上星期談到的「隱形人」,還有「火星人入侵地球」、「時光機器」都是他第一個把它寫成科幻小說。或許隱形人之前也有神怪小說或者說是奇幻小說,但是真正把隱形人寫成科幻的威爾斯是始祖。其實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文壇,總共出了兩位科幻的筆祖,另外一位是法國人;剛好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法國人,他們兩個人的風格其實相當不同,有機會我們再慢慢講。不過今天一定要強調一件事情就是說,這個法國人也創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幻原型,那就是「探險」,他寫了六十幾部小說,有一些是比較不科幻的,是純探險,有一些探險就非常科幻,比如說他是最早寫「去月球探險」的人,他是最早寫「去海底深處探險」的人,他是最早寫「去地心深處探險」的人(梅:天哪。)剛好呼應到我們今天的《地心洪爐》,因為《地心洪爐》有一個橋段其實也是衛斯理幾乎要達到地心去了。我們藉這個機會也宣布一下他的名字,他的法文名字音譯過來的話,通常是叫作「凡爾納」。目前為止在台灣還是可以找到他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光碟──「海底兩萬里」。

梅:「海底兩萬里」。

葉:對,就是我剛說的到海底去探險。他在一八六○年代就寫了一本書談到了「核動力潛艇」,在海底遨遊非常非常久的時間不用浮出水面,總共遨遊了事實上不是兩萬里,而是六萬海里,那是因為翻譯的關係。所以很多人都覺得他不只是一個科幻小說家,簡直就是一個科技先知的人物。

梅:真是了不起啊,現在這個光碟還買得到啊?

葉:對,因為它是一九五四年迪士尼拍的電影,當年在台灣的院線演過,後來因為是很有名的電影,所以光碟一直就流傳下來。

梅:算是經典的喔。

葉:而且很便宜,我最便宜買過台幣三十六塊的VCD,呵……。

梅:啊……,是真人演的還是卡通?

葉:真人演的。

梅:真人演的喔?那麼早哦!好,就是這兩個鼻祖。其實倪匡也後來居上囉,不見得比他們差囉?

葉:其實我現在還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努力地從倪匡的小說裡邊,找尋一下現代或者說尖端科技的一些蛛絲馬跡。我最近常常作一個演講,題目叫作「從科幻創意到科技創意」,破題就會談到科幻小說及科幻電影中兩種「奈米科技」的例子,科幻電影我以「聯合縮小軍」為例,科幻小說則是倪匡的一本科幻作品,在一九八二年就提到奈米科技一個很精確的概念。之後我每次跟聽眾開玩笑說,我一九八二年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肚子裡邊腹誹、嗤之以鼻,說怎麼可能嘛!這掰得太過頭了,後來到了二○○三年,我去找倪匡的時候跟他鞠躬道歉,說你是先知(梅:先知,真是了不起。),因為《科學人》雜誌裡邊就登出了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構想。

梅:真是厲害喔。

葉:嗯,這本書不是衛斯理系列,是倪匡的第二號人物「原振俠」,將來或許我們還可以(梅:我們還可以繼續來聊這個。),它是原振俠的第一本書,叫作《天人》,就是天人交戰的那兩個字「天人」,所以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找來先睹為快。

梅:嗯,是是,不光是看書,其實電影也是很好的題材,所以前前後後也有好多可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除了凡爾納的「海底六萬里」對不對?

葉:對,它嚴格說來是「海底六萬海里」才是最精確的說法,不過呢,我們如果說是作通俗演講或是廣播的話,還是可以講「海底兩萬里」。

梅:兩萬里?

葉:對,它其實嚴格說來是六萬海里,不過這其實沒有關係啦,就代表說它在海底潛行了非常非常久的時間跟距離,卻沒有浮出水面,這一定要核動力潛艇才做得到。

梅:是是是,其實其他的電影也不少,像「明天過後」啊什麼的。

葉:對,一提到「明天過後」,剛好讓我覺得非常能夠呼應到《地心洪爐》,比如我們看小說的話,如果說你從來沒有到過那個陌生的環境,你看了不管是描述得多麼精確、多麼地天花亂墜的文字,你還是會覺得隔了一層;可是如果你之前曾經看過比如說「明天過後」這部電影,描寫了去南極做氣象探勘,再來看《地心洪爐》的話,那個感覺就非常非常不一樣了,因為有很多的場景跟畫面都在你的腦海裡邊,剛好可以互相呼應(梅:呼應。),好在現在電視上不管是電影台,或者說Discovery、國家頻道,都會常常播映這些東西,所以我覺得在讀者腦袋的資料庫裡邊(梅:應該有一些。)應該都會有一些。其實倪匡當年在寫作的時候,也是用了這個方法,只要有電視播了這些異域的風光(梅:他一定看。),對,他一定看,然後就把它記在他的資料庫裡邊,等到他寫的時候呢,就把他印象裡邊的這些風光,以很直覺的方式轉化成文字。我們一再強調倪匡自己說過,他都是渾然天成的,但是即使渾然天成也必須要有所本才行,那他的根據是什麼呢?就是根據他一直不斷地看電視裡邊的這些異域的報導,不管是外國的,或者說是一些很神祕的地方,他在不知不覺中就記下來了,這是倪匡寫作本領最大的地方,他只要看過一眼,就能描寫得栩栩如生。

梅:這太厲害了。

葉:所以我們的聽友如果想要看《地心洪爐》,而且看得津津有味的話,我想推薦三部電影,如果跟這三部電影互相呼應的話,就會非常非常有意思。

梅:那「明天過後」之後還有什麼?

葉:喔,因為《地心洪爐》是在南極發生的故事,所以「明天過後」是一個最好的背景。可是它又談到了地心,而且是地心深處,其實這不是一個爐火啦,它是比喻成地心深處那個熔熔的岩漿,前年有一部電影叫作「地心毀滅」剛好就是談這個,片中造了一艘非常非常堅固的你可以說是潛水艇,但事實上是潛「地」艇,是可以鑽到地心深處的一個交通工具。拍得非常精彩,因為是兩、三年前的電影,所以它用了很多很多的特效。去年還有另外一部電影可以說是懷古的科幻片,它把很多二十世紀中葉時候的科幻元素,通通融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大雜繪的形式,叫作「明日世界」(梅:「明日世界」。),「明日世界」裡邊有一個空中平台,剛好就呼應到這個《地心洪爐》。

梅:噯,又提到這個平台。

葉:對,所以說這本書裡邊除了「探險」這個元素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元素,就是「外星人的科技」。這本書嚴格說來外星人並沒有正式登場,因為有兩個外星人已經死掉了,可是他們遺留下來很多的科技。這些科技卻被現代地球上的科學家重新地發現,重新地加以利用,但問題是如果好好地利用外星人的科技,當然可以造福人類,但原是好人的科學家,卻意外的發現了一些超越地球現有科技不知多少的科技後,開始心術不正了,也就是說,經過了一個內心的轉換過程,反而變成了想要拿這些科技來為非作歹了。這個剛好可以呼應到我們上星期談到的一個主題,就是一個內心世界的描寫,所謂的「權利會使人腐化」,這一點絕對不是我強作解人,因為倪匡在一九八○年新版的序言裡邊,還特別談過這件事情,他說:

  「在重新校對的時候,感到這本書突出了『權力令人瘋狂』的這個概念。」

葉:倪匡說的不只是腐化喔,甚至是(梅:瘋狂。)瘋狂,更好玩的事情是這樣子喔,他說:

  「連衛斯理也幾乎『未能免俗』,一想到自己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後,幾乎到了要發狂的邊緣,後來又被敵人趁機把他打昏了,然後又吃了很多的苦頭。」

葉:也就是說,連衛斯理也是一個平凡的人物,雖然他是大俠那種正義凜然的人物,可是一旦掌握了無上的科技權利之後,他也動了那種征服世界的念頭。如果我們還有一點時間的話,我覺得應該好好地來唸一下這一段,他寫得實在很精彩,描寫衛斯理的內心世界,他是這樣講,他說:

  「想想看,我們居住的地球,居然能憑我按鈕就可以任意毀滅,這種感覺,誰能不覺得奇妙呢?一瞬之間,我感到我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偉大的人,因為我操縱著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和死、存在和滅亡,只要我的手指頭輕輕一按,成千上萬的人,便會在地球上消失,再偉大的建築物,也要變成一團廢墟。」
  「不管是亞歷山大大帝、成吉思汗、拿破崙、希特勒,這些曾經做過征服世界的美夢,甚至也曾經統治過半個地球的人,如今和我相比的話,又算得了什麼呢?」

葉:真的是很可怕。

梅:嗯,是的。

葉: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逐漸感覺衛斯理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樣板人物。他如果是一個很平板的樣板人物的話,那不論任何的時候,他都是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是偶爾衛斯理在這種很關鍵的時候,也難免會動搖了,就代表說他是一個凡人;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只是輕微地動搖,到最後總是可以把持得住。

梅:是是是,那我們就插一句話了喔,既然是凡人,可能難免會在他的身形裡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可不可能?

葉:當然可以。其實我重新讀新版的時候,發現了一九八六年倪匡寫了一個註腳,非常地有意思。因為這本書裡邊寫到衛斯理流落到了南極,在冰天雪地中,他飢寒交迫卻摸到一根香菸,然後他試著把冰塊用凸透鏡的效應,把香菸(梅:點著了。)點起來了,抽了一口香菸感覺到,哇!人間最大的享受。那個時代倪匡是個大煙槍,一九六○年代倪匡抽菸抽得非常非常兇;倪匡說過他自己有三十五年的菸齡,這點在我之前寫的那篇訪問稿叫作〈倪匡百問〉裡邊特別提到過(網路上面非常容易找),倪匡說他是老煙槍,有三十五年的菸齡,最高的紀錄是一天四到五包菸。

梅:哇!太驚人了。

葉:然後他還特別強調說,連刷牙的時候都不停,也就是說早上睡醒張開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抽菸(梅:先抽菸。),後來我問他,刷牙的時候都還抽菸,你怎麼刷牙?他說簡單嘛,反正嚼著香菸,然後刷牙,刷左邊的時候把香菸挪到右邊去,反之倒過來就可以了。而他之所以會戒菸,是因為他信了基督教的關係,有一天他說他聽到上帝的聲音,告訴他可以別抽了,他就真的不抽了,毫無過程,一瞬間就把菸給戒了。所以倪匡寫了一個註腳很好玩,他說:

  「抽菸是一種過了時的壞習慣!」

葉:什麼叫過了時的壞習慣呢?那就是說,作者倪匡自己已經戒菸了,所以現在再看衛斯理抽菸的話,感覺非常的可笑。所以我在整理跟複習衛斯理系列的時候,我也感覺到非常非常明顯的一件事情,就是之前的衛斯理一直在不斷地抽菸,到了大概一九八六年左右的時候,他就再也沒有提到過衛斯理抽菸的情節,也就是衛斯理也不知不覺、悄悄地把菸給戒掉了。

梅:是是是,好,衛斯理當然是倪匡在他這一系列作品裡邊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其實每次我們也可以在不同的作品裡邊看到一些角色,對不對?所以在《地心洪爐》裡邊,他也創造了一個角色。

葉:對,其實倪匡是很喜歡利用一些有連續性的角色。我常常會說,衛斯理最大的本事之一,就是交遊滿天下,也有人垢病說,這是因為衛斯理要處理很多疑難雜症,所以他必須要有很多朋友,一旦碰到這些疑難雜症無法解決的時候,倪匡就砰一下子讓他冒出一個朋友來。

梅:跳出一個朋友來,就替他迎刃而解啦。

葉:對,可是問題就是到底有沒有「伏筆」這件事情是很重要,如果你是憑空冒出來一個人物的話,或許只是臨時一個救急,半路殺出程咬金;可是如果說你是有伏筆,或者有前因後果的話,那樣看起來就會比較有說服力,比較有親切感了。在《地心洪爐》裡邊,倪匡首度創造了一個衛斯理的好朋友,而這個好朋友在後來的故事裡邊,又陸陸續續出現過,所以他對於老讀者來說,是非常親切的一個人物,他的名字叫「張堅」,堅強的「堅」。堅強的「堅」其實很好玩,因為他有個弟弟就有一個現成的名字,叫「張強」;所以他們兩個兄弟一個叫張堅,一個叫張強。

梅:堅強?

葉:對,堅強。張強後來也有一個故事,不過是一個悲劇,我在整理我的《衛斯理回憶錄》第一冊的時候,就提到過張強這個悲劇,這是比較中期的一個故事叫作《茫點》,這個以後我們一定有機會談到。在《茫點》這個故事的附近,有一本書叫作《犀照》,犀是犀牛角的「犀」,《犀照》這個故事裡,衛斯理又重新回到了南極,他既然回到南極,一定要找張堅去,所以每次提到南極就一定會有張堅,每次提到張堅就一定會有南極,變成在衛斯理系列裡邊,張堅跟南極幾乎可以畫上等號了。

梅:你說一講到南極就會想到張堅。但是在南極還有一個生物,事實上好像是不會出現,但是在他作品裡邊出現了以後,還引起一些軼事,可不可以談一下?

葉:梅姊真的很用功看到了這一段。這本書裡邊,倪匡在一九八六年寫的註腳,其實只有兩、三個地方寫到,其中一個就是說他吸菸已經是一個過了時的壞習慣。另外一個註腳是比較長的,講什麼呢?剛剛我們說衛斯理曾經流落到南極,飢寒交迫,倪匡後來跟我們談的時候,他自己承認了,他故意設計讓衛斯理流落到南極,因為他常常會讓衛斯理在一些非常險惡的環境之下,異境之中求生存,不管是上次我們提到的沙漠也好,或者是墜落到海洋裡邊去,然後在海洋裡邊漂浮,或者說是在南極,南極是一個比較新的體驗。所以他一直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拯救衛斯理,如果說是有一個人憑空而降,或者說是外星人的話,那就太沒意思了嘛,所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一個衛斯理的生機來,他就想到,嗯!如果說衛斯理碰到一隻大白熊的話,然後跟牠惡鬥了一番,到最後衛斯理終於打贏了牠,把牠殺死之後,又可以吃牠的肉,又可以穿牠的毛皮,這樣子飢寒交迫的窘境不是都可以克服了嘛,所以寫著寫著白熊就出來了,然後惡鬥了一番,果然被衛斯理殺死了。可是報紙連載登出來之後,有些讀者就抗議了,因為大家都看出來,衛斯理寫的所謂的白熊,其實就是俗稱的「北極熊」,南極是根本沒有這種動物的。後來有一位讀者非常鍥而不捨每天寫一封信,要求作者倪匡要解釋這件事情,倪匡原則上是不太回這種信的,但是那個讀者是每天一封信,寫得實在太勤了,到最後倪匡實在是受不了這個壓力,總算是提筆回信,不過呢,只回了一行字。

梅:經典,趕快說一下。

葉:經典的,這大家都會背的,叫作:某某讀友,南極當然沒有北極熊,可是呢,世界上也根本沒有衛斯理這號人物。我唸的還比較長了一點,他當初寫的就是:「南極沒有白熊,世上沒有衛斯理。」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幻想小說,在細節方面不必太過認真,好看就好,大的方向抓住了就對了。什麼叫大的方向呢?其實他在這裡描寫的就是「地心洪爐」,也就是說地心的岩漿還在不斷地好像開水一樣的一直在滾,甚至有一天可能會把地球給炸裂掉,即使不把地球炸裂的話,也會導致地球很多的地方,時不時地發生或大或小的地震,這一些科技的想像其實都是相當相當地正確的。我剛剛提到過我最近在作一場演講,叫作「從科幻創意到科技創意」,在這個演講裡邊,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小說或者是電影,如果是用科幻當主題的話,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渲染,因為它要好看。所以如果我們要從這一些科幻小說或者電影裡邊擷取真正的科技元素的話,我們必須在心裡上面要有一個過濾的過程,把這些南極的北極熊給過濾掉。

梅:對對對對,不是講嘛,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你把科幻小說當成是科學知識的來源的話,可能你就要從長計議了。

葉:對,我常常會講一件事情,之前我也強調過,就是科幻小說或者電影可以違背科學知識,但是絕對不能夠違背科學精神(梅:科學精神。)比如說任何提到過「超光速飛行」的小說或者電影,都違背了科學知識,因為我們現在知道到目前為止,還是絕對做不到「超光速飛行」。但是只要你是認真對待「超光速飛行」這件事情,不要無限上綱把它當作一個法寶來用的話,那就是符合了科學精神。

梅:是的,我想我們這個單元的開闢,也可以看到葉李華教授在這個部分的確是非常合乎、符合科學精神。

葉:希望如此,因為這是我一向、一直在提倡的。

梅:是,好,那今天限於時間的關係就進行到這裡囉(葉:好的。),謝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教授。

葉:謝謝梅姊,謝謝各位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