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裡的宇宙》專輯 譯序譯後記中英名詞對照表插圖大展封面書評1書評2書評3書評4書評5書評6

宇宙學可算是一門最古老的學問,卻也是今日最尖端的科學之一。尤其近幾年的發展,簡直是高深奧妙、匪夷所思至於極點。對於有興趣一窺當代宇宙學堂奧的讀者,相信本書絕對會讓您大開眼界。

科普翻譯的一大困難是專有名詞,這是因為科技名詞的中譯始終是個大問題。台灣沒有硬性規定的統一版本,百家爭鳴的結果往往令人無所適從。大陸方面的譯名定於一尊,雖然具有唯一性的優點,卻常會出現無法挽回的錯誤。例如在宇宙學中,我們就能看到「引力不一定是引力,有些情況下也會是斥力」的驚人之語。事實上,中文版《時間簡史》當年會令許多讀者失望,這類古怪譯名要負一部分責任。話說回來,倘若您覺得該書根本不忍卒睹,那麼問題「肯定」出在譯者身上,千萬別讓原書或作者背黑鍋。(例如將兩岸統一的「時空」翻譯成「空間──時間」,就是譯者的獨見創獲。)

由於科技名詞大多是舶來品,台灣的翻譯慣例是在首次出現的名詞後面附加原文。然而本書由於圖文並茂,中文版字數有嚴格限制,所以我改為在書末附上盡可能完整的「中英名詞對照表」。雖然原文術語盡量採用意譯,例外卻是在所難免。比如說「M理論」的意義太過豐富,至少有「母理論」、「膜理論」、「謎理論」、「魔理論」幾種可能(請注意其中的巧合),因此中英夾雜是唯一的妥協之道。

在宇宙學名詞的翻譯上,東吳大學物理系郭中一教授曾經給我許多指導。郭教授在宇宙學上用功數十年,曾以中文發表過許多專論。本書所採用的好些譯名,都是沿用郭教授當年的創見。

身為當今的宇宙學泰斗,霍金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能以深入淺出的筆法、流暢通順的文字,將本行的尖端知識介紹給一般大眾。不過,本書第六章討論演化的部分並非作者所長,因此難免出現一些「一家之言」。科普工作者王道還兄好心向我指出這一點,要我特別提醒讀者諸君注意。

最後我想介紹幾本優秀的科普翻譯作品,當作本書的補充讀物:「天下文化」的《愛因斯坦(上、下)》、《大霹靂》、《宇宙的詩篇》、《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貓頭鷹」的《新世紀太空百科全書》、《從哈伯看宇宙》,以及「時報」的《電腦生命天演論》。假如本書令您知識胃口大開,這份書單或許是理性的下一步。

葉李華•二○○一年十月八日於新竹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