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奇航記:過去、現在及未來(上) ─ 呂堅平撰寫、葉李華資料協力

一段歷史

  「無垠的太空,人類最後的邊疆。星艦企業號正在從事為期五年的探險任務──她將探索新的世界,尋找新的生命形式及文明,勇敢地航向人類前所未至的宇宙洪荒。」

  以上這一段話是否讓你感到十分熟悉?這正是華視在西元一九七七年播映的美國電視影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片頭語。很多人或多或少看過幾集,但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是片名翻譯的太差,許多人一看到又是「爭霸」又是「戰」,就以為那是給小男孩看的太空神話,因而不會給予太多的注意。似乎只有典型的科幻迷(在臺灣是典型的稀有族類)和一向滿腦子機器人、死光槍的小男生才會成為這部影集的忠實觀眾。但相信也有一些一向遠離太空船、機器人等硬梆梆玩意兒的軟調觀眾,「不小心」看了其中一集之後,十分訝異於影集中充份流露的人文精神,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討,而願意每個禮拜跟隨影集的主角們,在冷冰冰的太空中探索宇宙奧祕以及人類的自我。於是艦長寇克、尖耳朵史波克和老骨頭麥考伊等人,漸漸成為熟悉的人物。

  一九七九年,隨著電影「星際大戰」所掀起的太空熱,國內電影院出現了另一部以太空及未來世界為背景的電影──「星艦迷航記」。「星艦爭霸戰」的忠實觀眾一眼就可以看出,廣告看版上那艘太空船正是久違的星艦企業號。到了電影院內,更令人驚訝的事發生了,熟悉的寇克艦長、科學官史波克先生、麥考伊醫生,甚至輪機長史考特、正駕駛蘇魯、領航官契可夫和通訊官烏乎拉等人竟然又一起出現在銀幕上,一個也不少。「星艦迷航記」上映時,距「星際爭霸戰」電視影集停止拍攝的那一年,已有整整十個年頭。隔了十年,由螢光幕登上大銀幕的寇克艦長等一干船員無可避免地蒼老了,甚或肥胖了,正如我們也會隨歲月而改變一樣,但是在他們不再年輕的外表之外,寇克升了將軍,仍是那樣精幹果決;史波克依舊滿腦子邏輯原則,但更具人性;麥考伊更像飽經風霜的老練醫生了,雖然嘮叨如故……在忠實影迷的心目中,他們是那樣熟悉而親切,一如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在其後十年中,「星艦迷航記」又陸續拍了四部續集,不但主角人物仍是電視上的原班人馬,在內容上也完全承續著電視影集的原始精神。

  「星艦迷航記」和「星際爭霸戰」其實都是非常不理想的譯名。「星際爭霸戰」這個譯名完全違背了這部電視影集的基本精神──正如片頭所述,星艦企業號在太空中從事的是和平的探索任務,哪裡是要爭奪什麼霸權。至於電影片集一概冠上「星艦迷航記」的總片名,也未免太委屈企業號了,難不成堂堂星艦竟要從第一集一直迷航到最後一集?Star Trek的原義是星際之旅,在本文中我們把「星艦迷航記」改動一個字,電影及電視片集一律更名為「星艦奇航記」,以求統一。

  電視版及電影版的「星艦奇航記」在台灣很可惜並未引起廣泛的注目。其實,在科幻史上,Star Trek電視影集不折不扣是一部經典之作,迄今為止仍是歷來電視上最好的一個科幻節目。「星」劇在美國NBC全國電視網播出了三年(一九六六年九月至六九年四月),在此之前,美國電視上幾乎不曾出現過針對成人而製作的科幻節目,數百萬觀眾是透過「星」劇首次接觸到科幻,許多人並從此成為科幻影迷或科幻小說讀者。以一個全國性的電視節目而言,「星」劇當年播出時的收視率並不好(有論者以為這是因為它「走在時代的前面」),但是這部影集自一播出起便吸引了一群至死不渝的忠實觀眾。「星」劇在進入最後播映期之前,險些遭到停播,當時就是靠了這群影迷成千上萬封抗議信才得以延長下去──這是美國電視史上破天荒頭一遭,一個節目在觀眾的聲援下「敗部復活」。即使在「星」劇停拍之後,影迷始終熱情不減,他們在全美各地成立了影迷俱樂部,發行影迷雜誌,每年舉行影迷大會…這群影迷以及「星」劇重播時(以及後來發行錄影帶時)吸引來的新影迷的熱烈支持,使「星」劇的聲望維持不墜。「星」劇影迷的忠心耿耿,使英語增加了一個詞彙Star Trekker或Trekkie(意思是Star Trek迷),也使得「星」劇在停拍十年之後,又在電影銀幕上復活了。

  在美國,「星艦奇航記」系列電影一直擁有五百萬美元以上的賣座,其龐大忠實觀眾群的擁護持久而堅定。臺灣片商對這套片集向來不以電視影集原班人馬為號召,因為這部影集播映時並未造成轟動,而且臺灣觀眾向來抱持「電影是電影、電視是電視」的原則,不大願意花錢到戲院看電視影集的續集。但是在美國,片商卻是以電視影集的正宗續集為標榜,觀眾到戲院要看的就是這些熟悉的老面孔。一九八九年推出的「星」劇第五集「終極先鋒」在強敵環伺(如聖戰奇兵、殺人執照、蝙蝠俠)之下,仍然保有五百萬美元以上的票房記錄。臺灣因為缺少忠實的觀眾群,所以賣座不是很理想。

  「星」劇影迷實在是少見的忠誠堅貞,他們的一片忠忱也換得了豐碩的回報。在「星」劇電視影集停拍將近二十年之後,原製作人又在一九八七年推出了一部電視續集「第二代星艦奇航記」(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國內已有錄影帶發行,譯名為「巡弋大奇航」),相當受歡迎。「第二代」的背景時間設定在二十五世紀,比原集往後推了兩百年,主角人物也完全換了一批人。看來「星」劇電影系列仍然可以無止盡的拍下去,即使有一天寇克艦長等人實在老得再也不能在太空中冒險了,他們還有下一代可以接替下去,一代傳一代,一代傳一代……

  很多人很好奇,到底「星艦奇航記」有什麼魅力,能夠在影視市場上生存了二十多年,而且情勢依然「一片大好」。事實上現在「星」劇的創作理念與二十年前比起來並沒有多大的差異,甚至還可以說完全不離原先設想好的架構。這樣一個從二十多年前的理念出發,而且由當年演員演出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必然有其獨到之處。

  有人說,「星艦奇航記」的故事自成一部「虛構歷史」(pseudo-history)。這句話其實有兩個涵義。第一,它也算是個悠久的歷史了。因為它的原始電視影集二十多年前在美國NBC電視網上播出,電影片集從首映起迄今也有十年了,這些都是「歷史事件」,而且是影迷心目中的重大事件。最過貼切的莫過於第二個涵義:它根本就是歷史的一種。南美洲馬雅文化的歷史,在大眾心目中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一般人極少有人記得這一段歷史,並且關心它,有的多半也只是站在學術解剖臺上,對解剖物的關注而已。所以無論這部歷史有多麼久遠、有多少可歌可泣的片段、有多少心靈的吶喊、又有多少英雄美人的浪漫故事,都已經不重要了。但是「星艦奇航記」剛好相反,到目前為止,過去「星」劇的每一集都深深印在大群影迷心目中,各個角色的性格成為討論的話題,大家關心寇克艦長的前途,星際艦隊指揮部成為大家討厭的官僚機構……如果歷史的定義是一群人所記得、所關心的共同過去,並且也將會不斷持續下去,那麼,「星艦奇航記」的確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寫劇本的人不像是在創作,反而像是個「未來史」的史官,正繼續忠實地記錄著主角們的一言一行。

  一九七六年九月,華府收到四十萬封來自民間的信件,信中一致要求將第一艘出廠的太空梭命名為「企業號」,這正是這一艘太空梭名子的真正由來。事實上,美國之所以能夠在登月計畫中止之後,重新開始另一次太空計畫,與「星艦奇航記」劇中一再鼓吹太空探險,多多少少也有些關係。過去的歷史當然能夠影響現在,而未來史為求其實現,也必須對實在的歷史發生影響。就這一點而言,顯然「星艦奇航記」已經踏出第一步。

  現在,就讓我們從頭開始詳細地回顧這一段歷史。



創世紀

  羅丹貝利(Gene Roddenberry)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德州的艾爾帕索。其實他怎麼出生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創造了「星艦奇航記」。他是劇情中二十三世紀銀河系的上帝。他創作「星艦奇航記」系列的過程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創世紀」。

  羅丹貝利早年服役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奉派至南太平洋從事戰鬥及偵查任務。就在這樣充滿刺激與挑戰的環境之下,他開始為一些發行雜誌寫文章。戰後他在華盛頓從事飛航失事調查,然後轉到汎美航空公司,領導偏遠地帶的飛行任務。下一站,他搬到紐約,專飛加爾各答航線,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文學。在這段時間中,他曾因為一次失事中的英勇表現獲頒民航獎章。後來他加入洛杉磯警局從事基層警務。成為一名巡官的羅丹貝利仍不改其喜愛冒險的本性。他被分配到第一線,直接面對線民、吸毒者、毒販,以及妓女。這些經歷後來成為他寫作社會寫實劇的材料,同時他也開始研究一直困擾美國社會的吸毒問題。這一連串的發展似乎還無法使人把他跟「星艦奇航記」連在一起。就在他在警界小有成就的時候,他開始以筆名發表電視劇本。他在警局的工作經驗使他成為寫作警匪劇的個中高手,但真正使他成名的還是一九六四年三月十一日發表的腳本,其中羅丹貝利將他的原始構想敘述如后:

  「時間是在未來某時──要距離我們夠近,使得未來人物的習性和外表不會與我們相差太多,但也要遠到使銀河旅行成為家常便飯……『平行世界』的觀念是決定整個『星艦奇航記』演出形式的關鍵,它假定在與地球相似的條件之下,其它世界會發展出與地球相似的社會及文化。這樣我們就能夠使用地球上的器物、地點以及服裝等表現出外星世界,而在有限的預算之內,製作出冒險動作的科幻影集。

  同樣的,『平行世界』的觀念也使我們能夠經由一般觀眾熟悉的道具,展現出最富想像力的故事。」

  經由這麼一個簡單而可行的構想,他寫出「星艦奇航記」的第一個腳本,並尋求播出的機會。第一段過程並不十分順利。一九六五年二月首集「龍」(The Cage)送至NBC試映,結果被拒絕了,理由是「太深奧」、「對電視而言太好了」。後來NBC給了羅丹貝利第二次試映的機會(這在電視史上還是頭一遭)。這一次試映的片名是「宇宙洪荒」(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來自片頭語的最後一句話。在試映會上,它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更重要的是它很快的吸引了一群堅定而忠誠的「星迷」,使得「星」劇後來能一再「復活」,迄今二十餘年而不衰,成為影視史上的一項奇蹟。這正是一個偉大歷史的開端──「星艦奇航記」就在星迷們的前呼後擁之下誕生了。

 

時間與空間

  時間是二十三世紀,那時人類已經學會如何彼此和平相處了,地球本身也加入一個由銀河系中各民主世界所組成的泛銀河政治集團──星球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簡稱「星聯」)。雖然星聯各成員都是愛好和平的,但是為了自衛以及探索新世界,星聯仍然維持一支強大的武力──星際艦隊(Starfleet)。其旗下的武裝星艦群專門執行星球間的各項任務。

  當時的銀河系被劃分為三大勢力範圍,其中之一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星聯。另外兩股勢力與星聯敵對,他們分別是克林貢(Klingon)帝國與羅姆蘭(Romulan)帝國。望文生義,我們可以由其稱呼中的「帝國」字看出,這兩股勢力都是好戰的侵略集團。克林貢人第一次出現於電視影集第二十七集「仁義之師」(Errand of Mercy)中。他們是殘酷好戰的外星人,剛開始還人模人樣的,只是膚色較黑,而且男人普遍留鬍子。到了後來外形越來越醜陋,前額光禿腫大,有許多皺折,鬍子也由原來順溜的山羊鬍變成突張的張飛鬍。其語言聽起來也相當粗魯,每一句話都像是吆喝。這大概是為了突顯其好戰本性吧!到了「第二代星艦奇航記」,也就是二十四世紀,他們終於與星聯和解,進而和平共存,甚至還加入星際艦隊(第二代企業號中的軍官渥夫正是一名克林貢人)。事實上克林貢人像極了地球上的斯巴達民族。他們全體上下形成一個堅強的戰鬥體,戰死沙場是他們最大的光榮,忠誠是他們崇高的美德。附帶一提,他們乘坐的太空船稱為鳥形艦,寇克一行人還駕駛著一艘克林貢鳥形艦從事冒險(電影「石破天驚」和「搶救未來」)。他們的隨身武器是音爆槍。

  羅姆蘭人也是好戰的外星人,其勢力範圍在我們銀河系的邊緣。他們的外形與瓦肯人(Vulcan)十分相似(史波克就是一個瓦肯人),有一樣的尖耳朵和冷峻面孔。一般相信很久以前他們是瓦肯人的一支,後來離開瓦肯星,遷移到銀河的邊緣。基本上,他們十分好戰,但仍願意和星聯維持表面上的和平。羅姆蘭太空船的特色是能夠隱形,但當他們隱形時,不能啟動防護罩,也不能開火。如果我們把星聯的星艦群(不能隱形)比做水面艦艇的話,羅姆蘭戰艦就相當於潛艦。企業號與羅姆蘭戰艦的第一次遭遇(「太空追逐戰」Balance of Terror)就像是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驅逐艦對德軍潛艦的獵殺作戰。從那一次遭遇戰中我們也發現,羅姆蘭人是愛好榮譽的種族。羅姆蘭人曾與克林貢人結盟,目的是想要聯手擊敗星聯。後來克林貢人也學會了羅姆蘭人的隱形技術,應用在他們的鳥形艦上。奇怪的是,星聯一直學不會隱形。

  當然,整個銀河系除了這三大勢力範圍之外,還有它們之間的中立區,以及完全未知的神秘地帶。企業號在這些地方遇到了各式各樣的生命形態,有矽元素構成的生物、鱷魚形的外星人、雲霧狀的生物、有角的猿人、甚至有生命的石頭等。另外還有一些沒有形體,純由能量構成而來去自如的有智慧生命。這些生命形態與人類迥然不同,有的較為弱小,有的則比人類強大,更有無論在力量、智慧和道德上都遠勝過人類的。顯然星艦企業號並非打遍銀河無敵手的超級戰艦。

  企業號的種種奇遇中最令人感到訝異和興奮的,莫過於在陌生而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現熟悉的事物。例如892-4號星球的古羅馬帝國,艾可斯星球上的納粹組織以及艾爾夏星球的芝加哥黑社會。另外有些個體生存於外星,但卻曾出現在地球歷史中,如達文西、開膛手傑克、以及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等。再來就是具有強大心靈能力的外星生物抽取企業號船員記憶,重新塑造出來的歷史人物,如林肯、成吉思汗等。

  企業號航行的範圍除了物理上的距離之外,還有其他層次的距離,他們曾多次在時光中旅行,回到過去不同時期執行任務,也曾到達另一個與我們平行的宇宙中,與另一個自我接觸,除此之外,他們也在自己心靈的內太空探險,在種種幻覺中經歷人性的真實考驗。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