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01-10-9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通識課程演講記錄)
前言
機器人在不同的社會裡有不同的想像,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中也會產生不同的演進與不同的想法。機器人在近代亦有極大的突破與進展。我們今天在課堂上,要討論機器人的過去及其在未來可能的發展及演化。
一、中國古籍中的機器人:我們中國古代有機器人嗎?
在古籍《列子•湯問篇》中,曾提到以下這一段:『周穆王西巡狩,越崑崙,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之。」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歎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
這裡面有一個很有名的工匠──偃師,而周穆王本身也是一個傳奇性很重的人,他曾經有一段西遊記,走得很遠,甚至有人說他走到巴比倫去了。這裡說到的機器人,裡面的材料包含革、木、膠、漆、白、黑、丹、青,包含了有機與無機的材料。而且它不僅外形像人,連五臟、毛髮也一應俱全,甚至亦深合中醫五行的道理。例如中醫說肝開竅於目,所以把他的肝拿掉,眼睛就不能看了。這也符合科幻小說的精神,就是裡面的情節要符合當時、當地的科學概念。
雖然《列子》是偽書,但至少在漢朝就已出現。無論這段文章寫的是真是假,這裡面提到機器人的概念,其實就很有趣。在儒家的主流思想中,文人是一板一眼的,但在其他流派中,卻有這種機器人的概念,這點或許值的我們深思。這不只反應中國文人不只會考取功名、唸八股而已,其實也有一些很新的點子存在,但在社會環境的包圍下,卻起不了什麼作用。
二、希臘神話中的機器人
古希臘神話中,就有關於由金屬鑄造的婢僕的描寫。比較著名的,還有著名工匠達岱羅斯(Daedalus)所製造的巨形銅人泰洛士(Talos)。這個銅人的職責是在克里特島上守衛著希臘神話中的米洛斯王的寶藏,但最後被尋找金羊皮的眾英雄所毀。這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描寫,但也提供了一個利用金屬來製造警衛或奴婢的人造人的概念。
三、猶太民族中世紀傳說:Golem
在猶太人的民間傳說中,有由泥土製造的假人哥林(Golem)。相傳只要把一張寫上了上帝名字的字條放到一個「哥林」口中,它便會像人一般活動起來,並任勞任怨地替它的主人效勞。以今天的眼光看來,那張字條倒像電腦所用的磁碟或磁帶。這有點像是上帝造人的概念:上帝製造出來的是一個硬體,而驅動的方法則是利用一個軟體。這種軟體與硬體分開的概念,比希臘神話中說的更詳細。不是說用金屬做出來的人形,就可以直接用來當奴婢。
四、世界第一本科幻小說:《科學怪人》
科幻和神話傳說是不一樣的,普通的神話傳說是天馬行空的,就現在的眼光來看的話,它是屬於奇幻(fantasy)文類,最標準的奇幻小說,是去年最流行的《哈力波特》,那是天馬行空的。奇幻好看是好看,且提供了很多想像力,唯一的遺憾是它可以沒有根據,永遠不能實現。科幻的概念就不一樣,它講的東西是「可能會實現的」;並不是說一定會實現,但一定要有實現的可能。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是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 Shelley,1792-1822)的第二任妻子瑪麗•雪萊(Mary
W. Shelley,1797-1851)在181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科學怪人》。這本書的英文書名非常有意思,叫作《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很多人都以為Frankenstein是科學怪人的名字,但其實是製造科學怪人的那位年輕醫師。Prometheus則是希臘神話中把火種從天上偷偷帶給人類的小神,是開啟人類智識的代表,但因此也被宙斯懲罰,宙斯派了一隻老鷹每天啄他的肝臟。這其中也包含了科幻與科學的關聯,因為我們知道,肝臟的再生能力最強,希臘神話中有如此的描寫,與當時的知識並沒有抵觸的地方。
科學怪人的故事很有意思,它是說一位年輕的醫師,因為有很多的狂想,想做一個人出來,他並不利用金屬,而是利用真正的有機材料。他利用剛死不久的屍體縫縫補補,就製造出一個人來。好玩的是,這應該是個很血腥的情節,他卻反常的把科學怪人描寫成心地非常善良的人。但他的外表實在是太嚇人了,因此不見容於當時的人類社會。因此他最後凶性大發,展開他的報復計畫。這是一個倒敘的故事,主角最後並沒有死掉。後來歐美就有一個片語:”Frankenstein
Complex”(科學怪人情結),是指害怕新出現的科技會給人類帶來危害的一種觀念。當人類掌控一些新的科技,但沒有用倫理道德來做規範,那往往就會碰到一些反撲。”Frankenstein
Complex”這個片語常常出現,它通常用來討論科技與社會的互動,或倫理道德與科技的衝突等等。
五、"Robot"的發明人:
「Robot」的發明人是捷克作家查別克(Karel Capek, 1890-1938) ,他在1920年發表的舞台劇《R.U.R》(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羅森的全能機械人),他在這齣舞台劇中,第一次提到了Robot這個字。據推測應該源自作者故鄉捷克語中的「強迫勞工」(robota),以及波蘭語的「工人」(robotnik),所以Robot最貼切的翻譯應該是機械僕人,簡稱「機僕」。因為機器人不一定是非常樂意為人類服務,而是一出生就被設定為要替人類效命。
六、"Robotics"的發明人:
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幻作家及科普作家,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人。他寫作非常快,而且非常博學、過目不忘,舉凡歷史、地理、宗教無一不懂,他一生出版了將近五百本書,雖然有些是跟別人合寫的。另外他也是一個很自戀的人,出版過三本自傳。他也是一位科普大師,出版的科普讀物從數學、物理到天文、地理、生命科學,幾乎是無所不包,而且都以淺易的文字來把深奧的科學知識帶給一般民眾,所以大家都叫他「科普大師」。他寫的科幻小說推理與說理並重,並且常常會有意料之外的結局。他得過五次雨果獎與三次星雲獎,都是科幻界最高的榮譽。另外他自己還有一個封號,叫作「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他是二十世紀的西方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他會被稱為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主要是因為他在小說中提出了「機器人學三大法則」(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對現在研究電腦科學與機器人學(Robotics)的科學家而言,這三大法則成了學術領域裡值得研究的概念。艾西莫夫不是終其一生都在寫科幻小說,他有二十年的時間在寫科普讀物,因為他認為那時候美國的科學水準已經急遽下降,而且落後蘇聯很多,所以他想把美國的通俗科學水準拉起來。舉凡物理、化學、天文、數學,他都有著作,他不只是科幻小說家,也是一位偉大的科普工作者。
七、機器人學三大法則(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
以下是艾西莫夫在其作品中所訂定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為什麼要這樣訂?因為在艾西莫夫之前的科幻小說中所描寫的機器人,都是描述機器人叛變,把人類殺光,佔領這個世界。但如果以後真的發明機器人,工程師絕對不會連一點點的防範措施都沒有。這些防範的指導原則是內建的,若是機器人違背這些原則,就會立刻短路。這是機器人學的由來,他寫了很多有關這些法則的科幻小說,在他的小說裡,機器人是非常理性的,且受到三大法則的限制,不會做出暴力的行為,也不會產生感性的舉動,所以他的機器人是非常理性的。艾西莫夫也承認,他訂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有些漏洞,因為小說家寫的都是非常態的東西,如果這些法則訂得毫無漏洞,那就沒有題材可以發揮了。因此在艾西莫夫的小說中,可以利用兩個機器人進行謀殺,例如叫一個機器人在飲料中加入毒藥,再叫另一機器人把飲料拿給客人喝,就可以進行一樁謀殺案,且不違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諸如此類的情形非常多。
在此我要介紹艾西莫夫的一個機器人短篇<證據>,它是講兩個人競選市長的故事,為了讓大家融入,我們把時空背景挪一下,我們假想三年前的台北市長之戰,陳水扁和馬英九爭奪市長寶座的情形,裡面最重要的轉折,是到了選舉的後半段,扁陣營發現他們要落後了,於是開始放出風聲,指控馬英九不是人。他們指出非常多的例子,例如馬英九太英俊,而且體力太好了,還每天慢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從來不鬧緋聞,所以他不是人,是機器人。而如果是機器人的話,他就沒有公民權,所以請他退選。馬陣營當然是極力消音,但這幾點指控實在是太有力了,沒辦法反駁。到最後一個非常戲劇性的發展,是馬英九在做政見發表的時候,竟然有一個人跑上台去,指著馬英九講:「你明明就是機器人,怎麼可以在這邊選舉,你有種就一拳把我打下去,因為機器人是不能傷害人類的。」話還沒說完,馬英九老拳一揮,就把那個人打到台下去了。所有聽眾一片嘩然,經過媒體的報導,大家才知道原來馬英九也是會揍人的,可見他的確是人,只是太完美了,所以他也有選舉的資格,並且當上了台北市長。然後,小說的做後一頁,是一位女性的「機器人心理學家」,去拜訪這位剛剛當選的市長,說:「你們這個陣營真是用心良苦,居然能想到這麼高明的計策,別人可能看不出來,但瞞不過我的眼睛。機器人雖然不能傷害人類,但沒有說機器人不能傷害機器人」。原來跳上台的是另一個機器人,這隱隱指出馬英九是一個機器人。這就是艾西莫夫從機器人學三大法則中找出一些漏洞,所寫出來的精彩的故事。
八、經典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
以下是一些非常有名的科幻電影,在現實上,電影扮演了聯繫起科幻世界與真實世界的一個橋樑。透過電影,讓我們可以「看到科幻」,甚至可以營造一個環境,讓觀眾思考科幻與現實世界的衝突。
1.《銀翼殺手》 (The Blade Runner,1982):改編自Philip K. Dick 在1968年所出版的長篇小說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機器人是否會夢見機器羊?》這裡面其實有一些哲學性的探討。
2.《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Judgement Day, 1991):裡面出現了一個很經典的液態金屬機器人,雖然其實是用電腦動畫做出來的。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現實世界與科幻電影的一些關係,現實世界的科技一定要夠進步,才能拍出好的科幻電影。
3.《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這裡面比較著重的是人工意識與人工感情,深刻探討人工的智慧與人工的感情到底存在不存在?
沒多久之前,以色列的AI寶寶Hal誕生了。雖然基本上只是電腦,沒有形體,但它具有人工智慧,可以學習。公司的負責人希望他的知識可以隨著時間而增加,到了2005年,可以有五歲的知識。Hal這個名字是出自亞瑟•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 1917-)的《二○○一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1968),裡面有一台超級電腦,就叫HAL,這名字是經過IBM轉折而來,各差了一個字母。
九、科幻與現實世界的機器人如何互動?
科幻==>科學==>科幻==>科學==>科幻==>科學==>……
上面所指的是科幻與科學的互動關係。因為有科學的發展,所以科幻小說可以有一個比較高的立足點。科幻一定是站在科學的基礎上來做一些外推與預測,如果科學沒有到那個水準,就根本沒辦法外推。表現形式也是一樣,如果沒有電腦動畫的發展,我們也沒辦法拍出液態金屬機器人這種電影。科幻的功能,則是提供科學上一個可能發生的未來。
十、日本為何是機器人大國?
我們先想一想,為何日本人會迷戀人形機器。這可能是出自他們的一種自卑感,一種補償的心理。因為日本人一般來說比較矮小,但如果他們造出機器人,就可以比西方的機器人更壯大,這或許是日本人化自卑感為優越感的心理。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看日本人的動畫或漫畫,以《流星花園》來說,其中男女主角的臉孔,是不是標準的日本人臉孔?絕對不是,他們的漫畫與動畫畫出來的男女主角,都具有東方和西方混血兒的特色,這也是因為他們要化自卑感為優越感。
日本工程師為何對機器人情有獨衷? 因為他們要追逐、實現兒時的夢想。他們都是「無敵鐵金剛」、「機動戰士」陪伴長大的孩子。在日本,相關的一些產業包括漫畫、動畫、模型、電動玩具、電腦遊戲、甚至還有公開的擂台賽等等。從小他們就都是生長在這種環境裡,看機器人動畫,甚至抱著機器人模型睡覺。如果這樣的小孩子長大了,當個工程師的話,難免會有一個衝動,想製造一個機器人出來。造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無論如何都會有這樣一個衝動。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種從小的潛移默化,使我們不禁懷疑幕後是否有一個更大的手在推動。日本人的「無敵鐵金剛」、「機動戰士」會發展得那麼蓬勃,或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民間社會現象,因為從日本最近一兩百年的歷史來看,日本政府都在幕後處心積慮做一些事情。日本人是很有耐心的,他們要做一件事,即使等上數十年、上百年都沒有關係。「處心積慮」聽起來雖然是一個負面的成語,但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真正處心積慮做什麼事情,那真的是會成功的。這一點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或許唯有從這些次文化著手,才能對青少年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時代解讀》雜誌2000年6月號,就以西方人的角度關照「機器人/日本」的微妙關係, 更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日本這個國家對「人形機器」越來越深的迷戀。有很多文章也提到了日本人對人型機器的愛戀,以下列舉三篇:
1."Rage for the Machine"(戀戀機器):世上沒有別的國家像日本那樣,把信念以及未來都交付科技之手。
2."Man's Best Friend"(人類最好的朋友):在一個將精巧機械當成寵物的國度裡,機器人似乎將成為人類未來的伴侶。
3."Finding the Old in the New"(新瓶裝舊酒):日本最悠久的傳統之一,就是不斷翻新這些傳統。
如果把這些當作一個文化現象來研究,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題目。
十一、機器人世紀的必然性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是非人形機器人,也就是典型的二十世紀工業機器人。慢慢的,我們周遭的機器人會從非人形機器人演化到人形機器人。請注意,人形機器人只是一個粗略的人形而已,例如星際大戰裡面的機器戰士,它有頭、有手、有腳,但它的頭只是象徵性的。可是無論如何,它已經有一個人的形狀,所以叫人形機器人。
日本在不久前,推出了一個人形機器人,就叫做艾西莫(Asimo),他後面背了一個大包包。可能是因為機器人所需的零件太多了,工程師又想把他做成人形的模樣,零件的擺法是一大問題,所以工程師發揮巧思,把他設計成有個背包。雖然他看起來還硬梆梆的,但感覺上他是一個人模人樣的機器人,不過我們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假的。
今後應該會發展出幾可亂真的機器人(或稱仿製人, android)。Android這個字是科幻小說家掰出來的,但在希臘文中andro=anthro就是「人」的意思。在西方的字彙裡,anthropology是指人類學,anthropoid則是類人猿。有些科幻小說家比較細心,會把robot跟android分開來使用,但艾西莫夫卻是不分的。如果各位看過《銀河飛龍》,裡面的Data就是一個android,他的階級是少校。每當有人說他是robot時,他就會義正嚴詞地說:”I
am an ANDROID, not a ROBOT.’’。因為他覺得說他是一個robot,對他而言是一種侮辱。
機器人世紀的發展是一個必然性,且會從工業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到亂真機器人,這個趨勢發展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的科技發展一定是走向全自動,其中一個概念就是萬能機器(universal
machine)。你想把家裡全面自動化,是不是得把家裡的器物、器具都變成為微電腦控制?還是你想要有一台主機,可以控制所有的東西?但是要記得,有些東西是很難電腦化的,譬如說在廚房裡面,一台主機要怎麼控制?例如做菜燒飯,需要非常精細的動作,所以機器人就應運而生。我們再談談人體工學,無論是汽車也好、廚房也好,食、衣、住、行的相關器物當初都是設計給人來操作的,所以若要設計一台萬能機器來操作這些器物,那一定要設計成人形,不然無法和所有的器物相容。如果一個機器人設計成球形,能不能請它幫你開汽車呢?如果我們需要一個機器人來幫我們開車,那個機器人的外形、重量就不能跟我們差太多,不然就無法開動了。與其設計一台智慧型汽車,不如製造一個萬能機器人,他不僅可以幫你開車,還可以幫你掃地、煮飯,各種事情都可以幫你做。只要他有智慧,而且具備人形,他就可以操作一切為人類所創造出來的器具。
我們再來談談心理障礙,如果一台機器不是造成人形的話,那我們會覺得他不夠友善,並且會產生一些恐懼。如果你製造一個機器人,上半身跟人很像,下半身卻是兩個輪子,那麼在用它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點彆扭,這是人的一種天性,是非常難克服的。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現在有很多人在研究虛擬主播,譬如華視就有了,雖然她只會講一句話。或許以後我們就可以把一些主播淘汰掉了。但我們會想,這不是人在自己騙自己嗎?電視新聞和廣播新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電視新聞能看到畫面,我們幾乎有2/3的時間看到的是主播的表情,但我們就是吃那一套。如果沒看到那些主播,就覺得這些新聞沒有說服力,這是人類從小到大或從古到今的一個心理障礙。你沒看到一個人在跟你講話,就會沒辦法接受一件事情。所以為什麼有些人講話那麼具有煽動性,因為他唱作俱佳。如果各位有機會看到一些紀錄片,看到卡斯楚或希特勒的時候,各位可以注意一下,注意一下他們講話的慷慨激昂,及他們的手勢,希特勒就是這樣才能把當年的德國煽動起來。
總結一下,機器人會發展成亂真機器人的必然性,是因為人體工學與心理障礙的原因,所以一定會照這樣發展,這算是一個膽大的預測。
十二、網路世界中的虛擬機器人(無形機器人)
網路裡面的機器人,我把它們叫作無形機器人。它們的名字或叫蜘蛛、或叫infobt、 softbot等,都是能在網路裡面聽你的命令,幫你做事情的一種程式。譬如你現在要買書,可能會想要上amazon.com去買,可是以後不用了,你只要告訴你的infobt說:我要買一本書,幫我搜尋所有的網路書店,找最便宜的買給我,他就會幫你找出最便宜的書。
十三、毫微科技的結晶:微型機器人(microbot)
Microbot是microrobot的簡稱,話說1966年有一部電影叫《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後來在80年代又重拍。它裡面講到我們可以利用科技把潛水艇縮得很小,然後用針筒把它打到中風病人的血管裡,讓它順著血管游到腦部去,然後用雷射把血塊燒掉。這是科幻的一個概念,叫做縮形術,可以把人類縮得非常非常小,但這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未來也不可能實現。雖然《聯合縮小軍》是艾西莫夫寫的,但他在科普文章裡也大力駁斥,說縮形術是不可能的。試想如果我們把人縮成億萬分之一小,請問重量是保持一樣還是也縮成億萬分之一?如果是縮成億萬分之一,根據質量不滅定律,其他質量跑哪裡去了?
雖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科幻想要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並不需要每一個步驟都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是概念成功,那就可算是實現了。從科幻的縮形術到科技的微型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對應概念。
物理學家費因曼(Richard Feynman,1918-1988)1959年在美國物理學會的年會上,曾演說過這樣的一個題目:“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就是說在最小的層次上,還有很多很多的空間供我們利用,那時候他就知道毫微科技是有發展潛力的。IC業界雖然可以把晶片做得很小很小,但那是不會動的,它裡面流動的是電流,是資訊。但毫微科技不一樣,它不只要做得很小,跟頭髮一般粗細,甚至比頭髮還小,最重要的是要會動。我們現在有了微型馬達,比頭髮還細的馬達。既然馬達會轉,那我們裝上微型的螺蜁槳,把它丟到水裡,就變成了微型的潛水艇。一旦它鑽到血管裡面,就能實現科幻的理想了。
現在的內視鏡手術,已經不用像過去的手術那樣必須開膛破肚。只需要身上打一個小洞,把內視鏡伸進去,內視鏡中有光纖,可讓我們看到身體內部的情形,上面還有剪刀和夾子,可以做切除手術,於是不用開膛破肚就可以完成手術了。以後更可能發展到「微寶手術」,微寶是超小型的微型機器人,價格低廉。只要利用針筒打進去,那上億個機器人就會群體出動,攻擊目標。以癌細胞來講,如果只有十分之一的微寶可以到達癌細胞處,那也有一千萬個,群起攻擊癌細胞也綽綽有餘了。手術完成之後,微寶就會排出體外或分解掉,不會殘留在人體內。
十四、機器人變人的條件
1.生理層次:
機器人變人的首要條件必須要能夠「營養」,在此「營養」是動詞。去年美國一位工程師做出一個火車機器人,叫嚼嚼號(chew-chew)。它能吃肉,只要把肉放進去,它就能消化掉,並產生能量來走一段路。這雖然是一個起步,但也是一個發展的傾向。在生理層次上,想要變人不僅要能生產自己的能量,還要能生殖後代,也就是複製自身。一個機器人要製造出跟他一樣的機器人並不會太難。數學家Von
Neumann在50年前就提出這樣的一個構想:派一個機器人到一個星球去,在那個星球上利用當地的金屬再複製出兩個機器人,然後兩個機器人再分別前往兩個不同的星球。依此類推下去,整個銀河系很快就會遍佈這種機器人。
除了生殖之外,還需要能夠演化。一個AI程式有沒有辦法設計出比自己更高等的AI程式?光會生殖是沒有用的,因為如果只是一直複製的話,那就永遠都停在同一個層次。
2.心理層次:
更困難的可能是心理層次,就是機器人或AI有沒有辦法產生一個自我的意識,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而且還有自由意志,能夠產生「我想做這件事情」的衝動與欲望。尤其是感情這件事,應該是機器人能不能變人的一個關鍵所在。
十五、人不變機器人的條件
在Star Trek中有一個種族Borg,他們最喜歡說的就是: “Resistance is futile!”,抵抗是無用的。他們喜歡把機器裝在身上,而且是拿不下來的,植入機器的那些人就會變成行屍走肉,只聽從Borg的號令。
我們現在發展的人造器官學(prosthetology),事實上從古代就有,只是現在越來越發達,例如義齒、義肢、義眼、人工腎臟、人工心臟等。人類如果裝了那麼多人造器官,我們要如何才能定義他還算是一個人呢?譬如說,我們現在跟電腦的交流要透過鍵盤與滑鼠,將來則可能會利用聲音,甚至達到生物電子介面的形式,直接從腦子裡牽一條線出來,甚至是無線的,讓你腦中的訊號能直接控制電腦,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另外有可能的發展是植入式記憶體,我們現在讀書都太辛苦了,以後可能把課程都設計成package或IC板,只要把它裝上,課程就直接傳到你的腦子去了。
生物電子介面與植入式記憶體都是有可能的,那我們來想想看,有那麼多的人造物在我們身體內,我們還算是一個人嗎?還是我們會變成機器人?人不變成機器人的條件又是什麼?或許這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所以我就不提供參考答案了。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