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滅亡》導讀


  前言:這篇導讀是為看過《北京滅亡》的讀者所寫的。倘若沒讀過《北京滅亡》就直接跳到《諸神滅亡》,保證是人生一大損失。

* * *

  青年作家張草兩年前推出的科幻力作《北京滅亡》,雖然榮獲第三屆「皇冠大眾小說獎」首獎,卻難逃決審委員一致「虎頭蛇尾」的評語。倪匡在推薦序中雖然力捧張草,也仍不諱言地寫道:「這篇小說不是沒有缺點,缺點在於最後北京爆炸是由『地球聯邦』所發動,可是似乎並沒有達到目的,有些含含糊糊。」

  看到這類的評論,張草曾經私下大呼冤枉。因為像這樣不可多得的題材,他當然不會只用近十萬字的篇幅「草草」收場,否則豈不是暴殄天物?事實真相是,張草原本打算把醞釀已久的故事,寫成一組首尾呼應的「滅亡三部曲」,只是皇冠大眾小說獎有字數限制,他才不得不削足適履,將這項寫作計畫化整為零。

  一般說來無論小說或電影,續集的表現大半不理想,即使不至淪為狗尾續貂,也會令人有後繼無力之感。究其原因,乃是作者或導演壓根沒想到要推出續集,因此第一集便已法寶出盡。《北京滅亡》卻是另一個極端的典型,它原本就是一個序曲,因而故意埋下許多伏筆,為後來的續集鋪路。這一點,與「星際大戰」系列電影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今在千呼萬喚之下,張草終於推出「滅亡三部曲」的第二部《諸神滅亡》。這本續集最重要的使命,當然就是承先啟後──一方面承繼《北京滅亡》未了的故事,另一方面還得為那部「終曲」鋪路。舉例而言,《北京滅亡》留下相當多的謎團:

瑪利亞究竟是何方神聖?
•垂死的正思是誰救活的?
沙也加本尊的命運如何?
•八艘紅色飛行物的真相?
•大爆炸的真正原因為何?

  而在《諸神滅亡》中,張草沒有讓讀者失望,果然一一揭開謎底。然而一本精采的小說,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讓讀者喘不過氣來。隨便舉個例子,在《北京滅亡》中只是龍套的老和尚明月,本書中卻發展成一個謎樣的人物。而在「世代交替」的指導原則下,《北京滅亡》的女主角沙也加逐漸淡出(頗像黃蓉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的角色轉變),改由她的「養女」承接主要的戲份。這位新世代女主角的身世之謎,便足夠寫成另一部長篇小說。因此之故,本書也像《北京滅亡》一樣,留下充滿想像空間的開放式結局。所以讀者諸君千萬要有心理準備,以免讀到最後幾頁才搥胸頓足。

* * *

  本書延續《北京滅亡》的小說架構,寫作風格亦力求一致。尤其耐人尋味的是,張草似乎刻意安排了一些「平行結構」。例如兩本書的第一章,都是以「剛剛火化的骨灰」作為切入點;而在結尾處,兩者皆以充滿哲思的顛覆筆法,重新詮釋人類的大歷史──《北京滅亡》旨在詮釋極權政治史,《諸神滅亡》則是詮釋宗教神話史。此外,除了精采紛呈的科幻情節,這兩本書還各有一個主題──前者是北京大爆炸之謎(其中的考據足以寫成幾篇歷史論文),後者則是佛教與佛學(有一段幾乎將《心經》從頭到尾解說一遍)。這些在小說之下的深層結構,無意中反映出作者多元的學術癖好。

  至於本書與《北京滅亡》最大的不同,或許是多出一個科幻舞台:火星殖民地。雖然張草未用太多篇幅描寫這個世界,但從序章<熒惑>短短的幾頁,讀者便能感到一股呼之欲出的強勁氣勢。這個開場真是神來之筆,諒誰也猜不出《諸神滅亡》竟然會在火星上拉開序幕。就科學與科幻的互動而言,火星絕對是廿一世紀最熱門的天體,好萊塢去年的兩部電影《火星任務》與《全面失控》就是最好的例證。這能否算是英雄所見略同?

* * *

  我曾在一篇評論《北京滅亡》的文章中,寫過下面這樣一段話:「在作者的刻意安排下,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常有時空跳接的突兀感,前一章還在中國古代的北京城,下一章卻來到未來世界的冰冷科技國度,就好像拿著遙控器看有線電視,在兩家電影台之間跳來跳去。不過讀者愈是有忽冷忽熱的感覺,愈是代表作者的成功。科幻小說是跳脫一切成規的文類,擁有無窮無盡的表現空間,只要故事有科有幻,只要情節合情合理,愈是詭異的表現手法,就愈是不落俗套的科幻佳作。」

  或許是張草的筆鋒愈磨愈利,就文字功力而言,本書頗有青出於藍的趨勢。例如那些描寫「未來反烏托邦」的段落,文字之冷之酷便直追《一九八四》與《美麗新世界》。至於男主角在明末北京的種種奇遇,則令人聯想到金庸與高陽的小說。試看下面這段對話,多麼有禪意,多麼像金庸筆下的高手過招!

  「此身為四大假合,兩腳一伸,四大分解,尚可毀壞,何況區區一張黃紙?飢不能充腹,冷不能蔽身,留來何用?」

  「也是。」住持說著,便將度牒撕成兩半,然後放在正思面前。

  正思正眼也不望一下,只是半閉著眼,似在沉思。 「那麼這戒牒呢?」

  「和尚何必多問?」 「也是。」住持又將它撕毀了。

  四周圍觀的僧眾從來沒見過住持這麼做,一個個屏了鼻息,不敢多說話。

* * *

  本書第四章,管理佛經的和尚見到男主角望經興嘆,隨口問道:「你想要成佛嗎?抑或只想弄個神通來玩玩?抑或只想看完《華嚴經》?」言下之意,即使是研讀佛經,也不一定要有什麼目的。同理,面對張草以治學功力雕琢出的力作,讀者諸君千萬切記它仍然是一本小說。倪匡曾經說過,小說家的天職就是寫出讓讀者廢寢忘食的作品。姑且不論《諸神滅亡》有多少深層內涵,就小說的「基本面」而言,張草已經超越了許多前輩,尤其重要的是,超越了昨日的張草。

  至於「滅亡三部曲」的終曲又要如何自我超越,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完]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