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系列」專輯

一生未完基地夢•張草

  我無法忘記當年《基地》帶給我的震撼,二十年前星際出版社那一系列黑色封面的科幻小說,那三本《銀河帝國的興亡》令我廢寢忘食,它從一開始便緊緊抓住我,因為全書的靈魂人物、「心理史學」的發明者哈里•謝頓,才剛登場就去世了!接下來出現的一次次基地危機,謎一般的第二基地,還有幾乎令基地滅亡的「騾」……

  後來才知道,《銀河帝國的興亡》就是艾西莫夫的經典「基地三部曲」,這些令人激賞的劇情,全是艾西莫夫二十至三十歲以前的創作。他是因為歌劇《艾俄蘭斯》(Iolanthe)(註1) 而產生靈感,並以歷史名家吉朋(Gibbon)和湯恩比(Toynbee)的作品為原型 (註2),譜出一部未來人類史詩。而貫穿整部故事的「心理史學」,更是發想自他身為生化學家所熟悉的「化學動力學」——計算大量分子運動的結果。

  由此可見,一部經典作品的產生,作者本身的素養就是全書的養分,其他的就是艾西莫夫年少熱情的創造力了。

  他早期的科幻小說令他年紀輕輕便聲名大噪,他傳頌於世的「基地」、「帝國」、「機器人」三大系列早在四十歲以前就已經完成。沒想到,在1957年出版機器人系列《裸陽》(The Naked Sun)之後,他竟不再寫科幻,這一停就停了十四年。但他並沒閒著,他轉戰科普、歷史、雜文等非小說創作,同樣大放異彩,其文字的多產也在出版界成為傳奇。

  艾西莫夫停筆的契機是六十年代「新浪潮」運動,大批新作家和新類型作品湧現,艾西莫夫覺得自己在科幻方面已顯過時。沒想到,在「新浪潮」佔領歐美科幻界的時代,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竟在1966年的頒給了《基地三部曲》!那是一項「系列小說」的獎項,同時被提名的還有《魔戒三部曲》。

  艾西莫夫在這之前從沒得過雨果獎,這遲來的桂冠令他在五年後重新創作科幻,此時他的文筆和人生經驗已臻成熟。他又再開始寫機器人,且在六十高齡重拾「基地」系列,漸漸將基地、帝國及機器人三大系列連成一氣,將原本已經氣勢磅礡的故事,擴大成為長達兩萬年的未來史。到最後一部《邁向基地》時,他還是回到了基地的最開始——心理史學的建立者哈里•謝頓——這位剛出場便去世的靈魂人物。更遺憾的是,艾西莫夫還沒寫完,就去世了。

  我可以想像,《基地》代表了他年輕時的創作熱情,中斷十四年後,他重讀舊作,發現謝頓是他一生創作中最有深度的人物,晚年的他企圖追尋基地的原點,他自覺已與謝頓化為一體,他終於可以寫謝頓了。但艾西莫夫追不上時間殘酷的腳步,臨終的他已無力提筆,最後只留下一篇故事大綱。

  基地的夢一生未完,伴隨著他長眠,也留給讀者們無限的想像,一如當年謝頓初登場一般。

 

張草(醫師兼科幻作家)

註1:英國輕歌劇名劇作家Gilbert與Sullivan以軍事為題材的歌劇作品。

註2:論者認為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坏雂F他,據艾西莫夫的說法,影響第一部《基地》的是吉朋廿四卷巨著《史學家眼中的世界史》,以及湯恩比《歷史研究》。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