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mhole(蛀孔)
過去半個多世紀,物理學家愈來愈喜歡用乍看之下很不「正經」的名詞,big bang(大霹靂)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這些名詞正是由於「出身貧賤」,一旦賦予物理學的新意,反而立刻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這是因為它們沒有任何「包袱」,不至令人望文生義而產生誤解。所以說,將big
bang翻譯成「大爆炸」乃是雙重錯誤,一來牛頭不對馬嘴,二來保證導致誤解!
wormhole是另一個近乎開玩笑的名詞,如今卻成了許多物理學家認真研究的對象,無論是在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宇宙學(cosmology)或是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wormhole都引發出相當艱深的問題。不過這個名詞在物理上的意義,幾乎就是它最表面的涵義:蟲子若將蘋果蛀一個洞,就能利用這個洞當捷徑,從蘋果的一端鑽到另一端,而不必爬過蘋果的表面──不管在多麼深奧的物理中,只要把「蘋果」改成「時空」就差不多了。
許多中文科普書將wormhole直接翻譯成「蟲洞」,只能說是在及格邊緣。因為中文裡的「洞」,無論是「坑洞」、「球洞」甚至「黑洞」,都隱含著只有一個開口的意思。而wormhole最重要的特點卻是兩端都有開口,否則又怎麼能當捷徑?因此之故,唯有「蛀孔」或「蠹孔」才是既符合物理又符合中文的譯名。不過基於簡化原則,想必前者應該會比較受歡迎。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