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塑未來?

  未來能否重塑?這個問題與歷史可否改寫同樣耐人尋味。我們若將未來視為歷史的延伸,按決定論的看法,歷史與未來互為因果,將來的一切皆植基於過去的種種,則未來與歷史同樣業已定型。然而在無常的宇宙中,變數仍遠勝於常數,未來的事物總是帶有些許矇矓,想將其重塑幾分、改寫若干,也並不是不可能的。

  以上述論點來檢視《重塑未來》這本書,不難看出作者的立意。全書由十一篇訪談組成,訪談對象分別是:

  美國動物行為學家莎拉•赫娣(女,以女性觀點探討社會生物學、動物行為學的先驅);法國生物化學家盧克•蒙塔尼(愛滋病毒的發現者之一);英國藥理學家詹姆斯•懷特•布萊克(一九八八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奈及利亞籍精神醫學家湯姆斯•阿笛歐•南波(融合西方精神醫學與非洲傳統療法的醫界拓荒者);法國醫學家艾汀那─艾米爾•鮑利歐(墮胎藥RU486的發明人);英國社會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自私基因演化論」的創始人);埃及裔美國地質學家法露克•艾爾─巴茲(遙測地質學權威);德國神經生理學家伯特•沙克曼(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強納生•緬恩(聯合國「全球愛滋計畫」主持人);美國物理學家諾曼•帕克(渾沌理論的發明人之一);美國遺傳學家瑪麗─克萊爾•金恩(女,基因遺傳學先鋒)。

  毫無疑問,這十一人都是極其傑出的科學工作者,然而更重要的是,從訪談的字裡行間,不難發現他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立獨行,甚至是離經叛道。唯有不人云亦云,才得以另闢蹊徑,而在各自領域中綻放異彩。未來若果真能重塑,必定出自這些「異端」與「變數」之手。

  本書美中不足的一點,在於作者取樣過於偏狹,十一位訪談對象中,竟有九位來自生命科學領域。許多與未來息息相關的學科,諸如高能物理、天文學、宇宙學、航太科技、電子科技、材料科學、電腦科學的專家通通付諸闕如。我寧願相信這本《重塑未來》只是作者寫作計畫的第一步,在他未來的著作中,將會邀請其他科學家一起重塑未來。

  本書譯者功力深厚,翻譯態度相當嚴謹。雖說在某些人名與專有名詞上犯了小錯,然而瑕不掩瑜,中譯本仍是值得我們肯定的譯作。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