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好的梅話說」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7年4月26日(四)晚上10:00∼11:0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魏嘉華

梅:我是梅少文,在這美好的時刻,真高興又能夠在空中,藉著電話連線的方式,跟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連線。葉李華,你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晚安。

梅:我們今天是真的在晚上、在節目開播之前,也就是在晚飯之後,有這麼一個機會能夠跟葉李華教授電話連線。此刻,一天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吧?

葉:差不多了,該寫的都寫了,該校對的也都校對了。

梅:是,現在飯也都吃飽了。

葉:呵呵……

梅:稍許休息一下了,此刻的心情應該更輕鬆了吧?

葉:當然是這樣子,晚上總是一個比較享受的時刻。

梅:是的。在這樣享受的感覺下,我們要享受葉李華、葉教授為我們介紹倪匡的作品,同時也感謝葉李華在空中為我們開闢這個「衛斯理書齋」。憑良心說,現在大家都很忙碌,即便是以前看過,現在想重新再翻看倪匡原作,還非得花一點時間不可了!

葉:所以說,我們就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

梅:是的。我們在空中聽葉李華用另外一種方式說故事,我覺得這幫助一般人用一種童年聽枕邊故事的心情來欣賞,你就是很輕鬆地聽故事。

葉:是,我們就把倪匡小說當做成人的枕邊故事。

梅:對的。如果你還想更進一步,比較理性的去了解,其實這裡邊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的背景,透過葉李華獨家介紹,那真是別無分號,過癮啊!

葉:我總覺得如果對一個作品不同層面了解越多,讀這個作品時候就越有趣味。比如說,我之前不認識倪匡,很多東西都是猜測的,認識他之後,蒐集到很多證據,才發現自己原來有一些猜測猜錯了,很好玩。

梅:是的,有很多莞爾的地方,當然這也就是在我們節目當中,要跟聽眾朋友分享的,這才是「好的梅話說」呀!好的,我們現在趕快言歸正傳。

葉:好的,今天要介紹的是另外一本書,書名非常有意思,叫做《運氣》。我之前常常說倪匡很喜歡玩文字遊戲,尤其是在書名上面玩文字遊戲,《運氣》當然也不例外。光看這兩個字,我們直覺就會想到「運氣好不好」的那個「運氣」,如果再仔細想想看,倪匡小說裡邊談「運氣」會不會有別的意思,我們一定會想到倪匡小說裡邊,有很多武俠風味,而武俠小說裡,「運氣」又是另外一種講法了,是練氣功的「運氣」。

梅:是的。

葉:偏偏在這本書裡邊,這個「運氣」都不是前面兩個「運氣」。

梅:那到底是什麼呢?

葉:倪匡在書的前面,他也稍微做了個介紹,說「氣」究竟做什麼解釋人人都可以自己來定義,不一定要照傳統,也更不必聽別人的。大概這本書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們都會恍然大悟,原來「運氣」是這個意思,就是有一團氣體自己會運動,不但自己會運動,還簡直像是活的一樣,到最後,倪匡就把這團氣體給了一個名字,叫做「氣體人」;也就是說,相對於我們這種「固體人」,竟然有氣體變成了一個有智慧的生物,所以它叫做「氣體人」。當然這也是一個標準的科幻想像,但是我一再強調,在科幻小說羽翼裡,比科學活潑、彈性、超出來一點都沒有關係。等一下我們也可以探討一下到底「氣體人」,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有沒有可能成立。

梅:這很有意思的,上次講「植物人」,這次要講「氣體人」。

葉:等一下或許我們可以做一個總整理,也很有趣。

梅:是的,總是有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葉:一定會這樣子,不然就不是倪匡小說。

梅:是的,所以每次都有開獎的感覺,一層一層的剝,每一次剝都有不同的趣味。我們還是依照慣例,先請聽眾朋友在比較輕鬆的情況之下,跟著葉李華進入倪匡衛斯理系列,看看在倪匡筆下的衛斯理又經歷怎樣的奇聞軼事吧!我們在歌曲、音樂調適的部份,常常也只是一個調適而已,聽眾朋友您大可不必用太多腦筋去想,我們就把所有精神放在待會兒葉李華的介紹。今天為大家安排的這些歌曲,我想演唱者,大家一聽都很清楚,只是平常我們都是聽他的國語歌,現在我們來聽聽他的英文歌曲。

(音樂)

梅:好的。言歸正傳,我們來看看倪匡是怎麼運氣變成這個「氣體人」的。

葉:好的。倪匡在創作衛斯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能夠寫的主題幾乎都被他寫光了,所以在比較後期的作品裡,他就挖空心思,盡量說各種不同的、新的題材。我們現在事後回顧,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衛斯理後期作品裡邊,對於各種不同的生命形態,倪匡挖空了心思,拼命設想,到最後幾本書裡邊還做了一個總整理。比如說,梅姐提到的,我們上星期所介紹的那本書叫《還陽》,《還陽》這本書裡邊談到的是我所謂的「植物人」,那也是一種不同的生命體,它是植物和動物基因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人種。今天我們介紹的《運氣》,是另外一種人種,就是我剛剛提到的「氣體人」,後來倪匡真的是樂此不疲,把很多想像得到的智慧型生物,能寫的都寫光了。將來我們會提到的《成精變人》這本書裡,他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總整理,他把那些很像人、但又不是人的生物分成四大類,其中有一類是非常異類的生命,這異類的生物又有三種,倪匡是這樣講的:是「山」、「氣」、「水」,我們今天先做一下預告,那「山」就是山脈的山,「氣」就是氣體,「水」就是我們日常之中不可或缺的「水分」。倪匡在三本書裡邊分別寫了這三大生命,就是「山脈」是一種生命、「氣體」是一種生命、「水」更是一種生命。今天《運氣》談的是「氣體人」本身就是一種生命,我們可以先預告一下下星期,下星期講的就是「山脈」怎麼能夠變成一種生命,書名更有意思,叫做《開心》,就是高不高興的那個「開心」,跟「運氣」剛好相對。過一段時間後,倪匡又寫了一本書,叫做《洪荒》,就是那兩個字「洪荒」,裡面講的是全世界的「水分」其實是一個整體的生命,也就是說,倪匡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把能夠寫的生命型態,幾乎都已經寫出來了。在《運氣》這本書裡,倪匡藉著女主角白素的嘴稍微介紹一下各種生命型態,在此之前衛斯理也碰到過非常豐富而且多采多姿的生命型態,我稍微唸一下這句話,她說:
「我們所有的經歷都告訴了我們,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不但有紅、黃、黑、白的地球人,還有來自宇宙各處的外星人,有循著植物系統進化而成的第二種人,有獲得了新生命形式的機器人,甚至還有人鬼難分的借體人,比如說像進入了小女孩身體裡的那個鬼魂,所以說你說說看,這些人到底有多少的類型?」
這就讓我想到了有一部好萊塢的科幻片,叫做「星際戰警」,簡稱叫「MIB」,它還有個續集,講法非常類似,都說在我們的周圍有各種不同的外星人,但是他們都披了人類的外皮或者外衣,所以我們對他們視若無睹,以為他們是我們的同胞。這種概念是不謀而合的。也就是因為這樣子,衛斯理的奇遇才能夠層出不窮。今天這個「氣體人」當然是非常特殊,最主要的就是因為我剛才提到的:到底「氣體」本身能不能夠構成生命?從比較嚴格的科學角度,比如說從物理、從化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我也說過,「科幻」、「科幻」既有「科」又有「幻」,所以總是可以把尺度放寬一點,如果從最寬的科學角度來說,或許氣體是可以有一種生命型態的,但是無論如何,氣體的生命型態跟我們這種人的生命型態是很不一樣的。倪匡發揮了他的想像力,想像有一團氣體,它可以凝固成一個人的形狀,披了人皮就跟一般人……

梅:外表看起來...

葉:外表看起來沒什麼兩樣了。唯獨有一件事情他不能做,否則他就立刻真相曝露,那就是:他不能站到磅秤上面去!呵呵……這就跟當初倪匡在《第二種人》那本書裡面,寫另外一種「植物人」一樣:我們一般人看不太出來,可是他如果在陽光下站久了,他的臉會發綠,因為他正在行光合作用!諸如此類的,所以他就把這一些懸疑跟推理的成分融合到科幻小說裡邊去了。

梅: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葉:我自己也查了一下,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所有外星生物,不只限制在地球上面,有沒有可能出現氣體人?或者廣義來說,有沒有可能出現氣體形式的生命,或者智慧型的生命?這當然是眾說紛紜啦!最有趣的一個例子是:英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天文學家,他甚至封了爵士,他寫了一本書,不是天文學著作,而是他寫的少數科幻小說,那本書很有名,中文就翻成《黑雲》,也就是一團黑色的雲霧,這種黑雲在太空裡飄來飄去,本身就具有生命。這是我所能夠查到的一個最接近「氣體人」的科學預測,因為科學家寫科幻小說都會比較嚴謹一點,都會根據他本行科學知識稍微外推出來預測,所以這是最有趣的一個例子。我之前在寫《衛斯理回憶錄》的時候,忍不住提前把這個例子寫在《衛斯理回憶錄》第二冊裡邊了,在那裡提到倪匡早年所構想的一種外星人,那種外星人只有「形狀」沒有「厚度」,看起來就是一團影子在那邊飄來飄去,這也跟「黑雲」蠻接近的。

梅:對。這種生命形態畢竟倪匡他還是用故事形式表達出來的,對不對?我們再欣賞一首曲子之後,我不知道葉李華你願不願意稍微故事性地,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就像說故事一樣。

葉:試試看。

梅:我們試試看!

(音樂)

梅:親愛的朋友,您現在聽到的是台灣台北漢聲電台調頻廣播網,每逢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十點到十一點,由我梅少文為您服務的「好的梅話說」。星期四的此刻,感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葉教授,在他書房裡正振筆疾書,為倪匡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重新再打造另外一種方式的呈現,比較精簡版的,集結成冊就變成《衛斯理回憶錄》,在出書前夕,葉教授讓我們能夠進入他的書房,一窺他是如何重新創作。在創作的過程當中,當然他必須整理整個的脈絡,找出重要元素,再做一個故事的情節鋪排。好,你用文字鋪排是另外一回事,成書之後就是《衛斯理回憶錄》喔!我們就先聽你用口述的方式,來個更簡的版本吧!

葉:好的。我剛剛說試試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要用簡單的方法來談《運氣》這本書,其實是有點困難。

梅:所以我才要找你說啊!

葉:我要跟大家報告一下,最主要是因為倪匡在這本書前面,就開宗明義說:
「這個故事有些特別之處,故事開始跟它以後的發展簡直是完全不對頭,脫軌的特別,可是確實的事態的確是如此發展,只好說是始料未及。」
也就是說,如果大家看這本書的話會發現,倪匡好像是改變了他的寫作計畫,而且是一個急轉彎。這個急轉彎,嚴格說來,有蠻多斧鑿痕跡。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其實可以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看完《運氣》這本書之後,或者是還沒有看完,只要看到一半的時候,就根據原先的脈絡跟線索幫他寫下去,看看會出現怎麼樣的結果。

梅:欸!葉李華,這會不會是在你再創作的過程當中會有的一個新嘗試呢?

葉:常常會這樣子。我寫《衛斯理回憶錄》,倪匡一再告誡我說,舊的故事,也就是他寫過的故事,不管多麼濃縮,都是換湯不換藥,他一直鼓勵我盡量多寫新的東西,在新的東西裡邊再夾一些舊的故事就可以了。我現在是盡量照這個方針來做,所以基本上,我是絕對不會推翻倪匡的任何設定,但是在一些小節的地方,我會用一些方法告訴大家說其實故事還有另外一個方向的發展。這樣會非常有意思,將來回憶到《運氣》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會試試看,因為就像倪匡說的,簡直完全不對頭,脫軌的很特別。

梅:是,現在有兩點了,簡直不對頭還有我們重新再去審視的時候會看到它所謂斧鑿的痕跡,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寫了那麼多以後,到了這個地方,他覺得再繼續這樣寫,他自己都覺得沒有意思了?是他臨時覺得有需要換一個方式?

葉:我還沒有考據出來,唯一能夠想像到的一個可能性就是,這本書跟上次的《還陽》是在不同的地點所寫的。我跟大家講過,《還陽》是倪匡離開香港之前最後一本書,《運氣》是他定居...

梅:飄洋過海定居美國。

葉:對,定居美國之後所寫的第一本書,可能那個時候還有點水土不服。《運氣》是一九九二年年底,他在美國所寫的,為什麼我這麼肯定呢?因為我有一個非常確實的證據。這是一個小故事,很有意思:倪匡剛到美國的時候,本來想要隱居,跟任何人都沒有聯絡,但是後來我寫了一、兩封信給他,信轉來轉去,終於轉到他的手上了,他回信給我,我當然是欣喜若狂,打開來信一看,我就愣了一下,我說奇怪,我從信封就知道是倪匡寄給我的信,因為倪匡的字,雖然不能說是非常潦草,但是自成一格,所以我認得很清楚,奇怪的是,打開一看,他怎麼不是寄給我一封信,而是寄給我一頁影印的稿紙,難道他要讓我先睹為快不成?後來才發現,原來他把給我的信寫到影印稿紙的背面;倪匡說他為了要提倡環保,所以他所有的影印稿紙沒有用了之後,就拿來寫信,正面有格子的稿紙部分他打了一個大叉叉,只是我沒有注意到而已,後來我就很仔細地看那一頁稿紙,我想那到底是哪一本書的手稿。

梅:打了叉叉的那個稿紙。

葉:後來才發現,竟然就是《運氣》的手稿。

梅:喔!你運氣很好!

葉:所以這是有信為證,這手稿証實《運氣》當初他是在美國寫的。為什麼要影印呢?倪匡的習慣是他一定會把他的真跡留給出版社,以表示他的誠意。我每次都跟他說,你能不能寄影印本過去,反正人家要排版嘛!你的真跡能不能留給我收藏;倪匡說不行,人家給我那麼多稿費,我當然要寄真跡給人家。

梅:所以真跡在出版社手裡囉?出版社不會再退回來嗎?

葉:通常是不會的,但是不曉得那個出版社有沒有留存起來,那些都是倪匡的墨寶。

梅:一定會吧?多珍貴啊!

葉:既然梅姊叫我講大綱,我還是要試著講一下。我剛才已經稍微提過,這本書寫得蠻懸疑的,它的主軸是衛斯理不知不覺碰到了兩個氣體人,但是這兩個氣體人隱藏得非常巧妙,變成大家要猜來猜去,到底哪一個人才是真正的氣體人?他們既然非我族類,會不會其心必異?後來他們又不知所蹤,竟然把一個真正的女地球人帶走了,或許是那個女主角也希望自己能改造成氣體人,也就是說,到最後有那麼一點愛情故事的成分。因為是懸疑跟推理的故事,所以中間有一個急轉彎,就像我剛剛說的,痕跡太明顯了,所以我還是很希望能夠看到有人把這個故事繼續編下去,按照倪匡原先的脈絡來走,看看會怎麼樣。

梅:老師你現在有沒有想到,倪匡當時為什麼會突然急轉彎,朝另外一個方向去發展?

葉:我真的沒有想過,如果照他原本的脈絡寫,或許會寫得更科幻一點。我下次有機會,再問他好了!如果他還記得的話。

梅:好的,那這個故事就這麼簡單講囉?

葉:大概是這樣子吧!我覺得還是一定要看原書,才能夠體會到那種樂趣。

梅:這個部份,葉李華一向都是非常保留的喔!不過有些部分我覺得如果不盡興地講,總是個遺憾,包括我們上一回在節目當中提到《還陽》,由於要嘗試音樂跟內容的結合,結果音樂佔去了比較多的時間,一直覺得蠻遺憾的。我們雖然這個單元進行了這麼久,好像在不同的階段總是在做不同的磨合跟嘗試。

葉:對,跟倪匡寫作一樣,一直在求新求變。

梅:是。我們再稍許休息一下以後,請葉李華把徑渭的部份跟我們做一個說明。當然,如果在《運氣》這個部份還有需要補充的,我們一段音樂之後,您再做補充,好不好?

葉:好!

(音樂)

梅:怎麼樣?如果要講的話,我看還真是一個鐘頭也不夠講的,還是必須要做一些濃縮。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在《運氣》這個部份,我們還有要補充的嗎?

葉:有一點要做個小小的補充,就是《運氣》裡邊有一個角色,之前出現過,可是後來好久就不見蹤影,現在終於出現了。我們都知道倪匡有一個好朋友,叫做小郭,他應該說是衛斯理的部下,後來自立門戶變成了一個大偵探,倪匡在很早以前就寫到這個小郭交了一個女朋友,後來結為連理,但是這個郭太太就一直沒有再出現,在《運氣》裡邊終於又現身了,所以今天要幫大家複習一下這個郭太太的來龍去脈。她當初出現的時候是在《鬼子》這本書裡邊,《鬼子》是我們很早以前講過的一本書,不過那次講得很不舒服,因為內容讓人家看了感覺很殘忍、很噁心。當初倪匡打定主意要用《鬼子》這本書寫所謂的「日本鬼子」,故事發生在當年抗日時期的南京,也就是說,他的主題是「南京大屠殺」。我因為一直在開跟倪匡小說相關的課程,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演講,就覺得現在問大學生南京大屠殺的一些事情,好像大家都印象非常模糊。我自己是比較認同西方人的講法,認為有些歷史事件是可以原諒但不能夠遺忘的,所以我就用盡各種方法提醒同學們這段史實,後來發現有一個方法非常有效,那就是提醒同學們說,有一個現在蠻紅的女歌星,一個很年輕的小女孩,姓楊的,她就對南京大屠這一段抗日史實印象非常模糊,還講錯了話,不久之前竟然在大陸被迫公開道歉,否則的話大陸的網友不會饒了她。我講完這段故事之後,同學們哈哈大笑,顯然把這段故事給記起來了。所以我現在跟倪匡學到,就是上課,也要想盡辦法求新求變。

梅:好的,所以這就是一個補充了。

葉:這是一個小小的補充。

梅:有意思。

葉:接下來,我想就像梅姊剛才說的,我們來補充一下上星期講的《還陽》,因為還有意猶未盡的地方,還是希望能夠再把它補充一下。先講一下《還陽》結局,這結局也是非常耐人尋味,我曾經提過,《還陽》其實沒有一個明確的結局,將來我們在《遺傳》這本書裡邊還會提到。《還陽》裡邊那個「植物人」嚴格說來他們還沒有真正變成活生生的人,衛斯理雖然神通廣大,但是他不是一個科學家,所以他也沒辦法幫那兩個植物人真正活起來,不過,衛斯理認識很多熟人,不同的疑難雜症,他就去找不同的熟人,碰到科學疑難雜症,他就找某一家特別的醫院,所以他最後決定把這兩個植物人往那裡丟。這家醫院叫做「勒曼醫院」,「勒曼醫院」在我們的敘述裡邊也講過很多次了,更好玩的是,倪匡在《還陽》裡邊是這樣寫的,他說:
「那是勒曼醫院在我的故事之中出現的第二個懸案了。」
為什麼是第二個呢?之前跟大家做過介紹,在倪匡寫的《密碼》這本書裡邊,也出現一個不知道是怎麼樣子的生物,它看起來像一個非常大的繭或者是蛹,還沒有孵化出來,所以衛斯理後來也是決定把它往勒曼醫院一丟,因為他們那邊有最尖端的科學跟科技,可以好好照顧這種像人又不像人的生物。這呼應了倪匡一再跟我提到的一個寫長篇小說的技巧,就是說,有很多懸疑的部份可以一直不提出一個明確的解答,胃口一吊再吊,吊個十幾年都沒有關係,可是必須要在這十幾年過程中,時不時提一下,否則的話讀者就會忘記了。

梅:或者以為作者把它忘記了。

葉:沒錯!我後來統計了一下,倪匡解決這個「大蛹謎題」大概花了十一、二年的時間,但是在這十一、二年中,他在很多本書裡邊,都稍微提了一下,他會說:
「每次我去問勒曼醫院,他們都跟我說目前毫無進展」。
包括《還陽》裡面也是一樣,《還陽》裡面他把那一對「植物人」送過去時,順便又提了一下那個「大蛹」,這是倪匡小說吸引人的不二法門,他總是能夠知道讀者需要的是什麼。

梅:嗯。

葉:另外還想補充的一點就是,上次我們說《還陽》裡邊有蠻多的元曲,主要是因為倪匡對元曲蠻有興趣,也小有研究,所以裡邊的元曲特別多。後來我去找了一下倪匡其它的書,我發現在另外一本書裡邊,也有一首非常有趣的元曲,不過並不是衛斯理系列,而是第二號人物原振俠系列。原振俠系列總共三十二本書,第十六本的《大犯罪者》裡邊,有一首也是元曲的小令,雖然是小令,還是蠻長的,所以倪匡沒有完全照抄,只寫了前面一部份,可是就非常有味道。那是原振俠的第三個女朋友,在思念原振俠時,所唸的一首小令。我來唸一唸,雖然可能唸不出那個女主角的味道來,她是這樣講的: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呵呵……這是元朝一位叫做徐再思所寫的,叫做「春情」。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聽到其中的片斷,比如說什麼「氣若游絲」啦,「害相思」之類的,真正的出處是在這首元曲裡邊,所以每次看倪匡的小說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梅:所以這是讓我們覺得很過癮的地方。

葉:更好玩的是,我不曉得倪匡在寫《還陽》的時候,為什麼對這一些戲曲那麼有興趣?他竟然還在其中一個非常不重要的段落裡邊,安排了一兩句平劇,我真的不曉得為什麼,或者他是怎麼找到的,或者倒過來說,他可能無意中看到,就想到把它寫到小說裡邊去,也會增添一些趣味。這段很有意思,我稍微唸一下,大概兩分鐘。我們是先聽音樂還是先唸?

梅:我們先聽一段音樂吧!

葉:好的。

(音樂)

梅:在節目當中聽葉李華教授朗讀文章內文,其實也是另外一種享受。好!現在就請了!我們洗耳恭聽。

葉:好的,這是很特殊的一段,倪匡其實不太聽平劇的,但是這一段裡邊談的竟然是平劇,我直接唸一下,他說: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間門外傳來『啊哈』一聲怪叫,我的小朋友大踏步走將進來」
這個「小朋友」,我插一句嘴,就是溫寶裕。
「他在進來時,所用的步法,仿效了京劇演員出場時的姿態,而且在口中發出鑼鼓的聲音。雖然出現的只是他一個人,可是熱鬧無比。溫寶裕一進來,並沒有留意宋自然 (也就是他的舅舅), 卻向我一拱手,開口用京戲道白叫我:『嫂娘。』」
然後衛斯理說:
「管我叫『嫂娘』,看來有點像他得了神經病,我卻知道他必有所圖,在當時那種情形下,我沒心情和他玩遊戲,所以大是不耐煩,喝道:『又有什麼花樣?』溫寶裕拉長了聲音,又叫了一聲:『嫂娘啊!』然後,他向我一拱手:『請問,我該是什麼人?』」
衛斯理竟然說:
「我悶哼一聲:『你是赤桑鎮中的包拯,才殺了你的侄子包勉,包勉的母親,自小將你撫養大的嫂子,大興問罪之師來了。』」溫寶裕縮了縮頭,吐了吐舌,發出「嘖嘖」的聲響。」
也就是說衛斯理的學問還真大!溫寶裕怎麼考也考不倒他。這就是倪匡寫作中不同的小趣味,總是能夠把這些小東西插進去,而且安排得非常自然。

梅:是的,我想我們這些文章能夠這樣看:第一遍先一探究竟,看故事過癮,第二、三遍看門道,經過這段時間葉李華教授跟我們在空中先聽為快的分享形式,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一起去欣賞,即便是以前唸過的故事,我們重新再看,就可以越來越從不同的角度去享受。當然一個好的作品,讀它千遍也不厭倦,因為它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切入點,都會讓你有不同的趣味。

葉:真的是這樣子,我自己讀倪匡的小說,每一本都讀好幾遍,每一次真的有不同的趣味,甚至用不同的速度來讀,都會有不同的趣味。

梅:所以我們覺得你很了不起,你這麼讀那麼讀,讀了那麼多遍,還可以拿起筆,用你的方式把它寫出來!

葉:我現在其實越寫就越能夠抓住倪匡當初的吩咐,就是盡量寫新的故事,在新的故事裡邊穿插一些舊故事的橋段,這樣子慢慢做,感覺起來就游刃有餘了。

梅:現在你會不會覺得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

葉:那倒不敢說,不過每天還是逼著自己一定要擠出一點靈感來,如果真的不知不覺中又冒出一些很好玩的點子,就會很得意。比如說,今天就把《衛斯理回憶錄》第五冊的第一章寫完了,我就很高興,因為寫到最後忽然想到一個比我之前所預定更精采的結局。

梅:太棒了,太棒了!那我們現在就是在分享你此刻的快樂心情囉?

葉:應該可以這樣說!

梅:真是好的沒話說。好,我們節目已經要接近尾聲了,兩分鐘的時間,請您先預報一下下一回的內容吧!

葉:好的,我其實剛剛已經講過了,下次講一個很有趣的題目,叫做《開心》,但是這個「心」,絕對不是「人的心」,而是山的心,我們剛剛也稍微提了一下《開心》裡邊所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今天我們講的是「氣體」,大氣本身可能有生命,可以幻化成人形,下次講到「大山」也可能有生命,但是山能不能變成人型就很難說了。我們有待下回分解。

梅:是。老師您願不願意再利用一點時間跟聽眾朋友說明一下,或者是建議一下,你覺得我們如果要預習,在看的過程當中,要把握哪些要點,下一回再透過空中跟您分享的時候才更容易進入狀況?

葉:《開心》這本書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物,這個人物的出場蠻雄厚的,他是一個波斯人,《開心》這本書,大家如果把這個「波斯人」當作是男主角,就可以把握住它的主軸了。但是這個波斯人講的話裡邊有很多的「玄機」,有一些玄機倪匡到後面有點沒辦法收尾,那就是這個波斯人竟然認識原振俠,偏偏原振俠已經從地球上面消失了!這點是最可惜的,因為到最後倪匡沒有好好發揮下去。

梅:你來替他發揮!有可能吧?

葉:我試試看。

梅:好的,今天我們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了,謝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葉教授。

葉:謝謝梅姊,謝謝大家。

梅:各位朋友,「好的『梅』話說」我是梅少文,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