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好的梅話說」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7年3月15日(四)晚上10:00∼11:0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魏嘉華

梅:我是梅少文,在這美好的時刻,趕快歡迎我們的靈魂人物,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葉教授,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美好經驗。葉李華你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晚安。

梅:葉李華一提到倪匡科幻,他就喜孜孜的,很難克制自己興奮的情緒。每一次我們都也習慣性地,聽他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他目前的進度如何,是吧?

葉:應該是這樣子!目前的進度是我的衛斯理回憶錄已經寫完四本書了!學校剛剛開學,所以現在我每個禮拜,不但要整理衛斯理資料,還要跟同學們分享,每一次要上兩個小時的課,昨天就上了兩小時,非常興奮,因為引起很多同學共鳴。

梅:你新的學期會有新的同學囉?

葉:當然,每年都不一樣,今年收了40個同學,希望在學期結束之後,他們都變成了小倪匡迷。

梅:我看八成已經培養了一堆小倪匡迷了!

葉:希望如此。

梅:好,我們趕快言歸正傳。

葉:好的。

梅:「苗疆系列」已經進入尾聲啦!

葉:對,我們講了好多集的「苗疆系列」,而且我一直強調,這在倪匡寫衛斯理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就是說,一個故事居然能夠寫成好幾本書,變成一系列,我們這些倪匡迷把這一系列稱為「苗疆系列」,連倪匡自己都這麼說。今天我們要談「苗疆系列」的最後一本書,叫做《禍根》,我們也要藉著這個機會把「苗疆系列」稍微複習一下,順便整理一下一些前因後果相關資料。首先,當然是要談一談《禍根》這本書到底講些什麼,不過上次我們結束之前曾說,《禍根》背後還有一個故事,一定要跟我們的聽眾朋友們分享,所以我們是不是先從這個背後故事談起?

梅:當然。

葉:這件事情,我覺得賣關子已經賣了整整一個星期了,希望趕快跟大家公佈真相。其實如果大家真看過倪匡這本書,或許從書的最前面就可以看到一些蛛絲馬跡,因為倪匡在這本書寫的自序很好玩。這本書有兩個自序,大家也可以玩味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在自序一,倪匡一開始就說:

「《禍根》這個故事在香港忽然換了一個出版社,這和讀者諸君的關係不大,反正看到的還是這個故事,一字不易。至於為什麼要換出版社,那更和讀者無關了,所以不必說。」

梅:嗯。

葉:雖然倪匡說不必說,但是像我這樣的超級倪匡迷非要追根究底一番。當年我看書上這個訊息時,也摸不著頭腦,我曾經試圖要問倪匡,但是總覺得有一點不好意思問,因為倪匡既然在序裡面都說跟讀者無關,可能有一些難言之隱之類的。這件事情一拖就拖了十幾年了,因為倪匡這個序是1992年年初寫的,總算在去年九月,我去香港找倪匡的時候,真相大白了!那時候我的手頭上有了一些更明確的證據,可以跟倪匡來討論這件事情。我並沒有主動問倪匡到底為什麼當初在《禍根》這個自序裡邊,要提到換出版社這件事情,我是用另外一個問題切入,那當然也是一個很類似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我已經大概猜到答案了。我們可能要花一點點時間,話說從頭。我們剛開始做衛斯理書齋節目,差不多進行兩個月後,我曾經去了一趟香港,那個時候倪匡還在美國,所以我那次去香港並不是去找倪匡,而是去找倪匡舊作、最原始的出版資料,把倪匡這些小說,好好地、仔細地查出發表順序。這件事情,我記得我們在談《奇遇》這本書的時候,曾經談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叫做〈倪匡與我〉,裡邊談的很清楚,因為之前我身為一個讀者,看倪匡這些衛斯理故事,雖然不知道他的明確寫作順序,但是也無傷大雅;可是,當我要開始寫《衛斯理回憶錄》的時候,我就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倪匡的寫作順序弄清楚,否則可能會有一些因果倒置的情形,呵呵…

梅:有可能。

葉:我很不願意用猜測的方式來寫,如果說這些線索真的再也找不到了,真的消失無蹤了,當然只好憑空推測,或者用一些推理的方式把它補齊,但是,如果真找得到原始資料,我想,我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它找到,否則怎麼能夠聲稱自己是超級倪匡迷呢?所以前年九月,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總圖書館,待了整整一天,真的很瘋狂,九點半進去,晚上九點半才出來。

梅:做了一個對時。

葉:真的是這樣子。結果真的把倪匡當年的寫作順序,完全弄清楚了。我還特別把這個結果發表在去年四月號的《皇冠》雜誌。《皇冠》很幫忙,開闢了幾個篇幅,讓我把這個年表仔仔細細地登出來。我覺得對我而言,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我的慣例是凡是月刊刊登完之後第二個月,我就會上網,所以我也把這個「衛斯理故事年表」早就上網了。等一下我可以跟各位聽眾介紹一下在哪裡,因為今天我們會多花一點時間來談一談這個年表。

梅:好。

葉:我們是不是先休息一下?

梅:好的。

(音樂)

梅:關於年表的部份,我們容後再說,現在我們就先從這個《禍根》講起吧!

葉:好的。《禍根》這本書雖然身為「苗疆系列」最後一本,但是老實說,跟「苗疆系列」整體比較起來,這本書故事是比較弱,因為精采紛呈的故事,在前面幾本書裡邊,都已經發揮殆盡了。《禍根》只是高潮之後的一些餘波盪漾,倪匡做一個總結。我們今天也要把「苗疆系列」再跟大家從頭到尾報告一下這些書名,做一個總結。我們先談一談,到底為什麼倪匡要把這本書稱為《禍根》?在倪匡眼中到底《禍根》是什麼東西?《禍根》裡面,主要的角色是我們之前曾經提到過的一個年輕人,叫鐵天音。鐵天音是誰呢?是衛斯理的小學同學鐵蛋的兒子。他第一次出現是在《圈套》這本書,第二次是在《大秘密》,而在《禍根》裡面他幾乎變成了主要角色。我之前也說過,《圈套》這本書是夾在「苗疆系列」裡邊,但是嚴格說來它不屬於「苗疆系列」,只能說是跟「苗疆系列」有千絲萬縷的關聯,這又是另外一個佐證,也就是說,鐵天音這個重要人物,在《圈套》這本書出現,到了《大秘密》跟《禍根》,他變成了主要角色,所以在《禍根》這本書裡,就是由他來告訴我們,到底他心目中的《禍根》是什麼。答案可能令大家有點失望,因為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我來唸一下倪匡所寫的這幾句話好了。

梅:好。

葉:倪匡說:

『鐵天音終於下了結論說:「權力是一切禍害的根源,有這個禍根在,人類就離不開災難!」』

然後他繼續發揮,

衛斯理說:『我想插言,但為白素所阻,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就成了鐵天音一人的獨白。他先自問自答:「權力是甚麼東西?無影無蹤,無聲無色,看不見摸不著,可是它就存在於一些人的手裡,屬於極少數人所有,人類就得聽命於這些少數掌握權力的人。甚至沒有人可以說得出來,權力最初是怎麼產生的!那是一個怪物,是一切禍害的根源!」』

這其實也是倪匡的政治觀,廣義來說,倪匡一再強調人性本惡,他最痛恨權力,尤其是集權的權力,所以他在很多書的字裡行間,都會表達出他這樣的看法。《禍根》這一本書更是赤裸裸地表達這樣的看法,整本書的主軸,幾乎可說是鐵天音這個非常有理想性的年輕人,設法要把人類的禍根給除去,也就是說要把人類的權力跟權力慾給除去。可是他明明是一個凡人,怎麼能做到這件事呢?答案就跟整個「苗疆系列」有點關係了。我們之前一再強調,或者說倪匡一再強調,苗疆為什麼會那麼神秘,除了它是中國邊疆,有很多的少數民族,有武術傳承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根據倪匡的說法,從古到今常常有外星人在苗疆出沒。我們上次提過,倪匡還特別搬出香港明報的一段報導來佐證他這句話。在《禍根》裡邊,整個主軸就是,鐵天音他想到苗疆,設法尋找在那裡出沒的外星人。外星人的科技不一定會比人類發達,一些科技還比不上地球的外星人,絕對來不了地球,但是如果有外星人能夠飛過幾千幾萬光年來到地球,他們的科技一定比地球人發達。鐵天音覺得,我們地球人就可以借重這些外星科技,大大改造一下地球人的人性,看能不能夠把這些權力禍根拔除。當然,最後還是功敗垂成,因為我們到目前為止都還看不到任何跡象。這是故事的主軸,因為這已經是一個老故事了,所以我就先把答案揭曉一下。其實倪匡在寫作的過程中,用了一些懸疑的寫法。我每次分析倪匡小說,不論是武俠,科幻,民初傳奇,或是警匪鬥智,他最擅長的就是懸疑跟推理的手法。他很會賣關子,到最後再真相大白。《禍根》這本書裡,一開始時,最懸疑的地方就是鐵天音這個年輕人為什麼要來到苗疆?他到底要做什麼?還有,這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在《禍根》前面幾乎都看不出來,倪匡甚至還故意跟讀者開玩笑,把鐵天音誤導成一個反派角色。

在「苗疆系列」裡邊,最重要的情節就是衛斯理竟然找到了失散二十年的女兒,之前因為情節太豐富了,所以有一段我們並沒有講到,就是說,衛斯理的女兒紅綾在苗疆生活的這段時間,她並不孤單,因為有很多動物跟她作伴。倪匡描寫紅綾這個角色的時候,不知不覺就用了泰山這個概念。泰山是一個流落叢林的西方世界小男孩,他慢慢長大過程中有很多動物朋友,很類似紅綾這個角色,也是一個從文明世界流落到苗疆,但是在苗疆成長的過程中,交了很多動物朋友,甚至以為她自己也是個動物。這些動物朋友裡,最重要的是兩頭猩猩,非常有靈性的猩猩。倪匡把牠們稱為「銀猿」,猿就是猿猴的猿,銀就是銀色的意思,也就是說,牠們的毛不是黑色的,而是銀色的。據我所知,倪匡寫這個銀猿的想法,很可能是從武俠小說來的。比較古老的武俠小說,常常會有這些有靈性的動物,尤其是《環珠樓主》,到了金庸就比較少了。金庸處於比較現代,所以金庸跟古龍是比較少,不過金庸和古龍之前的武俠小說裡有很多。倪匡在寫這兩頭銀猿的時候,是有點借用了比較傳統的武俠小說手法。在《禍根》裡邊,這兩頭非常可愛的銀猿,竟然雙雙中槍死亡!既然是中槍,當然是被文明世界的人帶去的武器所殺傷了!所以一開始的時候,矛頭好像指向鐵天音,倪匡跟讀者開了一個蠻大的玩笑,讓我們一開始的時候以為鐵天音是一個反派的角色。當然,事實的結果並不是如此,只是故事要用懸疑的方式來進行,大家才比較容易看得津津有味。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或者說我在複習一兩遍之後,才覺得很可能因為《禍根》這本書已是「苗疆系列」的強弩之末,精采的東西前面都講過了,這本書只是一個結論,倪匡想要推陳出新,就用一個比較懸疑的劇情,把整本書貫穿起來。

梅:是,所以他還是蠻厲害的,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他這樣的收尾,好像有點狗尾續貂?你覺得有這個必要嗎?

葉:不應該這樣講。倪匡從中期開始的小說,字數已經限制得非常嚴格了,這樣他才能夠讓每一本書字數非常接近。倪匡有一次自己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或者說衛斯理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寫新書時,都會把前面一本書的結尾接回來,重新再說一遍、解釋清楚,這個習慣越到後面,跡象就越明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字數關係。所以說,「苗疆系列」裡有一些故事意猶未盡,譬如說我們上次講到的《大秘密》,裡頭有十二天官,尤其是老十二天官,他們不但武功高強,甚至會一些超自然的法術,否則他們不可能在千軍萬馬追捕過程中,被共軍追捕到了中國西南部,竟然還能夠逃生。這一段非常精采,在《大秘密》裡邊,倪匡實在寫不下去了,竟然寫在《禍根》裡邊。

梅:所以他還要連起來喔。

葉:當然,這樣子就有一個比較連貫的感覺。連貫的感覺有好有壞:好處是,你每看一本新書的時候,不會有太陌生的感覺,會覺得好像在看續集;壞處是,當我們在做分析的時候,很難把它切成一個個單元。我自己最近在寫《衛斯理回憶錄》也慢慢碰到這個情形。之前寫第一、二本的時候,都很擔心字數不夠,書太薄了看起來沒有份量,寫到第三、四本的時候,就剛好相反了。

梅:哈哈,寫不下!

葉:一開始寫的時候當然不用擔心,越寫到後面就越要計算字數。譬如說我剛剛完成的《衛斯理回憶錄》第四冊,叫《移心》,移是轉移的移,寫到最後真的快破13萬字了。我就跟我的責任編輯討論,她說拜託拜託,還是不要太多,否則書會太厚。因為書,並不是剛好可以每一頁每一頁增加,要加頁的話,一次要增加十幾頁或是三十幾頁。後來我就跟她約定,無論如何我不會超過13萬字。

梅:是一個上限。

葉:跟她做了約定之後,我就想盡辦法,讓結尾的部份能夠交待得一清二楚,因為我真的不希望像倪匡這樣,每一次在新書的時候還要來補充後面。但是,我又不希望草草結束,就用了很多的技巧,希望把它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卻又不會有草草收場的感覺。至於做得成不成功,我們還需要……

梅:我們拭目以待囉。

葉:對,兩個月之後。

梅:應該很快了。我們待會來聽你談一談「苗疆系列」的總結,你這個總結一定是很精采的。

葉:好的。

梅:在沒有談之前,我想,剛才「我」個人那樣講,也未免太武斷了!事實上,每一個故事裡邊,都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當然這個故事應該還有它的中心議題。

葉:我們等一下可以慢慢補充。

梅:好。

(音樂)

梅:現在我們就來聽葉李華跟我們分析《禍根》這個故事裡,倪匡除了承上做了一個交待,提到他自己對於權力的看法之外,之後還有一個議題,他也鋪陳地滿精采。

葉:這其實是一個很小篇幅的插曲,但是在整個衛斯理系列裡邊,這個插曲令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個環保議題,或者說是提倡環保的意識。因為衛斯理故事實在太精采,要談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環保議題談得比較少,但是在這本書裡邊,他特別強調一下,提倡一個廣義的環保,要保育瀕臨絕種的動物。哪一種動物呢?或許我來唸一段大家就可以猜得出來了!衛斯理全家重新回到苗疆之後,紅綾回到她的老家,如魚得水,就開始設陷阱抓一種動物,她告訴她爸爸媽媽說,這種動物非常好吃,她抓出來之後,衛斯理說:

「我們還未看清那是甚麼東西,只看出牠有成人大小,那東西一落地,身子扭動,極快地想竄回泥塘去。可是紅綾一聲呼喝,十七八頭猴子,一起撲了上來,壓到了那個東西的上面,阻止牠逃回去。紅綾大聲歡呼,在紅綾的歡呼聲中,忽然有一下接一下的嬰兒啼哭之聲傳出來,清徹瞭亮。我陡然一怔,最先想到的是,難道附近有婦人在產子。那個念頭,頂多只是半秒鐘的事,我立即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而白素顯然比我更早半秒鐘明白是甚麼事,因為白素已經叫了起來:『放牠回去。』」

我們就唸到這裡,這裡就已經有了線索到底紅綾抓到的是什麼東西。她抓到的是一個會發出嬰兒啼哭之聲的動物,這種東西,我想大家都聽說過,就是所謂的娃娃魚。但是娃娃魚竟然有成人大小,那就比較科幻一點了。為什麼倪匡會在這邊特別提到娃娃魚呢?我後來做了一些比對,發現大概因為這本書是在1990年代初期所寫的,我剛剛提到過,他的序言是1991年,所以大概是在1990到1991年所寫的;娃娃魚這種動物,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在當時大概三、四年前,也就是1988年的時候,被中共列為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如果擅自販賣、捕捉野生的娃娃魚,在那時候已經變成違法了!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大家如果上網去查一查的話,就知道牠的所謂保護現況,真的是極危急。瀕臨絕種的動物,嚴格說來,可以劃分成很多等級,有一些是有點危急,有一些是非常危急。娃娃魚是屬於非常危急的動物,所以,衛斯理跟白素會扳起臉孔,跟他們女兒說,放牠回去,絕對不能吃掉。

梅:嗯。

葉:裡邊就描寫得非常生動。雖然紅綾是一個好女兒,無論如何要聽爸媽的話,但她還是依依不捨,跟她爸媽說,你們真的不知道牠有多好吃,所以你們才要叫我放回去,如果你們吃過的話,你們一定捨不得放牠回去。她是一個女泰山、女野人,當然沒有什麼環保的概念。提到娃娃魚,好玩的是,娃娃魚是一個俗名,牠的真正學名,很有意思,叫做「中國大鯢」。大鯢有兩種,日本大鯢跟中國大鯢。我們用中文來講,講成大鯢就可以了。大當然是形容牠的體積大,鯢是什麼字呢?就是一個魚字旁,然後一個兒子的兒。這個字跟倪匡的「倪」,好有一比的…呵呵。

梅:真的,一個是人字旁,一個是魚字旁。

葉:對,一個是人字旁一個兒,一個是魚字旁一個兒。中文本來都應該有邊讀邊,但是,兒這個字加上邊,通常都讀〈ㄋㄧˊ〉。倪匡非常喜歡吃海產,海鮮魚蝦蟹之類的,所以我真的很想跟倪匡開個玩笑說,所有海產裡邊,大概只有大鯢,他不想吃…哈哈。

梅:哈哈哈…滿有趣的。

葉:因為今天是「苗疆系列」最後一本書,所以我還是要藉著這個時間把「苗疆系列」很快地做一個總複習。

梅:好的。

葉:我們之前提過,雖然跟「苗疆系列」相關的還有一、兩本書,不過,嚴格說來,「苗疆系列」只有六本書,這六本書我們都已經陸陸續續講過了。第一本書是《拼命》,第二本是《探險》,第三本是《繼續探險》,之前我們的書齋因為《探險》跟《繼續探險》幾乎是上、下集,所以我們就把它擺在一起講,接下來是《烈火女》,然後是《大秘密》,跟今天的《禍根》,總共六本書。另外還有兩本書可以沾到一點邊,《拼命》之前的一本書叫做《毒誓》,以及夾在《繼續探險》和《烈火女》之間的,叫做《圈套》,剛才我們也稍微提過了。我們講了這麼多,但是,剛才一開始時講到,上禮拜所賣的那個關子,就是《禍根》背後的一個故事,我們好像還沒有講。

梅:對,我們也賣了半天的關子了,一段音樂之後,再請葉李華告訴我們。

(音樂)

梅:好,宣布答案了!

葉:好的。不過大概也無法直接宣布答案,還是要從剛才沒有講完的地方開始講起,就是我曾經做過一個「衛斯理故事年表」,發表在皇冠雜誌,後來我自己也上網了。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上我的網站,非常好找,只要打我的名字「葉李華」,在Google裡邊就可以找得到了。在我個人網站的首頁,有一個「倪匡與衛斯理專輯」,裡邊有三個單元,一個叫”倪匡與我”,一個叫”衛斯理回憶錄”,第三個就是我們這個”空中衛斯理書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在「衛斯理回憶錄」這個單元按下去之後,在比較下面的地方,就可以找到「衛斯理故事年表」。這個年表,我當初排列的方式是有一點點玄機的,我們稍微介紹一下,雖然可能大家現在暫時還看不到,但是只要上網就可以對照了。我分成上、下兩排,,左上角的那一排,我故意結束在第四十五個故事,叫做《新年》,在底下我特別註明一件事,就是1973年初至1978年初停筆五年。這是所有倪匡迷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倪匡曾經有五、六年的時間沒有寫衛斯理,倪匡當初聲稱是六年,後來被我考據出來是五年,他自己也嚇了一跳。這五年當然是因為當時他在忙別的事情,他在改寫《蜀山劍俠傳》,改成《紫青雙劍錄》,重新復出之後,寫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叫做《頭髮》。所以我這個年表的右上角,是從第四十六號的《頭髮》故事開始的,結束在我們今天所討論的《禍根》這本書。《禍根》的時間,我是寫1991年的11月23號開始連載,1992年的1月29號結束。大家稍微算一下,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而已,非常短,嚴格說來,不可能把一本書連載完。這件事情,就跟剛才講倪匡說《禍根》換了一家出版社,是有關係的。我一年半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找到這個資料時,我自己也非常驚訝,我從來不知道倪匡的衛斯理,到底在明報連載到哪一本書做結束,我只知道,後來有一些書沒有在明報連載,就直接出書了。直到前年九月份,才終於得到答案,原來就是在《禍根》這本書結束的。所以,我們做的第一個總結就是:倪匡在明報連載的第一本書叫做《鑽石花》,是1963年3月11號,到今年這段時間剛好是44週年紀念,最後一本書就是《禍根》,1992年的1月29號結束的,總共差不多有29年的時間,如果把中間休息的那五年去掉的話,也至少有24年的時間。我自己覺得很遺憾的就是,在明報連載了將近30年的時間,最後結束的居然是《禍根》這本書。這還不打緊,竟然《禍根》是沒有連載完畢,中間就結束了……呵呵!

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葉:呵呵呵…

梅:你知道啦?

葉:在其他每本書結束的時候,最後一集都會括弧寫”全書完”,《禍根》竟然是﹝本章完﹞就結束了,從此就再也沒有了。我去年九月份還特別問了一下倪匡說,是不是《禍根》以後就再也沒有在明報連載過了?倪匡說:「是的!」

梅:那就是他的東西再也沒有跟明報合作了?

葉:他還有一些雜文、散文登在明報過,但是他的小說就沒有了。之前,本來衛斯理是在明窗出版社,既然是明窗,當然跟明報有關係,後來也變到別的出版社去了。不過,後來有三本書還是明窗出版社出的,這個將來我們會提到。我就問倪匡說,到底為什麼《禍根》連載了一半就停掉了?倪匡說:「是我要他們停掉的。」呵呵呵……。

梅:什麼原因?

葉:原因是,倪匡說他有一篇雜文,就是我們所謂的散文,裡邊批評共產黨,倪匡在明報批評共產黨已經批評了幾十年了,但是大概是時空背景不一樣了,這一篇竟然明報的編輯部不願意登,倪匡說你們既然不願意登的話,那就通通別登吧!呵呵呵…

梅:喔…是這個原因…終於宣怖答案了!

葉:對,終於宣佈答案了!

梅:是,我們的節目只剩了十來分鐘的時間了,我想你也是比較習慣承上啟下,動不動就來一個系列統整。這樣子介紹,是蠻有意思的,除了「苗疆系列」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系列呢?

葉:當然,我們下一次就要開始講所謂的「陰間系列」,雖然講陰間系列,但是並沒有什麼可怕的。陰間系列有五本書,我可以先報告一下這些書名,下禮拜我們很可能要把兩本書擺在一起講,因為這兩本書也是上、下集,衛斯理書齋擴充成一小時之後,凡是碰到上、下集的,我們都擺在一塊兒講。第一本陰間系列的書叫做《從陰間來》,第二本叫做《到陰間去》,這兩本書的書名一看就知道是上、下集,第三本書之前我們也介紹過,叫做《陰差陽錯》,我還特別講為什麼要叫「陰ㄔㄞ」而不叫做「陰ㄔㄚ」,第四本叫做《陰魂不散》,都有「陰」字。第五本叫做《許願》。我要強調一件事情,就是衛斯理145個故事,這幾本書,根據我的編號,是九十幾號,可是他們的寫作順序嚴格說來,並不完全都在「苗疆系列」後面,它們彼此之間其實有一些重疊的時間。我為什麼要把它們編在九十幾號呢?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陰間系列都沒有在明報上面連載過,所以說,我在衛斯理故事年表就刻意把在當初曾經在明報連載過的放在上邊,而且都盡量排在前面,直接出書的就擺在年表的下半部。我當初是經過一些內心掙扎,曾經想過,要不要把「陰間系列」根據它的正確寫作時間,插在「苗疆系列」裡邊,可是我想,這樣一來就有點破壞了明報連載的完整性,二來也會破壞了「苗疆系列」的完整性。所以我後來就決定,凡是沒有連載過、直接出書的,一律擺在下面。因為我這個網站已經有了將近一年的歷史了,在網路裡也流傳非常廣,我甚至還看過一個網站這樣子寫著,讓我感覺非常溫馨,他說:本來想把我的這個年表貼到他的網站上去,但是他又覺得不好意思,因為他知道原作者,就是我,花了很大的心力去整理這個年表,不好意思直接就引用,索性做一個連結,呵呵呵…在網路上面,連結等於是參考資料一樣,這是非常給我面子的一件事情。

梅:你也太客氣了。

葉:既然已經開始逐漸流傳了,我就很希望把倪匡這145個故事盡量用編號去作分類,我不希望會有兩種、三種、四種不同的版本。我看過維基百科全書裡邊的那一些倪匡作品分類,目前為止都還有一些掛萬漏一的地方。我就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那就是,有一些古典音樂,非常有名的音樂家,譬如說莫札特或者巴哈,他們生前所作的曲子,他們自己可能也搞不清楚了,是後人花了很多的心力來幫他們做編號,後來這些編號就變成了非常標準、統一地,全世界公認的編號。我以前在美國常常喜歡聽古典音樂電台,主持人每次講到莫札特哪一首曲子,都會講Kochel number,Kochel就是幫莫札特作品編目的人。至於巴哈,現在最標準的是BWV的編號。我也很希望以後,衛斯理的145個故事,能夠盡量用我自己這樣的編號,把它推廣出去。

梅:是,所以以後就是葉李華編號第幾號…呵呵。

葉:我是希望把它叫做「衛斯理回憶錄編號」,因為我寫《衛斯理回憶錄》就是完全根據這個編號來的。

梅:所以就是次序條理井然,而且絕對是有道理、有跡可尋的。

葉:我希望這樣子排出來之後,大家看的時候,會更容易深入倪匡的內心世界,或者說深入衛斯理的內心世界。

梅:是的。好,我們還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

葉:有,還有一件事要補充,也是一個溫馨的小故事。我自己在寫《衛斯理回憶錄》時,皇冠出版社幫我設了一個部落格,這個部落格跟我的個人網站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那個部落格只刊登有關倪匡或者是衛斯理的資料。既然是部落格的話,當然有一個留言區,前幾天我在這個留言區裡看到了一個最新的留言,竟然是悄悄話。什麼叫悄悄話呢?也就是說這個留言只有我,部落格的版主,看得到,以及留言人自己看得到,其他人都看不到。

梅:喔…真的可以這樣子喔?

葉:可以可以…他就註明那是悄悄話。我很奇怪這為什麼是悄悄話呢?我稍微講一下他留的是什麼。他說:

「不好意思,剛剛上網聽了空中衛斯理書齋《烈火女》這一集,有個地方好像有錯誤,關於陳二小姐到苗疆去的原因應該是去尋姐,不是去尋夫,請參考《探險》第148頁。」

我真的好感動,立刻用我的留言板直接答覆他,我說非常感謝他的指證,我會在我的逐字稿進行說明及改正,因為有些細節我也不可能百分之百記得絕對正確,有些時候即使記得正確,我們講話的時後也…

梅:也口誤!

葉:所以說,碰到類似的情形,我是非常感謝,也非常歡迎我們親愛的聽眾朋友多多指正。

梅:是的,我覺得你這個態度很令人敬佩,跟你說一些有問題的部分,反而你是最開心的。

葉:這叫「聞過則喜」,呵呵。

梅:呵呵…是。好,我們是不是要預報下一回的?

葉:其實我們剛剛已經預報過了,下次要講兩本書,就是《從陰間來》以及《到陰間去》。

梅:《從陰間來》、《到陰間去》就是下一回要說的,我們今天的節目是不是可以到這裡就告一個段落?

葉:當然。

梅:那就非常謝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葉教授,謝謝你。

葉:謝謝梅姐、謝謝大家。

梅:各位朋友,也感謝您的收聽,我是梅少文,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