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好的梅話說」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7年2月22日(四)晚上10:00∼11:0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魏嘉華

梅:我是梅少文,在這美好的時刻,趕快歡迎我們的主講老師,一起來分享他的美好經驗,那就是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葉教授。葉李華,過年好啊!

葉:梅姊新年快樂,也跟所有的聽眾朋友拜個晚年。

梅:你看看,真的是大過年都不放假。葉李華老師這種精神令人非常感佩,他非常重然諾。

葉:應該的。

梅:好,新年新展望,我們今天在節目當中,除了要按照往例繼續倪匡作品,也要介紹衛斯理書齋即將要成書成文的作品,對不對?

葉:嗯。

梅:另外,當然也要有好的消息、好的經驗,跟聽眾分享。

葉:對,新年新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

梅:你先說說你的新希望吧!

葉:我的新希望當然是,推廣科幻能得到越來越多的人支持。

梅:這個無庸置疑。

葉:我當然也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推廣,等一下會跟大家分享。

梅:好,這是可以預見的、已經有把握的展望,對不對?是不是也可以跟大家先透露一下呢?

葉:當然。我推廣科幻,當初就想到了好幾種不同的管道,比較學術化的就是,在大學裡邊開跟科幻相關的課程。所謂跟科幻相關的課程,是課程名稱裡一定要有「科幻」兩個字,或者說要有「倪匡」兩個字,我才覺得是有科幻的。在此之前,在台北世新大學開始開課。我常常開玩笑說,世新大學是我的娘家。後來把重心轉移到新竹。我現在任教交通大學,當然不在話下,開了很多課。在我們交通大學的鄰居──清華大學,我也開了好幾種不同的科幻課。唯一沒有正式開課的,就是我自己的母校──台灣大學。現在我終於可以跟大家說,已經確定今年的九月份,會在台灣大學開一門科幻課了。

梅:太好了,太好了!今天聽我們節目的朋友,不管是自己的、或者是分享的,應該都感覺非常好。我們現在分享葉李華葉教授他的好心情,所以下面就獻給葉李華,也獻給所有的聽眾朋友,李玟的這首「好心情」。

(音樂)

梅:美好的事情一樣一樣說。我們先從衛斯理書齋今天要登場的作品談起呢?還是先談讓你造成這麼好心情的幾件事情?

葉:既然妳剛才已經談了開課的事情,我們就繼續談下去,不過我們長話短說,因為常常有聽眾跟我反應,我們應該要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談我們的主題,也就是衛斯理書齋的主題。剛才提到我要在台灣大學開課,我更高興的是,不但是我的母校,而且是我的母系──台大電機系,找我去開這門課。

梅:真是太好了!台大電機系,開科幻的課。

葉:名稱叫做「科幻作品與科技創意」,等於是科幻跟科技兼顧了。

梅:科幻跟科技結合,是。我發現你可以把科幻領域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切入,好像條條大路通羅馬。

葉:我總覺得科幻領域是最寬廣的。我自己現在在寫《衛斯理回憶錄》,也在做這種嘗試,甚至可以說,在做這種宣示,宣示在倪匡的衛斯理作品裡,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者應該說,以衛斯理這個人當樞紐,可以通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去。所以我在每一本不同的《衛斯理回憶錄》裡,突顯一個不同的主題,比如說上個月剛出版的《蓋世》第三冊,主題跟間諜特務比較有關係,看過的人都說蠻有○○七風格。既然跟間諜特務有關係,難免會用到非常高的科技,那就有很多的科技創意在裡邊了。

梅:是。

葉:我最近還有一個很好的心情,就是終於把第四冊初稿寫完了。

梅:哇!太好了!

葉:我們前幾集每次都在說,我又完成了多少,現在終於可以宣布我的初稿已經寫完了。

梅:太好了!

葉:正在做修訂工作。

梅:是,修訂是你自己修訂,還是別人幫你校對?修訂應該還是你自己囉?

葉:當然。我的初稿是蠻粗糙的,因為我自己的思維模式我很清楚,很多事情我一次做不好。既然一次做不好,我就勤能補拙,呵呵……多做幾遍。

梅:是,好在現在是用電腦,所以修改起來也方便得多。

葉:我以前用手寫得時候,比較辛苦。寫第一遍初稿的時候,我故意行距空得很寬,這樣的話,旁邊可以多作修改。可是如果已經修改得太過密密麻麻的時候,還是需要重抄一遍再修。

梅:沒錯。現在簡單多了。

葉:到了正式交稿時,因為那時是要參加科幻獎比賽,就又要重新再抄一遍。

梅:呵呵……,有過以前的經驗,現在真的好過癮喔!

葉:對,現在真是太幸福了。

梅:太方便了。寫完了,校對也方便多了。

葉:對。

梅:好,我們這一集節目雖然是在過年期間播出,卻是在年前,除夕的前一天,錄製的。我不知道你這個年,是不是也會埋首在書堆裡?應該不至於吧?

葉:可以這樣說。

梅:真的啊?還是啊?

葉:因為反正也沒有什麼事情,我們也不會去度假,所以我還是會有固定的進度,這樣才能趕得上一年三本的進度。

梅:天哪!

葉:我剛說過第三冊是一月份出,四個月之後,也就是五月份要出第四冊,所以我大概三月底的時候就要交稿了。

梅:喔,所以說正好趁著年假。

葉:對。我再兜回正題,說說我故意把第三冊跟第四冊的主題特別突顯一下,用完全不同的主題來突顯條條大路通羅馬,像梅姊說的。之前也跟大家報告過,第四冊從頭到尾談的都是「巫術」這個主題,但是既然是衛斯理在談巫術,就絕對不是怪力亂神,多多少少還會有一些科學根據。我很希望大家將來看了之後,能夠跟看哈利波特一樣,看得津津有味,可是感覺上又跟哈利波特很不一樣。

梅:是,也預祝你能夠造成像哈利波特一樣的瘋狂、風靡。

葉:大概不可能,能有十分之一我就很滿意了,呵呵……。等到第五冊,我會做更大膽的嘗試。第五冊的《嵌合》,會談到一些跟靈魂相關的概念,我現在也在積極蒐集資料,試著怎麼樣用最新的科技,來研究靈魂的存在,並偵測靈魂是不是一種電波之類的。希望能夠跟更古老的傳說結合在一起,寫出衛斯理風格的鬼故事。

梅:所以我覺得你雖然是規規矩矩、按部就班地在做這些事情,但是在按部就班當中,你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開心的。

葉:那當然!我總覺得做功課是最有趣的事情,真正寫的時候反而是很辛苦,但是事前跟事後都很開心。

梅:是,創想的過程很開心,安排的過程很開心,完成的過程當然也很開心。

葉:對,所以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梅:是的。在過程當中,你就把它變成一種慣性去做,雖然苦也就不以為苦啦!

葉:真的是這樣子,比如說,我的第四冊花了我差不多五個星期的時間,連續不斷地把它寫完,每一天都沒有間斷。

梅:哇!一天花多久的時間?

葉:通常一天大概三個半小時把初稿寫完,然後再花差不多一到兩個小時做最粗略的修訂工作。

梅:是,差不多是上午半天做完了,中間休息一下吃個飯,下午就開始修正工作了。

葉:對,然後還要開始再蒐集資料,來想想看明天要寫什麼。

梅:喔!真是分秒必爭。

葉:所以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床頭櫃會放一個小本子。

梅:預計明天的工作。

葉:對。睡覺前可能還會開好幾次燈,因為又想到一些點子,趕快寫下來。

梅:呵……,你的枕邊人真是太可愛了,隨著你、陪著你。

葉:嗯,她會容忍我這一點。

梅:我想不是容忍,是欣賞。

葉:她甚至問我說,要不要乾脆拿一個小錄音機,就不用開燈、關燈、又……,這樣一來,我也不用忙著寫了,甚至在半昏迷狀態的時候,還可以用唸的唸出來。

梅:是,她是完完全全參與喔!

葉:真的是這樣子。

梅:真的,我覺得Amy真是非常了不起,沒有任何的抱怨,只是全然地配合。這也變成她的一種習慣:她習慣配合你,習慣幫助你解決一些問題,習慣不要讓你有任何事情分心。

葉:她有特權的:她是我的第一個讀者。

梅:哎……怪不得!原來如此!只有Amy能夠超過我們的聽眾,更早知道第一手的消息。好,說了這麼多好習慣造成的好事,我們現在就來欣賞這首歌曲,「好習慣」。

(音樂)

梅:漢聲電台「好的梅話說」,我是節目製作主持人梅少文。今天雖然還在年節假期當中,但是衛斯理書齋這個單元,我們的主講人葉李華教授依舊養成好習慣,如約地、按時地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也希望透過這個機會,能夠結交更多的好朋友。好,我們也按照我們的好習慣,趕快進入今天的主題。

葉:好的。上次我們已經預報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圈套》這本書。圈套兩個字大家一定都知道是哪兩個字。上次我們也稍微預告過《圈套》大概是在玩弄什麼玄機,今天要好好講一講。《圈套》這本書,在很多倪匡迷的心目中,毀譽參半,甚至我自己在不同年代看這本書,也有不同的,大起大落的感受。我自己1991年時第一次看這本書,沒有太大的感覺。可是,兩年前重新複習的時候,忽然間就覺得非常驚艷。為什麼會這樣子?等一下跟大家好好分析一下。不過,在講到《圈套》之前,一定要先講一件事情,喚起大家的記憶。就是在半年以前,我們的書齋整整一週年的時候,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叫做《玩具》。那個時候我就作了一個預告,我說《玩具》其實只是上集,後來倪匡又寫了下集,就是《圈套》。所以說,如果各位聽眾朋友想要看《圈套》這本書,最好能夠先看一看《玩具》這本書。不過,倪匡在《圈套》這本書裡邊,也寫了一句話,他強調的是這樣子,很好玩,他說:

「《圈套》並非《玩具》這個故事的另一半,卻和《玩具》這個故事,有許多聯繫。不知道《玩具》,一樣可以明白《圈套》說的是甚麼。但如果知道《玩具》,看《圈套》會更可喜,有老朋友久別重逢的樂趣。」

倪匡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倪匡總是希望每一本書,都是自給自足的……

梅:都可以獨立存在。

葉:倪匡常常講他的小說都是飛機書,很多人都是在機場書店裡買到的。

梅:搭飛機的時候可以看。

葉:對,他就問讀者說,如果你在飛機上面,手邊只有一本《圈套》的話,到底還要不要看下去?當然還是要看下去。所以他在寫《圈套》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回顧一下《玩具》裡邊所講的。可是,就老讀者或者倪匡迷的角度來說的話,我還是建議大家最好按照順序,先看《玩具》,再看《圈套》,會有一脈相承的感覺。

梅:是的。

葉:我們稍微地、很快地複習一下玩具裡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我曾經說,倪匡講過,《玩具》這個故事,他後來竟然發現,跟《駭客任務》有不謀而合之處:講的都是幾世紀之後的未來,整個地球上面的主宰,已經變成電腦和機器人了。倪匡很得意地說他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

梅:預見了。

葉:對,預見這個故事了。所以我常常強調,很多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即使是不謀而合,也都還在倪匡後面。為什麼叫「玩具」呢?就是說在未來的時代,真正的主宰是機器人跟電腦。那,人類還存在不存在呢?如果大家看過《駭客任務》的話,一定知道人類的確還存在,但是人類存在的價值已經被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了。卑微到什麼程度呢?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被拿來當作生物電池,也就是說用人類身體裡面所發的微弱電量供給電腦運作。倪匡的小說裡邊不一樣,它是講在那個時代,人類被分成A、B、C、D、E好幾種類型的玩具,通通都是機器人的玩具。現在的時代,小孩子的玩具裡邊有一些模型機器人,到了那個時代,是機器人拿真實血肉之軀的人類當作玩具。分成不同的類型,有些是俊美型的,有些是粗壯型的,諸如此類。更可怕的是,那個時代的機器人竟然發展出時光旅行的能力,所以說,他們甚至可以把衛斯理抓到未來世界,當成他們的玩具。我曾經在《衛斯理回憶錄》的開頭特別宣稱,衛斯理他曾經遨遊過未來世界,我指的就是《玩具》裡邊的故事。在《玩具》裡的時光旅行,衛斯理到了未來世界,也有未來世界的人來到衛斯理的時空。有一家子的人,爸爸、媽媽、兒子、女兒,都是非常俊美。他們透過時光旅行,來到了二十世紀七O年代,碰到了衛斯理。他們說,他們不願意當那些機器人的玩具,所以逃到了衛斯理的時代。沒想到,結果還是沒有躲過那些機器人,因為那些機器人也會時光旅行,跑到二十世紀,來追殺他們。甚至那些機器人把追殺他們的過程,也當作一種遊戲。所以他們根本不是真正的逃跑,而是被故意放出去,好像打獵一樣。所以後來衛斯理感覺到非常悲哀。《玩具》本身真的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但是倪匡就是有這種辦法,在看似已經很完整的故事裡邊,還能夠再找到一條尾巴延伸出去。我們之前曾經講過,《血統》這本書也是從《屍變》延伸過來的。我當初讀《屍變》的時候,怎麼想也想不出留有一個尾巴。倪匡就能找得到,這是令我非常佩服的一點。

梅:是。所以他的聯想力實在太強了,有很多可能的創想,好像線頭,有一點點,他一拉,就可以拉出好多。

葉:對。不過倪匡總是很謙虛地說,他是不得不這樣做的。因為他是職業作家,所以他一定要拼命擠出靈感來。

梅:練就這樣的能力。

葉:才能夠換錢,否則的話,全家都會肚子餓。

梅:好。在《圈套》裡邊,他也講過,沒有《玩具》前身,你單獨看它,還是可以成立的。只是這個《圈套》裡邊,我覺得也真的好像很有圈套的感覺,裡邊有好多好多的訊息透露。

葉:真的是這樣子。為了今天的錄音,我昨天還特別又複習了一遍,很快地複習了一遍。我覺得倪匡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有某一種創作的衝動,只是後來有點無疾而終。這本書在很多倪匡迷的心目中評價並不高,就是這個原因:主軸不夠明確。主軸不夠明確的另外一種解釋,就是非常多元、非常複雜。倪匡自己寫到一半的時候,也發現了這個現象,所以他在小說寫到一半的時候,用括弧的方式跟讀者對話,寫了以下這兩段話。他說:

「忽然出現了這個同學少年,和這個故事的主旨,也有關係,不是平空添加的。這個故事的人物有點怪,範圍廣得出奇,有風燭殘年的老人,有豹隱多年的大將軍,下文還會出現一個學跳芭蕾舞的小女孩——不可思議吧?」

梅:是的。

葉:等於他從裡邊跳出來,跟讀者說,他刻意要在這本書裡邊找回很多之前出現過的人物,或者說還會創造一些新的人物。他這樣做,當然是有他自己寫作的動機。我們用後見之明,把他後來的一些作品,前後作一個比較的話……

梅:前後對應。

葉:我發現可能倪匡後來自己有點改變主意了,所以感覺起來《圈套》這本書的樞紐地位,並沒有那麼明顯。

梅:應該說至少到現在。說不定他後續還會再寫呢!誰知道?

葉:呵呵……如果倪匡會寫的話,當然我會勸他、我會力勸他,要把《圈套》好好補齊。

梅:發展、發展。

葉:他如果堅持不寫,像他宣稱他的寫作配額用完了的話,那麼這個責任大概就會在我身上了。

梅:對,你是責無旁貸的。我不知道當你要寫《圈套》的時候,會不會想到這個問題,或者你已經有一些……

葉:一定會想到。有一些,我兩年前就想到了,因為倪匡在《圈套》序言裡,就特別說了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

梅:怎麼說的?

葉:我來唸一遍,他說:

「至於小說中一再提及的未來世界出了事,究竟出了甚麼事,衛斯理精神不死,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我在兩年前去找倪匡的時候,還特別把這句話背給他聽:只要衛斯理精神不死,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梅:是,他精神不死,要你替他繼續灌氣啊!

葉:我已經想到該怎麼樣來發展這個故事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線索。如果倪匡當初只寫了《玩具》,可能我還不知道該怎麼發揮;他寫了《圈套》之後,我就大概知道他當初的寫作企圖。就像倪匡說的,渾然天成的企圖裡到底在想什麼,我大概已經猜到了七、八分了。

梅:喔,所以現在是很篤定地可以寫下去囉?

葉:可以,可以。

梅:我們就拭目以待囉。

葉:不過,可能要等很久。

梅:怎麼說?

葉:因為,假如《衛斯理回憶錄》要寫十本的話,大概會在第九還是第十冊才會寫到。

梅:喔,要到最後才寫到。

葉:對。

梅:我們要慢慢等囉?

葉:其實也很快啦!四個月一本,呵呵……

梅:你也真厲害。《蓋世》寫完了,五月要出版的是?

葉:第四冊,《移心》。

梅:我們曾經在節目裡特別提到過,對不對?

葉:特別提到了《移心》,不是那個「疑心」,而是「轉移」的「移」。

梅:轉移的「移」,好特別的名字,把心給轉移了。好,我們現在節目也稍微作一些轉移,從語言轉到歌聲。

(音樂)

梅:親愛的朋友,您現在聽到的是漢聲電台調頻廣播網,每逢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十點到十一點,由我梅少文為您製作主持的「好的梅話說」。當然,要分享美好的經驗,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專利,我負責的是邀請不同領域裡非常精采的美好經驗。每逢星期四,在這個單元裡,我們請到的是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提到葉李華,當然就要提到科幻。越來越覺得葉李華他好像是倪匡分身似的,很多倪匡的作品,他都可以更深入、甚至於比倪匡本人更有條理,歸納整理出一個方式,很有系統地與我們分享、聯想和發展。

葉:倪匡說,我做事都很無趣,才會做這種苦工。

梅:呵呵……什麼樣的人都需要有啊!好,在衛斯理領域裡邊,葉李華把它濃縮改寫之後,已經陸陸續續出了幾本書,每一本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題跟方式,也看得出葉李華在這裡邊,企圖找出自己的創意來。像剛才您提到的《圈套》這本著作,它如果要變成樞紐的地位,還需要你來加把勁。我們來聽聽看你是如何加把勁的。

葉:好的。剛才已經說過,它是《玩具》的續集,所以跟《玩具》這個故事當然有密切的關係。它跟我們之前已經提到一半的「苗疆系列」,也有一點關係,因為它一開始的時候多多少少提到了一些《探險》跟《繼續探險》後面的一些發展。緊接著這本書之後,也就是我們下星期要談的《烈火女》,它也稍微提到了一點點,所以跟「苗疆系列」多多少少也有一點關係。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另外一個系列,叫做「陰間系列」。在倪匡小說裡,凡是倪匡迷都會記得,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系列,就是我所謂的「苗疆系列」跟「陰間系列」,其他故事很少有這樣子連續好幾本書寫下來的。「苗疆系列」,我們之前講過,有六、七本書。「陰間系列」,我稍微算了一下,大概有五本書。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講過,所以我今天特別把「陰間系列」稍微講一下。過幾個星期,我們就會陸陸續續介紹「陰間系列」了:書名很好玩,第一本叫做《從陰間來》,第二本叫做《到陰間去》,第三本叫做《陰差陽錯》,就是把陰錯陽差這個成語倒過來,這個成語也可以這樣子用,第四本叫做《陰魂不散》。因為都是跟「陰」有關係,所以把它叫做「陰間系列」是很有道理的。

梅:是,很好玩。

葉:第五本書叫做《許願》,這五本書都是屬於陰間系列的。特別要強調一件事情:為了要服務我們廣大的聽眾朋友跟倪匡迷,所以我剛才其實是故意唸錯一個發音的。倪匡特別糾正過我,「陰間系列」的第三本書,不應該唸「陰差陽錯」,應該唸成「陰差(ㄔㄞ)陽錯」,要把它唸成郵差的「差」。

梅:啊,是嗎?我們不是陰錯陽差?

葉:但倪匡說他是故意濫用成語,也就是說故意把成語作一個曲解來發展出他的故事。所謂的陰差陽錯應該唸成陰差(ㄔㄞ)陽錯,因為陰差是一個人的身分,他是陰間所派出來的差使,到了陽間,犯了一個錯誤。

梅:呵……唉喲,這個倪匡啊,真是好玩。

葉:為了要突顯正統性,所以我們應該要再把它糾正過來,唸「陰差(ㄔㄞ)陽錯」。這幾本書我們會陸陸續續好好討論。倪匡後來自我評價,覺得「苗疆系列」比較好看。但是「陰間系列」也還是有看頭的,所以我們會好好討論。接下來我想談一談,《圈套》這本書裡邊為什麼人物會那麼豐富。我說過,我猜倪匡有一個創作的衝動和企圖,後來有點不了了之,但是我還是要把它突顯出來。比如說,《玩具》裡邊的那些舊人物,被未來世界當成玩具的那對夫婦以及他們的兒女當然都出現了;最常出現的那個小朋友溫寶裕跟胡說也出現了;衛斯理的童年玩伴,後來變成大將軍,我們提到的鐵蛋大將軍也出現了。鐵蛋大將軍出現不是他直接跳出來,而是衛斯理先碰到了鐵蛋的兒子,一個醫生,叫鐵天音,再帶出他爸爸來。衛斯理已經跟鐵天音的爸爸失散了大概四、五十年了,後來因為碰到兒子鐵天音,才終於兩個老同學重逢了。還有,我們知道,溫寶裕有一個很好玩的媽媽,很有喜感的媽媽,也出來了;甚至他的舅舅在這本書裡邊也出來了。更好玩的是,倪匡還藉著溫寶裕的嘴巴,又提到了一個人物,一個已經過世的人物,我們之前講過,叫做古九非,是一個神偷,一個扒竊的高手,明明他已經去世了,還故意藉著溫寶裕的嘴巴把他講一講。「非人協會」裡邊的一個靈媒,叫做阿尼密,之前我們也提到過,竟然也出現了。還有一個人物,叫做雲四風,是「木蘭花系列」裡邊木蘭花妹妹的先生,在「木蘭花系列」裡邊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物,倪匡也在衛斯理系列裡邊把他帶出來,在這裡他第一次出現了,雲四風。所以說,很難想像有那麼多的人物出現。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有一個幕後的花絮我可以提一下,就是之前有一個讀者寫信給我,他說倪匡在《玩具》裡邊犯了一個錯誤,希望我寫回憶錄的時候不要再犯這個錯誤。

梅:喔,什麼?

葉:倪匡在《玩具》裡邊說,跟衛斯理常常配合的一個警官,叫做傑克上校,又出現了。倪匡明明在更早之前的《新年》裡邊,已經讓他失蹤了,但是,他在《玩具》裡邊又跳出來,而且完全沒有交代,可能是因為時日久遠,他忽然間忘記了。在《玩具》續集《圈套》裡邊,倪匡就不犯這個錯誤了。倪匡所找出來的人,就是專門接替傑克上校處理這些棘手神秘案件的另外一個華人警官,叫做黃堂。黃堂當然不是第一次出現,他在《圈套》裡面只是又出現了,所以說,《玩具》裡邊的錯誤在《圈套》裡,好歹是糾正過來了。

梅:有了交代。由此可見,這些讀者……

葉:很細心!

梅:非常細心,作者都不能大意的。有的時候讀者會幫他挑出來喔。

葉:對,我覺得很高興,也很感謝,有那麼多可愛的讀者跟聽眾朋友,常常會寫信或者是留言給我,給我一些建議,或者是提醒我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

梅:是的,講到留言,講到跟你互通有無,我想你的網站是很重要的。待會別忘了還是跟聽眾朋友做個說明,說不定今天我們在節目當中,由於空中的結緣,我們又結交了一些新朋友呢!

葉:好,不過我先利用一點時間介紹一部電影。過年假期,大家如果遊山玩水回來累了的話,或許喜歡看一看精采的電影。

梅:你是說院線片嗎?

葉:不是,是可以租得到光碟的。

梅:那太好了,在家裡舒舒服服地看。

葉:對,在台灣翻譯的片名叫做《超時空傳奇》。

梅:《超時空傳奇》。

葉:對,1999年的電影,當然是一部科幻片啦,看這個片名就知道。為什麼會特別介紹這部電影呢?因為這部電影讓我覺得跟《圈套》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大家只要看一看,比較一下的話就會發現,他們也是講未來世界的人類,為了遊戲,為了尋找刺激,回到過去的歷史做個觀眾。它的英文片名其實會講得更清楚,片名如果直接翻譯的話,應該翻譯成「驚悚片的追尋者」,也就是說我們喜歡看一些災難片啦、或者是驚悚片啦,那還只是看電影而已,可是到了未來不知道幾世紀的時候,那些觀眾已經可以搭乘時光旅行機,回到比如說鐵達尼號現場。

梅:天哪!

葉:親身體驗鐵達尼號沉沒的那一刻,等到你自己快要滅頂的時候,時光機再把你吸回去,讓你安然無恙。

梅:你說的好像我們到遊樂場去似的,鑽那個什麼……

葉:對,但是那些時候都是真實的場景。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時光旅行裡邊我們最忌諱的就是改變歷史,可是那些人只是一個旁觀者,所以他們只會體會到那種恐怖,但是不會改變歷史。換句話說,你必須要有一些狠心腸,在那個災難現場,不要突然之間大發慈悲,警告大家即將發生大災難、大家趕快逃命吧!這樣子的話,搞不好就會改變歷史。不禁讓我想到,常常在現在的世界上面,發生了大災難之後,還會有人組團去參觀。

梅:對啊!

葉:比如說九二一地震參觀團。

梅:九二一地震真的是……,唉。

葉:還有南亞海嘯參觀團。真的有人做這種事。

梅:對。

葉:不過那是去看事後的災難現場。可是,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總是要超前一步。

梅:讓你身歷其境。

葉:它是說可以讓你透過時光旅行,親自體驗那種災難。這就跟《圈套》非常像,《圈套》也是說,他們刻意讓歷史的事件本身變成了機器人的遊樂場所,或者說是把它當作一種娛樂來看待。

梅:嗯,這種情形,電動玩具很可以做耶!

葉:當然可以,呵呵……

梅:好,我想我們稍許休息一下下,再請葉李華告訴我們新朋友,怎麼樣上網跟你聯繫。

葉:好的。

(音樂)

梅:趁著今天節目接近尾聲的最後這一點時間,簡單地告訴我們,怎麼在網上跟你聯繫?

葉:好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Google裡邊搜尋。可以打兩種不同的關鍵詞:第一個是打「交大科幻網」,到交大科幻中心的網站,最底下就可以連到我的網站,可以看到我的名字;或者直接打我的名字「葉李華」三個字。在Google裡很容易找到我的個人網站。「葉李華」三個字蠻好記的,因為三個字拆開來都是姓,呵呵……。

梅:只是要打「葉李華」三個字會有一大堆!

葉:但是我的個人網站都是在最前面,Google非常聰明的。

梅:所以很容易喔!

葉:在我個人網站的首頁,我特別放了「倪匡與衛斯理專輯」,很容易看到。「倪匡與衛斯理專輯」分成三個不同的單元,第一個叫做「倪匡與我」,第二個叫「衛斯理回憶錄」,第三個叫「空中衛斯理書齋」。我倒過來講好了,空中衛斯理書齋就是我們,我們這個節目所有過去的歷史紀錄都擺在那邊,有聲音檔,也有逐字稿。最近拜一位聽友之賜,已經幫我們把逐字稿幾乎都快校對完畢了。

梅:這位可愛聽眾的大名,我覺得我們今天應該要特別地、好好地謝謝她。

葉:對對對,謝謝陳女士。

梅:陳,她只說她是姓陳嗎?

葉:呃……我對她有承諾,呵呵……

梅:喔,為善不欲人知。

葉:她希望功成不居。

梅:真是,好令人感動喔!

葉: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她寫給我的一封信。去年我們節目辦徵文活動的時候,她是第一個寫信來。這封信,我們之前就講過,我們希望能夠上網的,所以說當然沒有問題。大家可以看一看來信,第一封就是陳女士的信。

梅:好的。她是不是單名?

葉:不是,呵呵……別再套我的話了。中間「衛斯理回憶錄」,就是跟我寫的這一套《衛斯理回憶錄》相關的。每寫一本書,我就會把相關的資料放在上面。目前有前三本,《錯構》、《同位》跟《蓋世》,的資料。

梅:好的。

葉:「倪匡與我」是把很多的文章擺在一起。但是這些文章都有一個特色,不是我寫的,就是倪匡寫的。如果是倪匡寫的,裡邊一定提到過我;如果是我寫的,裡邊一定提到過倪匡。

梅:反正你們兩個就是他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他!呵呵……。

葉:不是、不是,別這樣子說。是刻意把這些相關的文章放在一起,相互對照,會非常有意思。

梅:對。在空中衛斯理書齋,你可以看到文字檔,當然你也可以聽到近期的聲音檔。

葉:應該說是所有的聲音檔。

梅:都有啊?

葉:都有、都有,從第一集都有。

梅:喔,好!

葉:我們曾經有一集丟了,但是因為我們在空中……

梅:呼召聽眾?

葉:對!結果,有另外一位聽友就寄給我了,他幫我們錄的。

梅:謝謝、謝謝。

葉:所以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遺珠之憾。

梅:太好了。今天的節目就進行到這裡了,非常謝謝葉李華。

葉:謝謝梅姊,謝謝大家,新年快樂。

梅:各位朋友,也感謝您的收聽,我是梅少文,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