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好的梅話說」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7年1月4日(四)晚上10:00∼11:0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我是梅少文,在這美好時刻跟我分享美好經驗的是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葉李華現在人在家中坐,我們是用電話連線的方式。葉李華你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好。

梅:晚上十點囉,差不多這個時間你都在做什麼呀?

葉:通常我大概會工作到十一點左右。自從結婚之後作息就越來越正常了。

梅:雖然作息正常,但是工作效率還是一級棒。

葉:那倒是真的,呵……

梅:我想,喜愛科幻小說的朋友們,對葉李華應該不會陌生。他翻譯、寫作了很多相關的作品,在這些相關的作品裡,他有兩個最愛,一個是西方的,一個是東方的,你自己說吧。

葉:好的,我推廣科幻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專職在推廣科幻也有六、七年的時間。我自己雖然是學科學的,但是後來我發現,如果我把時間跟精力用在推廣科幻方面,應該會有更大的影響力,所以現在真的是把所有的時間跟精力,都用在推廣科幻上面。在推廣科幻的過程中,當然接觸了很多精彩的科幻作品,在這些作品裡,我自己最喜歡的,就像梅姊剛才講到的,東方跟西方各有一位名作家,他們兩個人有一些地方還滿類似的。東方這位作家就是倪匡先生,我們之前在「文藝橋」節目做「衛斯理書齋」,就是把倪匡先生的衛斯理故事,每個星期講一個故事,今天我們也會繼續講下去。今天因為時間還滿夠的,所以我們可以先介紹一下另外一位作家,西方的那一位,叫作艾西莫夫,這當然是一個翻譯的名字。這兩個作家在我的心目中不相上下,但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風格很不一樣,所以根本沒有辦法比較。在此之前,我已經翻譯過艾西莫夫的小說整整十一本書。

梅:哇……

葉:呵……這十一本書,在過去兩年間,在臺灣陸陸續續出版,或者說是重新出版,都已經完成了我的心願。出版社有兩家,一家是貓頭鷹出版社,另外一家是奇幻基地出版社。因為我們今天最主要是講倪匡,所以艾西莫夫這十一本書的細節我就不講了,大家有興趣的話,上網去查一查或者到書店翻一翻,都很容易找得到。貓頭鷹出版的是一套系列,叫作「帝國系列」,跟一本機器人的故事;奇幻基地是七大本的,叫作「基地系列」。倪匡的故事,我自己詳讀了二十幾年,最近兩年有一個對我深具意義的計畫。自從倪匡封筆之後,很多的讀者悵然若有所失,因緣際會之下,目前我在做兩項工作:一個是盡量推廣倪匡原來寫的這一些科幻小說,包括我們做這個節目也是為了這個目的;另一個就是要延續倪匡筆下人物衛斯理的文學生命。目前為止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撰寫一系列的《衛斯理回憶錄》,等一下我們有時間也可以慢慢聊。

梅:所謂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對於葉李華、葉教授來說,他從孩提時代就已經是一個熱中科幻小說的小讀者了,一直到他到國外求學,有機會做專業研究跟翻譯引進的工作,之後又跟倪匡作了忘年之交,所以在這領域裡,噯!是你大半生喔。

葉:可以這樣說,呵……

梅:到目前為止,一直在鑽研,而且願意把所有的心力都投入這裡。各位朋友,您想這該不會是不好的事吧?這麼美好的事情,葉李華、葉教授很願意在空中跟您、跟我們大家來分享。不同於文字書寫,語言的表達又是另外一種挑戰。也許是因為葉李華、葉教授他有一位專業的廣播前輩,他的母親,可能是遺傳因素,所以他的聲情表達,我認為是非常專業又不匠氣。

葉:喔,謝謝。

梅:我們作廣播的受過專業訓練,難免會有一些過份的匠氣,這個部分也是我常常惕勵自己要丟掉的。葉李華沒有這樣子的問題,聽得舒服又容易接受。

葉:其實最主要是因為談的是我自己最有興趣的主題,難免就談得眉飛色舞,聲音裡大概多多少少就會感染大家一下。

梅:我想你說對了,就是感染這個字。

葉:嗯。

梅:好,我們節目包括我們電台,現在整個的風格希望說話的內容,好的事情要好好地說,有些事情則不必說。

葉:嗯。

梅:所以在過程中,我們會安排一些很好聽的音樂,我們盡可能地讓音樂跟語言能夠作最好的搭配。

葉:嗯。

梅:我們現在就試試看,我們先聽這首,然後就請聽眾朋友繼續聽葉李華怎麼說。

(音樂)

梅:這麼多好東西在廣播中呈現。閱讀跟用語言來表達,是兩種不同的媒介,之所以可以跟葉李華作這樣的空中結緣,是因為我們很幸運,在星期天的「文藝橋」這個節目時段,當跟葉李華討論時,剛好他有一個計畫,他要把倪匡作品衛斯理系列整理、改寫。在改寫的過程當中,我們「文藝橋」的聽眾是第一個受惠的,我們好像跟著葉李華一起進入那樣的再創作心路歷程。

葉:對。

梅:在每一個過程當中,葉李華都跟我們分享,說完了之後,集結成冊,當然這個集結成冊最後還要經過文字的另外表達,那是一種再創作。說著說著,已經出了兩本了。

葉:其實第三本即將出版了。

梅:哎呀!

葉:呵……時間剛剛好。

梅:剛剛好喔。所以,星期天早晨「文藝橋」的聽眾朋友已經跟著參與了兩本創作的過程。

葉:對,我們也在「文藝橋」節目裡邊,至少講了七十九本倪匡的小說了。

梅:好快啊,一晃眼的工夫。改到現在這個時段,我們這個空中書齋還會繼續存在。

葉:對。

梅:「衛斯理書齋」,當然說的都是跟衛斯理有關的。

葉:因為今天是這個節目、這個書齋的第一次,或許我們可以多談一談它的前因後果。剛才梅姊已經幫我作了一個很好的……

梅:簡單的介紹。

葉:對,我就接下來講。剛才梅姊提到的《衛斯理回憶錄》,的確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一個最重要的計畫。這個計畫在進行過程中,不斷修正,目前的修正結果其實是很多讀者以及倪匡本人給我的建議。也就是說,我一開始的時候本來是想寫《衛斯理回憶錄》,是把舊作整理跟改寫,演變到正式出版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把舊作的內容壓縮到盡可能地少,盡可能用新的故事包裹舊的故事進行,這樣子才能夠讓所謂的舊雨跟新知,都能夠在故事裡得到樂趣。我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藉著這套回憶錄,勾引大家拿起倪匡原作來看。目前為止看來,這個目的還真的是達到了。很多讀者,不管是倪匡的老讀者或者對倪匡陌生的新讀者,都告訴我說,他們看了《衛斯理回憶錄》之後,忍不住會想看倪匡自己是怎麼寫的。所以說,這點目前看來,還算做得很成功。其實這個目的跟我們「衛斯理書齋」的目的也非常接近,我每一集節目談一本倪匡的衛斯理著作,但是絕對不會把裡邊的故事鉅細靡遺地講得很明白,有些時候還故意賣點關子,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勾引我們的聽眾在聽完之後,忍不住會找那本書來翻一翻,看一看倪匡到底是怎麼寫的。我們剛剛提到過,我們的「衛斯理書齋」在「文藝橋」節目已經做了七十九集了,得到了滿多的迴響。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小小的徵文活動,歡迎聽眾朋友寫信給我,其中有兩、三封信寫得洋洋灑灑,令我非常感動。有一位聽眾就告訴我說,真的是因為聽了我們書齋這個節目之後,才對倪匡有了更新的認識,忍不住又去繼續複習,或者真的買了全套的倪匡小說來看。我非常感動,我覺得我這兩個計畫,「衛斯理書齋」跟《衛斯理回憶錄》,都達到我最初的目標了,讓更多的老讀者、新讀者,重拾閱讀倪匡的熱情。這條路當然還要繼續走下去,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梅:是,用新的故事包裹老的故事,對於葉李華來說,是個全新的挑戰。所以你不只是要把原來的故事改寫。

葉:對。

梅:還要有很多你的新意。

葉:噯。

梅:從過往的經驗,我們發現,其實葉李華、葉教授能夠兩者兼具。我一直認為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研究跟創作有時是很難並行哪。

葉:我現在比較能夠得心應手,因為我現在腦袋裡邊逐漸有了一個開關,呵……

梅:是喔,隨時調整,進出自如嗎?

葉:對,我在寫作的時候,我就盡量忘記做研究的過程,盡量用比較感性的方式進行思維。

梅:是。

葉:寫完之後再恢復我原來的理性,可以說是左腦跟右腦交互並用,呵……

梅:所以左腦跟右腦一定要平衡,兩邊的能力也一定要旗鼓相當,否則的話,儘管你在研究領域中知道很多,批判能力也很夠,也知道怎麼樣是最好的,可是眼高手低,創作的時候做不出來也不行啊。

葉:嗯。

梅:兩者一定要平衡。

葉:對,我現在是試著這樣子做。

梅:其實在倪匡的作品裡邊,我們會發現,他真的是兩者平衡。不過他的學者這個領域,他並沒有用學者形象出現。

葉:完全沒有。

梅:對。

葉:倪匡一再跟我強調說,不要分析他的小說,因為他的小說都是渾然天成的。呵……我每次跟他抬槓,我說你可以渾然天成,我們不行哪。

梅:是。

葉:我們還是要透過一些比較有系統的分析,才能夠更深入其中的樂趣。

梅:是。你在創作這個部分,會不會很自然地就把你的學理根據,拿來放在你的創作技巧上?

葉:其實會的,但是因為我現在年紀也比較大了,懂得什麼叫收斂,所以我收集的資料或者說我的研究成果,真正放到小說裡邊的,頂多十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說,我真的捨棄了十分之九。捨棄的那些,就把它當作是研究的結果吧。

梅:嗯。

葉:就這樣呈現出小說,因為倪匡對我耳提面命了二十年,小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好看,小說如果不好看,其他都是多餘的。

梅:是。

葉:其他都是白搭。

梅:是。我們真的看過這樣子的作品,一個經過學術分析真是太棒的作品,但是在受歡迎的程度上,它永遠比不上另外一個。就我所熟悉的湯顯祖作品,他的《牡丹亭》那麼叫座,對不對?但是當初在批評的時候,有很多人是不以為然的。另外一個作品,洪昇的作品,叫《長生殿》,那就不一樣了,雖然它也很不錯,非常經得起分析,但是它受歡迎的程度就遠不及《牡丹亭》了。

葉:我懂,無論如何,小說是寫給讀者看,不是寫給批評家看的,呵……。

梅:是,呵……好,在這個領域裡,感覺上已經盡量取得平衡的葉李華,要怎麼繼續走下去呢?任重道遠。

葉:對。

梅:好,我們再欣賞一段音樂之後,就跟著你一起參與你任重道遠的工作。

(音樂)

葉:接下來可能要把《衛斯理回憶錄》一些比較具體的內容先報告一下,因為剛才講的是一些前因後果,還沒講到非常具體的內容。我剛剛提過,第三本即將出版了。我自己滿興奮的,興奮歸興奮,其實壓力還滿大,因為當初我跟皇冠出版社簽約的時候,是決定平均四個月出版一本,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本來對我來說其實也是不可思議,可是因為我對倪匡的東西實在太喜歡了,所以,逼著自己來寫,四個月之間真的還可以寫出一個故事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之前做了滿多的準備,寫了很多的筆記,所以整理起來並不那麼困難。第一本是去年二○○六年五月出版的,第二本是九月出版的,現在即將出版的是第三本,書名多多少少有點奇怪,最主要是因為倪匡小說的書名都很奇怪,既然是《衛斯理回憶錄》,總是要有點符合倪匡的風格。第一本書叫作《錯構》,我不曉得梅姊還記不記得是哪兩個字?

梅:記得啊。

葉:很多人都說錯構是不是買錯了這本書,所以叫作錯購,呵……。我就跟他們說,我可以保證,你買回去的話,絕對不會有那種錯購的感覺。

梅:嗯。

葉:本來出版之前我還有點心虛,但是出版之後讀者的反應都還不錯。既然是《衛斯理回憶錄》,一開頭第一本書總要交代一下,為什麼衛斯理要回憶或者回顧他的一生。

梅:嗯。

葉:之前我跟很多朋友討論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既然要寫回憶錄的話,就用回憶錄的方式來寫吧,比如說在小說裡邊虛構一位記者,要對衛斯理作深度的訪問,或者說衛斯理年紀大了坐在搖椅上,一邊搖搖椅,一邊跟他的兒孫講故事。我覺得這一些點子雖然不錯,但是都太不符合衛斯理風格了,因為衛斯理真的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物,他一生中的奇遇不斷,他即使要寫回憶錄,也必須要有一個很強烈的動機,而且是異乎常人的動機。所以,光是想這個回憶錄的動機,就讓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終於想出來要怎麼樣寫這個回憶錄的開頭。後來的結論是,必須要有一個很大的刺激,他才願意真正地回顧他的一生。這個刺激是什麼呢?他突然之間竟然失憶了,也就是說,他失去了過往所有的記憶。失憶是他寫回憶錄的一個最強烈的動機,就因為這樣子,我找了很多的精神醫學資料,後來決定選這個書名是因為,在精神疾病裡邊,的確有一個病的名字叫作「記憶錯構」,顧名思義就是說,你原來的記憶並不是完全地失去了,而是有了若干程度的扭曲,讓你覺得你過去的歷史,好像不是你所想像中的那個樣子。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說衛斯理要花很大的心力,要把他的過去很仔細地拚湊起來,第一本書《錯構》講的就是這個目的。

梅:是。

葉:要告訴大家,衛斯理為什麼決心要寫回憶錄,因為他的記憶有一個很錯亂,或者說是很錯綜複雜的扭曲。這個扭曲之中,當然有一個陰謀。在倪匡原來小說裡邊的陰謀,絕大多數都是外星人惹的禍,所以,我自己在寫這個的時候,我就決心不讓外星人來惹禍。很多人問我說,到底這個陰謀是怎麼回事?我說請你等到第十本書,一定會真相大白的,呵……。如果一開始就揭露的話,就沒有那麼好玩了,我唯一可以跟大家保證的就是,絕非外星人惹的禍。從第二本書開始,就正式進入了回憶錄的過程。第一本是交代一個前因後果,寫了一個滿離奇古怪的故事,但是第二本我就覺得應該回歸到比較正統的回憶錄格式,所以第二本是用人物列傳的方式,寫了跟衛斯理早年息息相關的十個人物。很有意思的是,看完第一本跟第二本之後,有人告訴我說比較喜歡第一本,有人說比較喜歡第二本,我覺得這樣子也比較多元發展,反正第一本跟第二本的風格很不一樣,也難以比較,但是有比較多的人認為第二本書,書名叫作《同位》,就是同位素那三個字的前兩個字,比較像是正式的回憶錄寫法,所以他們看起來比較通順一點。十個短篇的故事,講到至少十個人物跟早年衛斯理的互動關係,在這本書的結尾又賣了一個關子,要等到第三冊才能夠解決,很多讀者都在密切期待。在第二冊的第十章裡邊,衛斯理竟然被關到黑牢裡去,不見天日的黑牢,即將要被處決,這當然是我本來就已經設計好的。

梅:是。

葉:在第三冊的一開頭,衛斯理因為一個很巧的機遇,逃出了這個黑牢,然後進行第三冊的故事。

梅:是。

葉:第三冊的書名比較通順,叫作《蓋世》,我取名蓋世除了呼應到蓋世武功,當然還有別的意思,要請大家看完書之後才會想到,其實這個蓋世至少有三個不同的意思。

梅:是。

葉:我當初想過,第二冊既然寫的是十個人物,如果第三冊再寫另外幾個人物,就自我重複了。

梅:嗯。

葉:我就想,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再呈現這個回憶錄的寫作方式,後來就想到其實寫歷史書至少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像我寫第二冊的人物列傳這種寫法;另外一種,是根據年代、年份的編年寫法。我想第二冊寫的是列傳,第三冊就要寫編年,所以我第三冊就寫了衛斯理在年輕的時候,六年之間的一段心路歷程,完全是用編年的方式來寫,裡邊當然有一些錯綜複雜的情節,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講,不過比較詳細的資料我已經上網了,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我的個人網站去看一看。我的個人網站非常好找,只要在搜尋引擎裡邊打我的名字「葉李華」;葉是樹葉的「葉」,李的姓李的「李」,木子「李」。

梅:木子「李」。

葉:華是中華的「華」,有人說很奇怪,這三個字都是姓。

梅:對呀。

葉:只要打這三個字,在Google裡邊大概第一條就是我的個人網站,進了我的個人網站之後,還可以再從裡邊進到我的《衛斯理回憶錄》部落格,裡邊的資料都還滿豐富的,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仔細看一看,如果有什麼心得感想,歡迎大家直接在部落格留言,或者透過我的個人網站首頁,就可以寫信給我,右上角就可以直接連到那個寫信信箱去。

梅:是。

葉:目前,因為第三冊已經快出版了,所以我很努力地準備寫第四冊。第四冊的書名早就已經公布了,因為出版社告訴我說,要先公布一下書名,讓讀者有一個心理準備。其實我的書名已經取到了第六冊了。

梅:哇!

葉:我在第二冊的時候,就已經公布了一、二、三、四、五,五本書的書名了。第四冊的書名很奇怪,或者說是聽起來很普通,但是其實還是滿奇怪的,叫作《移心》,梅姊能不能猜出來是哪兩個字?

梅:疑心,懷疑嗎?

葉:如果是懷疑的話,那就太沒有……

梅:沒有意思了。

葉:太沒有衛斯理的風格了,呵……

梅:喔……

葉:心的確是那個「心」。

梅:遺落了嗎?

葉:嗯……

梅:也不是。

葉:不是遺失的「遺」,是轉移的「移」。

梅:喔,把心轉移了。

葉:對,呵……

梅:好有趣喔。

葉:我當初取了這個書名之後還有點心虛,就問我的責任編輯,因為她是一個非常資深、非常優秀、非常有經驗的編輯,我問她說,這兩個字怎麼樣?她說很好啊,很有科幻味道啊。

梅:非常好,拍案叫絕。

葉:呵……,這個《移心》,跟我們今天「衛斯理書齋」的主題,就多多少少有些關係了。

梅:喔……

葉:《移心》這個故事從衛斯理早年第一次接觸很神祕的巫術說起,是中國的蠱術,下蠱喔,蠱毒的這個「蠱」,就是三個虫字,底下一個器皿的皿,如果是簡體字的話,簡化成一個虫字,然後下面一個器皿的皿。我們的「衛斯理書齋」很早以前就講過,有一本書叫作《蠱惑》談到早年衛斯理,在《蠱惑》裡邊,衛斯理就接觸到神祕的蠱術。

梅:是。

葉:可是,衛斯理在《蠱惑》那本書裡邊,有點作繭自縛,他自己自願種了一種蠱叫作心蠱,讓他從此之後不能變心。

梅:嗯。

葉:後來他還是有一段變心的過程,所以他怎麼樣變心就必須要在《移心》這本書裡作個交代,呵……我為什麼會說……

梅:呵……葉李華太有趣!喔,你先說,我不打岔。

葉:我為什麼會說跟今天《鬼混》這個書有關係呢?當然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談的主題也是巫術。或許我們再聽一段比較神祕的音樂之後,再好好分析一下。

梅:好。

(音樂)

梅:花了較長的時間,不知道聽眾朋友是不是也跟著這個音樂慢慢地去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覺得葉李華很有意思的是,他……噯!你到底一共要出幾本,已經計畫好了嗎?

葉:我當初跟皇冠出版社約定至少出八本,目前看來,會出到十本,但是如果說十本還寫不完的話,會……

梅:還會繼續。

葉:延伸到十二本。

梅:也有可能。

葉:倪匡是鼓勵我多寫,但是我覺得回憶錄是一個階段性任務,所以我自己給自己的設限是,不要超過十二本。

梅:好。

葉:所以現在是十本加減兩本,呵……

梅:喔,大概是這樣。既然是這樣子的預期,你前面每一本,又給自己不同的切入點挑戰,難道這麼多不同切入點的方法,已經在你的肚子裡了嗎?

葉:大概有一半已經成形了,另外一半,我相信還在我的潛意識裡邊運作,因為我現在每天從早到晚,或者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想這件事情。我是堅決相信,潛意識的力量是很巨大的。

梅:是,所以你也相信,到時候它自然就會湧現出來了。

葉:對。

梅:那麼在這裡,我也可以請大家告訴大家,我今天可以宣布的就是,如果您今天聽到我們節目,注意到剛才葉李華所提到的,他集結成冊的這幾本書……

葉:我覺得三本就好了,不要太為難我們聽眾朋友吧。

梅:呵……好好好。

葉:前面三本就可以了。

梅:就是你現在到書店去,應該很快可以找得到,前面兩本絕對找得到喔。

葉:對。

梅:第三本說不定我們在聽這個節目的不久,或者就是當時,你就可以到書店看得到它的蹤影了,你把這三本書的書名寫在明信片上就可以了,非常簡單,寄到電台來,您就可能可以得到其中的任何一本。

葉:對。

梅:好不好?

葉:梅姊會舉辦一個贈書活動。

梅:對。當然要謝謝葉李華要跟皇冠出版社交涉,到時候,我們就會把書寄給您,我們的地址是:台北市信義路一段三號,你寫文化大樓五樓漢聲電台,然後寫我梅少文收就可以了。梅花的「梅」,少年的「少」,文章的「文」。下面時間交給您囉!

葉:好的,我剛才談的其實都是一些前言,還沒有真正進入我們今天「衛斯理書齋」的主題,最主要是因為「衛斯理書齋」搬家了,總是要透露一下前因後果。現在要進入主題了,剛才我們已經作了一些預告,就是今天的主題講的其實是一種巫術,但是這個巫術又跟我們平常所熟悉的下蠱蠱術有那麼一點不一樣,倪匡自己長久以來對於巫術的議題非常有興趣,而且甚至可以說有研究,而且在衛斯理故事裡邊,陸陸續續地都把它寫進去。從衛斯理故事的中期開始,他就開始專心研究其中一種巫術,很奇怪的名字,叫作「降頭術」,我不知道梅姊之前有沒有聽說過?

梅:從來沒有,孤陋寡聞。

葉:呵……降是降落的「降」,頭就是頭腦的「頭」,降頭術。

梅:樹就是樹木的「樹」。

葉:嗯……是巫術的「術」。

梅:喔,巫術的「術」。

葉:降頭術。

梅:降頭術。

葉:我之前也沒有聽過,真的是從倪匡小說裡邊看來的。後來我跟倪匡熟了,就問他說,到底有沒有降頭術?他說絕對有,因為他有第一手的資料。我又問他說,從哪本書裡邊找到的第一手資料?他說全世界幾乎都沒有降頭術的書籍,他自己所寫的小說,很可能是降頭術第一本形諸於文字的書籍。

梅:喔……

葉:為什麼呢?因為降頭術太神祕了,頂多只是口耳相傳而已,我就問他,到底他是怎麼聽來的?倪匡說他當初在香港,除了寫小說之外還擔任編劇,有一段時間想要拍一些跟巫術,尤其是降頭術相關的電影,就特別從泰國真的請了幾位降頭師,也就是說,懂得降頭術的巫師,來到香港指導拍片。

梅:喔……

葉:我就開玩笑說,他們拍武俠或者拍武打的電影有武術指導,那這幾位降頭師不是武術指導,應該稱為巫術指導。倪匡說是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了這一些第一手的資料,而且他真的也親眼見證過一些降頭術的神祕,所以他才……

梅:喔……真是得來不易,很真實。

葉:對。

梅:可信度很高。

葉:所以他才開始寫。不過降頭術的第一本書並不是在衛斯理系列裡,因為倪匡寫衛斯理,寫到中期的時候,突然又出現了一位可以跟衛斯理等量齊觀的人物,叫作原振俠,前前後後總共寫了三十二本原振俠的書,每一本都相當精彩,其中有一本書名就叫《降頭》,我自己是看到原振俠的《降頭》之後,才對降頭術多多少少有一點了解。其中有一種降頭,我相信臺灣的聽眾多多少少都聽過,只是不知道那是源自降頭術,那就是「養小鬼」,呵……

梅:喔……

葉:養小鬼其實就是降頭術裡邊比較神祕的一環。

梅:嗯……

葉:降頭術是盛行在南洋以及泰國的巫術,倪匡告訴過我,他在小說裡邊也寫過,它跟苗疆雲貴高原的蠱術有一些關聯,但是並不能畫上等號,他說這是蠱術南傳之後,到了泰國發揚光大。在他的小說裡邊是認為,降頭術比下蠱毒要更加博大精深。

梅:是。

葉:值得寫好多本書,所以他的第一本書就是《降頭》,原振俠的故事,我們今天講的《鬼混》可以說是第二本。

梅:是。

葉:後面陸陸續續還有,以後我們「衛斯理書齋」都會提到。

梅:好的。雖然講的是《鬼混》,但是我們必須說,我們是用非常敬謹的態度,在這個新的時段裡,跟所有的舊雨新知一起分享。

葉:嗯。

梅:尤其是在葉李華、葉教授這樣嚴謹的策畫之下,每一集節目應該都是非常非常精彩的。

葉:對,都沒有在鬼混,呵……

梅:我們絕對不會鬼混,呵……

葉:其實這本書裡邊的鬼混,也絕對不是傳統的意思,倪匡在這本書裡邊還特別抄了辭典,我來唸一下。

梅:嗯。

葉:他說,辭典上的解釋是:

  「糊里糊塗地過時日也。」

糊里糊塗的意思就是,根本沒有好好地做什麼事情。

梅:是。

葉:他還又旁徵博引,引七俠五義的第十四回說:

  「你是何人,敢來鬼混。」

類似這樣子的,他先講了一下鬼混傳統的定義,再告訴你說,他這本書裡邊的鬼混是什麼意思呢?是五個字的簡稱。哪五個字呢?「人鬼混合體」的簡稱。

梅:人鬼混合體。

葉:對,就是經過降頭術這種巫術,可以把一個人弄得既不是人也不是鬼的這種人鬼混合體,然後他的法力就無邊了。

梅:喔……有意思,所以它的意義是不一樣,其實這也是倪匡的一個特色,他每次取名字都取得非常有趣。

葉:他很喜歡玩文字遊戲,所以我才會說,後來我寫《衛斯理回憶錄》,總要效法倪匡,把每本書的書名都……

梅:都取得非常有意思。

葉:都取得讓別人乍看之下,看不出來什麼意思,甚至可能會有一些誤會,但是整本書看完之後,會覺得這個書名取得還滿貼切的。

梅:是的,像第一冊的《錯構》。

葉:《錯構》。

梅:第二冊的《同位》。

葉:《同位》。

梅:即將要問世的……

葉:出版的叫作《蓋世》。

梅:好,我們又說了一次了,呵……。

葉:我想再補充一點,因為既然連梅姊對降頭術都那麼不熟悉,我想很多的聽眾朋友大概都是第一次聽到,如果要速成不想看小說,沒關係,臺灣現在至少還有兩部電影,可以找得到光碟版,其中一部就叫「降頭」,是邵氏拍的,編劇就是倪匡本人,這部電影大概有三十年的歷史了,還有一部比較新,才十年的歷史,有兩個名字,簡稱「十大邪術」,全名叫作「南洋十大邪術」,裡面也提到很多降頭術。不過,如果真的要體會降頭術的神祕,還是要看倪匡的小說。我們今天講了兩本跟降頭有關係的小說:一本是倪匡所寫的原振俠故事,叫作《降頭》;另一本是我們今天「衛斯理書齋」所講到的這本,叫作《鬼混》,它是用降頭術讓一個人能夠修煉成人和鬼的混合體。剛剛提到,降頭術的大本營是在泰國,所以說,《鬼混》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是在泰國所發生的故事。不過,好玩的是,倪匡從頭到尾幾乎都沒有寫到泰國,因為他總覺得人名、地名要稍微做一點保留,讀者讀起來才會更有趣味。但是泰國還是呼之欲出的。這個故事一開始的時候也滿有趣的,是衛斯理的一個好朋友,他的忘年之交,之前我們在「衛斯理書齋」講過很多次,叫作溫寶裕,溫寶裕這個小朋友跟他媽媽去泰國旅行時,發生了這段故事,後來當然變成一個驚天動地的事件,但是一開始的起因,只是他們兩個人去泰國,去作觀光旅行。接下來的時間,我想講一講裡邊最有趣的就是,這本書的重頭戲、整個故事的主角,是溫寶裕,而不是衛斯理,衛斯理在這本書裡邊,嚴格說來大概只能算是第二男主角,因為倪匡覺得他的讀者越來越年輕,總要創造一些年輕的角色,讓年輕的讀者來認同,溫寶裕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個。有些朋友或許是第一次聽我們的廣播,我們有需要介紹一下溫寶裕他的名字,溫是三點水溫度的「溫」,寶是寶貝的「寶」,裕是充裕的「裕」。

梅:這要說明一下,不然我們會想到是紅樓裡的賈寶玉。

葉:對。有意思的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竟然真的想到了《紅樓夢》裡,賈寶玉其中的一段故事,叫作〈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梅:喔……呵……

葉:我把這本書《鬼混》叫作《溫寶裕初試雲雨情》,因為溫寶裕在這本書裡,根據我的考據,差不多十八歲,他認識衛斯理的時候才十二、三歲,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一個青年人了,十八歲。在這本書裡,他認識了他的女朋友以及後來的未婚妻,名字很有趣,叫作藍絲;藍色的絲帶那個「藍絲」。倪匡取名字都是有些玄機的,以後我們慢慢來分析。兩個人一見鍾情,後來果然就初試雲雨情,但是絕對不能用偷嚐禁果來形容,因為他們是被迫初試雲雨情的,因為降頭術的關係,讓他們兩個不得不做出這樣勇敢的犧牲。倪匡這段描寫得非常精彩,把溫寶裕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基本上,溫寶裕雖然講話有點誇張,但是他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人,絕對不會隨便占女生的便宜,可是情勢又讓他不得不初試雲雨情,這點的話,我一定不能講,一定要讓大家自己去看,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味道。

梅:是。真不可思議,這種事情怎麼可以強迫呢?

葉:其實不是強迫,而是勢在必行,可以這樣講,如果真的是強迫,那倪匡也就不是倪匡了,呵……

梅:噯!這就他的意思,所以,我們就必須看倪匡怎麼樣讓它在情理之中。

葉:對,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外,但是絕對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好玩的是,溫寶裕跟他女朋友藍絲的年紀,也搭配得剛剛好。倪匡在小說裡面說:

  「藍絲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

跟我考據出來溫寶裕的年紀剛好搭配,溫寶裕那時候是十八歲。

梅:怪不得你會想到紅樓。

葉:對呀,呵……

梅:呵……連年齡都差不多喔。

葉:嗯。

梅:是,這個就是今天跟大家介紹的一個衛斯理故事,應該說是倪匡所寫的衛斯理為主角的故事。

葉:對,我們「衛斯理書齋」要把衛斯理的一百四十五個故事,一個個介紹。之前平均都是每一個星期介紹一個故事,將來是不是還是這樣子,我會跟梅姊繼續協調,因為我們搬家了,所以說,有很多東西都是嶄新的嘗試,我們會且戰且走,總是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我們的聽眾朋友。

梅:我們也希望舊雨新知能夠把您收聽之後的感想告訴我們,如果您是第一次收聽,我可以說,其實你是參與葉李華的整理倪匡作品再創作過程的。倪匡作品這樣的一個梗概,要怎麼樣把它變成是有限的、縮短的文字?而在這個文字重新再創作的過程當中,還要有新的故事包在裡邊。各位朋友,如果您是葉李華,你要來改寫,您會怎麼寫呀?如果您有興趣的話,不妨也用你自己的版本來寫寫看,等葉李華新書集結成冊之後,你再看那個時候他會是怎麼寫的,說不定你們兩個還會有惺惺相惜,我心戚戚之感,也說不定喔!

葉:我是非常歡迎讀者或者聽眾寫信給我。不管是讀者或聽眾的意見,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梅: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告一個段落,聽眾朋友您願意來參與我們這樣子的一個贈書活動嗎?很簡單,只要把葉李華集結成冊的「衛斯理回憶錄」這些小說書名寫出來就可以了,第一冊是什麼?第二冊是什麼?即將出版的第三冊是什麼?寫到台北市信義路一段三號文化大樓五樓漢聲電台梅少文收;梅花的「梅」,少年的「少」,文章的「文」,到這個星期五截止收件。好,謝謝葉李華。

葉:謝謝梅姊,也謝謝大家。

梅:各位朋友,也感謝您的收聽,我是梅少文,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