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6年12月31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海峽兩岸愛好文藝的朋友您早,還有人在電話線那頭,「衛斯理書齋」單元主講人,交通大學科幻中心的主任葉李華、葉教授您早。
葉:梅姊早,各位聽眾大家早安。
梅:今天聽「文藝橋」節目片頭,格外有一種濃濃的依依之情,說著說著已經是歲末年底三十一號。
葉:剛好最後一天。
梅:最後一天的清晨喔,必須跟聽眾朋友說,這絕非所謂的背叛。
葉:呵……說得好。
梅:真的是。整個電台的節目有一些新的規畫,對於長年經營「文藝橋」這個節目的我來說,也希望能夠在不同的時段,服務不同的聽眾,讓不同時段容易聽到節目的聽眾朋友,也能夠品嘗文藝搭的這個橋所提供的精彩內容。徵得葉李華、葉教授的同意,我們要搬家了。
葉:喬遷誌喜,呵……
梅:是,應該說是喬遷誌喜,謝謝葉李華願意陪著我一起去服務夜間可以收聽節目的聽眾。
葉:對。
梅:我們變成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帶狀播出的時間,每天晚上十點到十一點。我可能一邊上網一邊收聽的聽眾比較多。
葉:不知道耶。
梅:我們就試試看吧,也希望這個時間聽我們節目的聽眾朋友,能夠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我會盡量開發網路收聽,包括我個人的部落格。當然葉李華、葉教授在這個部分已經經營得非常好,聽眾朋友先上葉教授網頁的話,應該可以有非常好、非常快速的相關資訊。
葉:所以我們就正式宣布一下,從明年開始,也就是從下星期開始,「衛斯理書齋」要搬到另外一個時段去了。
梅:對,就是週一到週五晚上十點到十一點的時段。到底是哪一天?我先賣個小關子呵……,請聽眾朋友鎖定這個時段喔。
葉:也就是說,梅姊要害得我們的忠實聽眾,至少要在第一個星期,連續收聽五天才能夠確定。
梅:不會不會,我沒有這個意思,我當然希望每天都能夠有「文藝橋」的聽眾朋友一起陪著我們度過,看看我們是用怎麼樣的方式經營那個時段。
葉:對,有道理。
梅:如果聽眾朋友想要知道最正確的消息,你可以上葉李華的網頁。他的消息最靈通,一定會在之前告訴你。
葉:好的。
梅:好,那就開始囉。
葉:沒問題。
梅:提到《背叛》,我也是掠人之美,因為今天的主角就是倪匡的《背叛》這篇小說。
葉:所以我才說梅姊說得真好,我們上次已經預告過,今天要談的就是《背叛》這個故事,然後我還稍微透露了一下,這個故事可以跟「斷背山」──李安的電影「斷背山」作個比較,而且很巧的是,剛好兩個故事裡邊都有一個「背」字。提到「斷背山」,大家都會想到男同性戀的故事,沒錯,《背叛》這個故事講的也是男同性戀,不過倪匡《背叛》這個故事裡邊的男同性戀,比「斷背山」還要稍許複雜,因為它是三個男生的三角戀愛故事。倪匡很少寫同性戀,不管是男同性戀或者女同性戀。不過倪匡對於同性戀這個現象跟行為相當了解,而且,這本書是寫在一九八八年,幾乎二十年以前,當時華人對於同性戀,一般來說,還是一知半解,但是倪匡就已經寫得非常深入了。倪匡在一九八八年四月份寫完,我是在當年七、八月的時候第一次看這本書,感覺到非常驚喜,因為這又是倪匡一個求新求變的突破,而且這本書的文字也很精彩、很有魅力,所以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就在我心目中把這本書打了很高的分數。現在回顧起來,衛斯理的一百四十五個故事裡邊,這本書也絕對可以排在前十名之間。等一下我們就要好好地分析一下《背叛》這本書。
梅:是,真是不簡單,在他那麼多的作品裡邊排到前十名。講到這裡,我想我們就依照我們電台現在的風格取向,對於聽眾朋友來講也是換換耳音,我們邊說邊聽音樂。既然講到「斷背山」,我們就來聽「斷背山」的音樂吧。
(音樂)
梅:緊接著「斷背山」這部電影的序曲之後,我們要揭開今天小說《背叛》的序曲了。
葉:好的。我在第一次看《背叛》這本書,看到倪匡寫的序言時,我就知道倪匡當初在創作這本書時可能心情不太好。因為倪匡很有意思,他寫故事可以把你唬得一楞一楞的,但是如果他要直接跟讀者對話,不管是用散文方式、用雜文方式,或者是用一本書自序方式,他絕對不會扭曲或者賣關子,他一定講他自己內心真實的心裡狀態。這篇就是這樣。或許我應該唸一唸,因為這個自序寫得實在很特殊,值得花一點時間來唸一下。他說:
「《背叛》這個故事,特別之至──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的獨特之處,可是這一個,就像在敘述故事時常用的一句話一樣:在這以前,從來沒有那樣特別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樁背叛事件,而且,人物的行為,涉及同性戀。故事一直在種種假設之中展開,疑點只有一個:為什麼要背叛。
結果,疑點有了答案,極簡單,看了就知道。
這個故事,當然是一個幻想故事,乍看和『科學』幾乎扯不上關係。可是心理學,是一門十分深奧的科學,自然可以稱為『科幻小說』。
被背叛是極痛苦的事。
可是如果想一想,背叛者總有他的理由,也就會像甘鐵生一樣,痛苦會消失無蹤。」
我插一句話,甘鐵生是裡邊的主角。最後還有兩小段:
「真會嗎?
騙你的,因為我試過了,呵……沒有用,呵……有一點很容易明白:不要對人太好,或者是說,不需要對人太好,不必對人太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心裡邊會想什麼!」
這是他在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六號所寫的,在簽名之後還有三小段,告訴讀者說他為什麼心情那麼不好,這部份我想就請聽眾朋友自己去看。這本書的開頭也很有意思,寫得很像是一篇散文,我也很快地唸一下:
「背叛,是地球人的一種行為。
背叛這種行為,是表現地球人性格的典型。
背叛,在其他地球生物行為中找不到。
背叛是不是在外星生物中也有呢?不得而知。
背叛是一種極壞、極賤、極卑鄙、極下流、極可恥、極無情、極殘酷、極可怕的行為。」
呵……倪匡的散文寫得很精彩。
梅:真的精彩,他疊上去的氣勢讓你可以好像感覺到他的聲音越來越大。
葉:對。
梅:越來越急促,越來越憤怒。
葉:我只是稍微唸序跟前面一點點,大家就可以感受得到這本書真的跟其他的衛斯理小說非常不一樣。
梅:嗯。
葉:即使是從文學角度來看,這本書也不遑多讓。至少有兩點我非常激賞,第一點是我說過,倪匡一直在求新求變,竟然無意之中,因為倪匡說他都是渾然天成的,所以我只能說是無意之中,把《背叛》這本書寫成了「後設小說」,也就是中國大陸所謂的「元小說」。為什麼說它是後設小說呢?因為它是小說裡面有小說,主題故事是在小說中的小說裡邊發展出來的,但是發展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小說中的小說這個故事是真的,所以又跟這篇小說的真實人物發生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梅:真是。
葉:到最後又跳出來,也就是說,兩個不同的層次融合在一起了。
梅:是,融合得天衣無縫。
葉:對,這一點讓我們想到了另外一個比較類似的手法;我只能說是類似,因為絕對不是雷同,那就是我們之前講過,而且一再強調過最精彩的一本書,衛斯理的《黃金故事》。《黃金故事》這個故事一開始的時候,是發生在一個錄影帶裡邊。
梅:是。
葉:但是看著看著錄影帶,才發現這個錄影帶裡邊的故事好像不是拍電影,好像是一個真實的紀錄,然後又從這個故事裡邊的故事跳出來,跟故事中的人物衛斯理、白素發生了關係,就融合在一起。我們勉強可以說,兩者的手法有一些類似,但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梅:是。
葉:我說過,倪匡一再強調他是渾然天成的。
梅:是。
葉:所以這是我事後分析得出來的一些心得。另外就是,這本小說的筆法也非常特殊,我剛才唸了一下,大家至少有點感覺了,通篇的文字都非常地鏗鏘有力。
梅:嗯。
葉:比如說它在後面有一大段的內心獨白,我覺得寫得真有第一流的文學水準,呵……
梅:哇!既然是這樣子的話,我們……
葉:絕對不是通俗小說而已。
梅:喔。
葉:因為我在一九八八年第一次看《背叛》的時候,那段時間我對於意識流小說特別有興趣,雖然看不懂愛爾蘭最有名小說家James Joyce喬伊斯小說的原文,但是翻譯本我都看了,呵……。
梅:是。
葉:剛好可以兩相對照,喬伊斯大概是用內心獨白用得最爐火純青的一個人。
梅:是。
葉:這兩者給了我很類似的感覺。
梅:我覺得獨白對於所有的創作者來講,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很能試試身手;對於演員來說,你看莎翁裡邊的劇中人,也常常有一大段的獨白,對不對?
葉:對。
梅:寫得過癮,演得也要過癮哪。
葉:呵……那要有功力才行。
梅:對,都得要有點功力。當然葉李華、葉教授,我想你這麼欣賞,你唸也有唸出來的功力,我看這樣好了,我們就抒情一點,再放一小段音樂,之後就洗耳恭聽葉李華的獨白。
(音樂)
「他一直睜著眼,在他的眼前,不知有一隻什麼樣子的甲蟲,慢慢爬過,甲蟲像是爬在他的心上,那種爬搔,令得他心頭空空蕩蕩,想找點地方靠一靠,可是靠向什麼所在呢?靠向他?還是靠向他?」
我插一句,這是三角戀愛,所以,一個人的獨白講到的是另外兩個人,所以是『靠向他?還是靠向他?』所以第一個他跟第二個他是不一樣的。」
梅:不一樣。
葉:好,咱們繼續:
「他在這時,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伏在曠野上,應該是他,或者是他,不應該是他,當然也可以是他……」
我再插一句話,這邊因為是三角戀愛,所以說是滿複雜的,我們有點斷章取義,可能大家……
梅:不會,其實我跟你講,你唸得很好,因為你那個他跟他就有方向感。
葉:喔,呵……好,那我們繼續。
梅:繼續。
葉:「他是想到了他會犧牲而替代他的,還是想到了他會犧牲而替代他呢?他自己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連他和他和他之間的許許多多的事情,究竟如何發生的,他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是,發生的,全發生了。」
好,我們利用時間,就唸到這裡。
梅:好。
葉:看文字的時候會有一些震撼,因為這三個他通通是男生的他,呵……
梅:哎喲……真難耶,但是一看就懂了。
葉:一下就懂了,我說過,這是我們的斷章取義。
梅:是。
葉:可是倪匡在寫這個小說的時候,真的是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地把故事講進去,絕對不會有混亂的感覺。
梅:是,條理很清楚,跟著他的脈絡走,你就覺得自己很聰明,因為你很容易就看懂了。
葉:我必須強調一件事就是,我在一九八八年當時,唯一沒有看懂的就是他故事的大時代背景,當然是國共內戰,可是,我不知道他故事裡邊所講的戰爭場面是真的還是假的。
梅:嗯。
葉:直到十幾年之後,就是去年、二○○五年暑假的時候,倪匡才親口告訴我說,這段戰役是真的,因為倪匡對國共內戰非常熟悉,他取了其中的一小段。他跟我講了這個戰役的名字,我真的是楞在那邊了,因為我對國共內戰也稍微涉獵過一點,但是我所知道的都是那些比較大的戰役,比如說當初的淮海戰役諸如此類那種非常非常大的戰役,但是倪匡所講的這個是所謂的中型戰役。
梅:嗯。
葉:後來我當然上網查到了,這一定要跟我們的聽眾朋友來分享一下。這個戰役叫作「孟良固」,孟是孟子的「孟」,良是優良的「良」,固是堅固的「固」。孟良固戰役非常有名,它是一九四七年,也就是民國三十六年時的一場戰役。
梅:是。
葉:是共軍打勝了,陳毅元帥打敗了國軍七十四師。
梅:是。
葉:倪匡就把故事背景跟真實戰史結合。
梅:喔……
葉:他的故事是怎麼講的?為什麼國民黨軍隊會打敗,共產黨軍隊會打勝?其實是因為國民黨軍隊裡邊有一個人背叛了,呵……
梅:喔……
葉:就跟他《背叛》的主題……
梅:就結合了。
葉:噯,合在一起了,但是整個故事抽絲剝繭一直在探討的就是,為什麼其中有一個人會背叛?明明是一個非常非常忠貞的軍人,他為什麼會背叛?到最後,答案讓所有的讀者大吃一驚,因為,倪匡講過,我剛才也唸過了:
「結果,疑點有了答案,極簡單……」
簡單到了不能再簡單的地步,所以這是一個反高潮方式的結局,因為絕對沒有外星人,呵……
梅:反正就是沒有外星人的結局比較容易是好的。
葉:對,中間過程中,當然他們也在猜到底是怎麼回事?找到答案之後,才發現跟他們猜的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梅:大出意料之外。
葉:可以這樣子講,但是也不是非常驚天動地的答案,所以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它算是一個反高潮,但還是非常合情合理。
梅:你說的反高潮就是其實並不高潮啊?
葉:對,還是有一些震撼力量,但是不是那種驚天動地的答案,呵……。如果還有一些時間,我想把倪匡所寫過的其他類似國共內戰的故事,也作一個回顧跟比較。
梅:好啊,我們要不要再聽一段音樂後,再告訴大家?
葉:好的。
(音樂)
葉:倪匡最早的時候寫武俠小說,但是他在寫武俠小說之後,又開始設法寫各種類型的小說,包括民初類型的小說他也寫了不少。這些民國初年俠義小說裡邊,難免會有軍閥或者國共內戰,這方面筆法跟一般的傳統武俠小說不一樣,但是倪匡寫來還是很得心應手。《背叛》這本書當然已經是登峰造極的,但是在此之前,倪匡還寫過另外一本短篇小說,倪匡自己也非常喜歡,跟我提過很多次,題目叫作《黃土》,我也很喜歡。
梅:嗯。
葉:《黃土》講的也是內戰故事,只是那個內戰不太明顯,所以看不出來到底是國共內戰還是軍閥內戰。這是倪匡中短篇武俠小說裡邊其中一篇。
梅:是。
葉:不難找到,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
梅:好,找《黃土》。
葉:對,在衛斯理系列裡邊,我們之前最早講少年衛斯理時,其實也有一段,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因為重點沒有放在哪邊,所以沒有講到。少年衛斯理故事到比較後面的時候,也提到了一些內戰的過程。裡邊很有意思,有兩個將軍攜手並肩,叫作況志強跟祝志強,兩個人的名字都一樣,只是姓不一樣。姓其實也很接近,一個姓況,一個姓祝,祝福的「祝」。
梅:是。
葉:這剛好呼應到《背叛》這本書裡邊,因為《背叛》這本書裡邊的兩個主角,名字也一樣,都叫鐵生,只是一個姓甘,甘草的「甘」,一個姓方。所以一個是甘鐵生,一個是方鐵生,呵……
梅:方鐵生,呵……
葉:這就有一些不謀而合、很有趣的地方。
梅:是,我覺得倪匡真的非常精彩,我們常常看他的故事精彩而忽略了他的小說寫作技巧。在這篇裡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技巧。
葉:對。
梅:非常容易彰顯出來,而他的周邊知識、常識跟閱歷見聞的豐富,也可以從這裡看得到。他只要用到的時候,他都會……
葉:旁徵博引。
梅:旁徵博引,一定是博覽群書,而且還關心當時的時事,才能夠寫得出來喔。
葉:對。
梅:博古通今。他好像是屬於這個類型的。
葉:對,所以我就覺得倪匡小說值得一讀再讀。
梅:是的。
葉:每次讀的話,都有不同的樂趣。
梅:好,今天到此為止,我們在這裡要跟「文藝橋」的聽眾朋友鄭重地道別。葉李華你也要跟大家道別,不過呢,我們期待週一到週五晚上十點到十一點的時段,能夠在空中跟「文藝橋」的朋友再度相聚,因為葉李華會在晚上等著您。
葉:對。
梅:好。
葉:我們的「文藝橋」結束了,但是我們的書齋還沒有結束。
梅:還要繼續。
葉:下星期我們要講的是《鬼混》,一個很有趣的書名。
梅:哎喲!太好玩了,我們晚上也不敢鬼混哪,呵……好,謝謝葉李華。
葉:謝謝梅姊,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