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6年11月12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各位愛好文藝的朋友您早,還有在電話線那頭,也就是我們節目第一個單元「衛斯理書齋」的主講人──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你早。
葉:梅姊早,各位聽眾大家早安。
梅:怎麼樣?你好吧?
葉:今天特別興奮。
梅:好,我知道你很興奮,但是,我想有另外一件事情你也應該覺得很欣慰。聽說您最近伏案在整理你的舊作,怎麼樣?好像已經接近尾聲了。
葉:可以這樣說,我過去在美國的時候,曾經翻譯過很多艾西莫夫的西方科幻小說,在台灣本來已經絕版,現在總算又可以重見天日了。總共有兩個系列:一個叫作基地系列,一個叫作帝國系列。基地系列特別龐大,總共七本。花了兩年的時間才陸陸續續重新修訂一遍,我想既然是十年前的舊作,我無論如何這十年之間,文字功力……
梅:一定有更多的長進。
葉:總要有些長進,所以我又求好心切,多花點時間,很累很累,不過很值得。很多讀者千呼萬喚,叫我一定要把基地系列盡快出來,現在終於可以跟大家交差了,十二月底的時候,基地系列的最後一本已經可以出版了。
梅:哎喲,太好了。
葉:帝國系列因為比較簡單,所以在暑假前後已經陸陸續續完成版本,而且也出版了。
梅:好,所以大家如果有興趣,應該可以在書店找得到。
葉:非常容易找得到。
梅:是。
葉:換句話說,從現在開始,我就可以專心來寫《衛斯理回憶錄》,呵……
梅:我們一直覺得你很專心在寫,想不到還會有餘力去做另外的事情。專心的時候,有的時候也需要有一些調劑喔。
葉:嗯。
梅:你是用你自己以前的作品來作調劑,實在是太享受了。我們在整理自己以前舊東西的時候,整理的過程就很開心,看著以前舊的筆記本什麼的,哇!隻字片語就會回憶起當時的自己。
葉:真的是這樣子。
梅:過程當中你的英文是大有精進嗎?你本來就很棒啊。
葉:應該說中文進步比較多,因為回到台灣之後,英文大概就還是維持那個水準。
梅:哎喲……真的對你肅然起敬。好,我們趕快回頭來說說今天你很興奮的這個故事。
葉:我們上次已經預報過,等了很久,終於可以講到《黃金故事》這本書。我自己在二十年前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感覺到這本書實在太精彩,倪匡好像從來沒有寫過這麼精彩的科幻小說。後來就一直想分析他裡邊的技巧,為什麼會那麼精彩,十年前回到台灣之後,做了很多演講,開了很多課,常常會做一些民意調查,沒想到,很多倪匡迷的看法跟我不謀而合,在他們心目中,最精彩的一本衛斯理小說都是《黃金故事》。但是倪匡自己怎麼說呢?我來唸一段倪匡在《黃金故事》序言裡邊的說法。
梅:好。
葉:倪匡說:
「常常被人家問:衛斯理的故事那麼多,你自己最喜歡哪一個?」
倪匡說:當然是每一本都喜歡。可是,如果問的人說:你一定要挑一本不可。我就會回答《尋夢》。如果要再問下去,我會補充說:《黃金故事》也一樣喜歡。所以,隱隱然地倪匡把它排在他心目中的第二名,可是,我會把它排在我心目中的第一名。為什麼呢?因為《尋夢》基本上還是比較接近衛斯理通常的調性;可是,《黃金故事》卻是異軍突起。異軍突起有兩方面:一方面它是倪匡重新喚回他的武俠小說功力跟精神,把武俠情節跟科幻因素結合得天衣無縫,要有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才能夠做到這樣子。我自己真的是望塵莫及,呵……。另一方面是,倪匡寫了那麼精彩的武俠科幻小說,竟然還行有餘力在這本小說裡邊,開了許多的玩笑。什麼玩笑呢?我們再請倪匡現身說法,倪匡這樣說的:
「黃金故事在寫作上很有些遊戲筆法,比如說在根本沒有需要的情況之下,還加了大量的實用科學名詞,讀者諸君一定可以注意到這一點。有些人認為科幻小說裡邊,少不了大量科學事實。但是,我就故意要跟他們這些人開開玩笑。」
也就是說,倪匡認為,小說就是小說,能放多少知識就放多少知識,千萬不要刻意。可是,偏偏有人就刻意在小說裡邊,尤其是科幻小說裡邊,放很多倪匡所謂的「實用科學的名詞」,或者「實用科學的知識」,倪匡很不以為然,但是,他偏偏要在這本小說裡邊開開玩笑,所以也放了很多。即使如此,仍然不會阻礙閱讀的流暢性跟樂趣,所以我才說,這真是他的文字功力爐火純青之作。等一下我們一定要唸幾段請各位聽眾來欣賞一下。
梅:好,不過在沒有欣賞之前,我們先欣賞歌曲。
(音樂)
梅:現在可以啦。
葉:好的,我就直接先唸一段倪匡的精彩文字,這是書裡邊一開始的,大家聽聽看,像什麼樣子的小說?
「月黑風高,大約有二十個人,一色黑布包頭,黑羊皮緊襖,結著綁腿,穿著快鞋,在灘上疾走。
灘,是江灘。江,是金沙江。」
多麼像武俠小說,這是他的開場。
梅:呵……對,太有味道了。
葉:可是,他接下來就敘述這二十個人要幹什麼,事實上是為了要爭奪淘金的地盤。既然講到了金子,就開始了:
「黃金!」
然後換一段,也就是說,這行字只有「黃金」兩個字。好,請大家注意聽:
「這種自古以來就引起不知多少爭掠搶奪,引起了不知多少紛爭糾纏,幾乎把人性醜惡的一面全都引發出來的礦物,週期表中是第一類副族化學元素,原子序七十九,攝氏二十度的時候比重十九點三二,熔點是攝氏一○六四點四三度,有著許多其他物質所沒有的特性。」
倪匡後來就哈哈大笑說:全部都是從辭典裡邊抄出來的。也就是說,這時候忽然筆鋒一轉,板起臉孔來說教,呵……在這本小說裡邊充滿了這樣子的文字。
梅:嗯。
葉:讓大家忽冷忽熱。
梅:嗯。
葉:下面還有一段最精彩的,我每一次在上課的時候都一定會提到,甚至都會請同學來唸一遍,也就是說他們在決鬥的時候,事實上不是二十個人,是六十個人,因為他們分三組人馬。可是,如果有其中任何一組人馬贏了,是不是就代表他們可以搶奪這個江灘淘金的權利了?其實不對,他們的遊戲規則是這樣子的:六十個人一定要殺到只剩最後一個人,看最後這一個人屬於哪一個幫派。也就是說,即使是其中一個幫派贏了,他們彼此還必須要殺到只剩最後一個人,那麼殘忍的遊戲規則。
梅:是。
葉:好,大家聽聽看有多麼殘忍:
「閃電似的一刀。」
換一段:
「他的上半身,比閃電還快地脫離了攻擊的範圍,可是地心吸引力卻使他的雙腳,比閃電略慢一點離開。」
也就是說,一刀把那個人的雙腳給砍斷了,可是他的雙腳還暫時地留在那個原地一下。下面這段就最精彩了:
「刀風倏然,利刃割破了皮膚,利刃切開了肌肉,利刃割斷了神經和血管,利刃削斷了骨骼。」
我這樣子唸是完全簡化了唸,為什麼呢?因為倪匡在「利刃劃破了皮膚」後面有一個括弧,括弧怎麼寫的呢?
「表皮的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和生髮層……」
還有……
「真皮的結締組織和脂肪層。」
梅:呵……
葉:呵……告訴我們說,皮膚不是那麼容易切破的,還要一層一層像解剖一樣下去。那個「利刃切開了肌肉」後面還有括弧:
「平滑肌、骨骼肌、肌膜、肌纖維。」
最後那個「利刃切斷了骨骼」還有括弧:
「骨膜、骨密質、骨鬆質、骨髓膜。」
不過後來有同學跟我說:老師,倪匡抄錯了一點,平滑肌好像只有心臟那邊才有。呵……
梅:哎喲,這倪匡實在太可愛,呵……
葉:呵……。
梅:這也看他寫作功力,而且我覺得他的幽默感不時出現。
葉:真的。下面一段,就又比較像傳統武俠小說了:
「於是,他的右小腿,在膝蓋以下約一掌處,斷了下來。然而那一刀餘勢未盡,又在他的左小腿同樣的部位上,重演了一次,重演的結果十分正常,他的左小腿,也切開了他的身體。」
這一段就沒有賣弄科學知識,但是緊接著下來又有了:
「他的那一雙斷腿,仍然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點──重心,未曾離開物體底部的面積之外,物體是不會跌倒的。」
呵……這是賣弄物理學知識。
「所以,他的一雙斷腿,仍然直立著,奇詭而固執地直立著,血在溢出來,看起來像是滿溢了的兩大杯血紅色的酒一樣。」
大家可以想像那個畫面來。
梅:是,所以這個實在很適合拍電影。
葉:真的很適合,之前曾經有一個製片人問我說:你跟倪匡那麼熟,你知不知道倪匡的衛斯理有哪一些適合拍電影?我不假思索立刻就說:《黃金故事》。
梅:《黃金故事》。
葉:他真的從頭到尾看完《黃金故事》,還很有興趣想拍。最後關頭竟然打了退堂鼓,我好失望。
梅:嗯,他有沒有說理由?為什麼不敢拍了?
葉:不知道,因為我跟他也沒有多麼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就跟倪匡報告了這件事情,倪匡怎麼講呢?倪匡說:沒錯,的確很適合拍。不過,拍《黃金故事》根本不需要衛斯理出馬,可以把所有的衛斯理情節通通刪掉,故事仍然很精彩。呵……
梅:對。
葉:他對他的作品就是那麼有信心,就是說,這個故事的背景講到金沙江的幫會,你爭我奪,講到人性多麼醜惡,就足以震撼人心了。
梅:對。
葉:所以我們在此也呼籲一下,據我所知,倪匡說他有一些衛斯理的版權已經賣出去了,但是……
梅:這個還沒有。
葉:《黃金故事》還沒有拍過電影,還是待價而沽。
梅:哇!太好了。我想,拍電影的人都覺得有劇本荒,能夠找到好的劇本是最棒的,這麼好的故事,我覺得它裡邊的細部描述,現在的電影科技,可以大大地發揮。
葉:對。
梅:玩得可開心的呢。
葉:剛才講的那個一刀劃過去,幾乎是在上解剖課,現在用電腦動畫都可以畫出來了。
梅:就是嘛。
葉:我們之前介紹過一個好萊塢影集,叫作「犯罪現場」,是一個類似推理的劇集。它每次談到人體怎麼樣受傷,怎麼樣殺死一個人,子彈怎麼樣貫穿人體的時候,立刻就用電腦動畫呈現。
梅:就是嘛,這很有意思的。
葉:是啊。
梅:可以大大發揮。好,我們繼續講。
葉:所以我相信總有一天,這部《黃金故事》一定會搬上大螢幕的。
梅:是,因為它是很好的題材。
葉:噯。
梅:在《黃金故事》裡邊,除了他的寫作技巧這麼精彩,有這麼多的畫面可以讓導演去發揮,其實讀者也可以不要透過導演,你在你的心裡這麼想,畫面通通都呈現了。
葉:真的是這樣子,我記憶非常深刻,我是在服兵役的某一天晚上,拿到這本新書之後,迫不急待、一口氣花了大概三個多鐘頭看完的。我看書通常看得很快,但是倪匡的小說捨不得看那麼快,還故意看慢一點。
梅:我很相信你這樣說的話,碰到真的精彩的捨不得看完。
葉:看到一半,我真覺得自己神遊物外了,我從寢室出來,看到其他那些一起服兵役的同袍,我說:你們還在這裡啊?我覺得我自己好像到了金沙江去了。
梅:呵……今夕何夕。
葉:真的有那種感覺,他真的可以用文字把你帶到另外一個世界。
梅:引人入勝,真的是引人入勝。
葉:而且當你把書放下來的時候……
梅:你好像還在那個情境。
葉:好像還在那個情境裡面。很多人看《紅樓夢》就有這種感覺。
梅:沒錯。好,我們用歌樂稍微調整一下我們的情緒吧。
葉:好的。
梅:這可是外面聽不到的喔,這是魏海敏她用「春江花月夜」國樂當配樂,在我們的節目裡錄下來的一段吟唱。
葉:太好了。
(音樂)
梅:好,《黃金故事》既然是葉李華最喜歡的故事,當然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部分,它的武俠氣質我們剛剛已經說過了,還有呢?
葉:還有就是它的小說技巧也好得不得了。
梅:嗯。
葉:通常我們都說衛斯理的故事是第一人稱,是發生在衛斯理身邊,或者是有人找衛斯理轉述這個故事。偏偏這個故事不是這樣子,這個故事的第一章從頭到尾都是寫民國初年,在金沙江搶奪地盤的一場大廝殺,衛斯理完全沒有出現。所以大家根本不曉得倪匡到底是賣什麼關子?或者是葫蘆裡賣什麼藥?好像倪匡竟然突然間改用第三人稱來寫一個民初武俠故事,衛斯理不見了。
梅:嗯。
葉:看著看著,第一章快要結束的時候,突然之間暫停,畫面整個停住了。怎麼回事呢?原來是衛斯理在看一卷錄影帶,呵……這是一個……
梅:呵……非常戲劇化。
葉:非常神祕的錄影帶,寄到衛斯理那邊去。
梅:嗯。
葉:衛斯理在看錄影帶。一開始的時候就賣弄了這樣子的玄虛,緊接著開始討論,這卷錄影帶到底是什麼人送來的?什麼人拍的?為什麼拍這個武俠小說拍得那麼精彩?
梅:嗯。
葉:好像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導演。他們怎麼看都看不出那些武打明星,那些招式都看不出來破綻,那些特效也看不出來。
梅:嗯。
葉:到最後,竟然請了衛斯理的岳父,也就是武功蓋世的白老大出馬。
梅:嗯。
葉:白老大出馬之後,越看越投入。
梅:嗯。
葉:一眼就看出來,六十個人裡邊,大概只有這個會贏,因為他的動作最好。
梅:嗯。
葉:結果,果然那個人贏了。
梅:嗯。
葉:他們最後結論是說,這好像不是電影,好像是一段真實的史實。可是問題是,民國初年,民國二十幾年的時候,怎麼會有人在金沙江偷偷拍攝了那麼精彩,或者說那麼慘烈的畫面?
梅:嗯。
葉:這個就大有玄機了。
梅:是。
葉:這個玄機我就抱歉不講了,大家一定要自己看。
梅:嗯,所以它的小說情節也描述得非常精彩。
葉:對,而且用一個很有趣的小說技巧包裝。
梅:嗯。
葉:倪匡總是說,他的這些小說技巧都是渾然天成的,可是仔細分析,就好玩得不得了。
梅:是的,所以它是拍電影最佳的題材。
葉:可以這樣說。今天既然提到電影,就先跟大家報告一下倪匡的編劇功力有多深厚。倪匡很得意地說,最近因為邵氏把舊的電影版權都賣出來,所以,有另外一家公司,已經出版發行了很多很多部邵氏舊的電影。我們在很多的影音店,或者一些大賣場,都可以看得到,一系列的,它的系列名稱叫作「邵氏經典風華再現」。
梅:嗯。
葉:很多我小時候看的電影,現在都有光碟版了,可以重溫舊夢。
梅:是。
葉:倪匡說,他們預計要出六百多部,其中有兩百九十幾部是倪匡編劇的。
梅:哇……差不多三分……
葉:幾乎占了一半。
梅:對,幾乎一半。
葉:所以倪匡很得意。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麼我會對倪匡那麼著迷,原來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就帶我看了很多倪匡編劇的電影,比如說,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很早以前的邵氏經典武俠電影,「影子神鞭」、「十三太保」都是他編劇的。
梅:喔……
葉:倪匡自己最喜歡的一部他所編的武俠劇,倒是「刺馬」,那是稍微後面一點的。
梅:是。
葉:現在談這個,絕對不會逗得大家心癢癢的,因為都可以看得到。
梅:很容易。
葉:我自己現在每次陪我太太去大賣場買菜的時候,就去找找看,看還有沒有漏網之魚。
梅:嗯。
葉:也就是說,倪匡編劇的這些邵氏電影,還有沒有我沒收集到的。
梅:好,我們節目所剩下的時間,不知道葉李華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葉:還要補充的就是,倪匡他說,在邵氏拍了兩百九十幾部,在台灣獨立片商還有其他好幾部,還有邵氏跟他買了劇本沒有拍的,也有將近一百部,加起來,有四、五百部劇本。
梅:還有四、五百部劇本。
葉:總共。
梅:總共四、五百部。
葉:倪匡說,他應該是世界紀錄,一個編劇竟然能編出四、五百部電影的劇本,不管說是拍了沒拍。
梅:是。
葉:其中最重要的一、兩部應該是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門」。
梅:這個也是倪匡的喔?
葉:對,不過倪匡說,當時他是邵氏的特約編劇,理論上來說是不應該幫別人。
梅:喔。
葉:所以在「精武門」裡沒有他的名字。
梅:喔。
葉:不過明眼人都知道。
梅:嗯。
葉:現在網路上面,也都在倪匡的編劇清單裡,列出「唐山大兄」跟「精武門」。
梅:喔。
葉:當倪匡第一次跟我講到「精武門」是他編劇的時候,我就立刻背了一、兩句「精武門」的對白給他聽,呵……
梅:你太厲害了。
葉:呵……
梅:所以那時候你也感覺到了?
葉:不是,那個時候倒沒有。
梅:本來就……。
葉:但是,事後整個串起來就……噯,那個民族精神的氣氛只有倪匡寫得出來,我都背得下來:「這次叫你們吃紙,下次叫你們吃玻璃,告訴你們,中國人不是病夫。」呵……
梅:呵……噯,你不是說還有倪匡的聲明要告訴大家嗎?
葉:下一次好了,我看應該沒有時間了吧。
梅:好吧,我們就預報下回的內容。
葉:好的,下一次嚴格說來也是一部武俠戲份非常濃厚的科幻小說,名字很奇怪,叫作《廢墟》。
梅:嗯。
葉:「廢墟」這兩個字就是那兩個字。
梅:是,就是我們知道的「廢墟」那兩個字。
葉:沒錯。
梅:已經荒廢的地方。
葉:沒錯。
梅:好,我們就期待下回繼續在空中跟您見面囉。謝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
葉:謝謝梅姊,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