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6年7月30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各位愛好文藝的朋友您早,星期天的此刻,歡迎您跟我一塊兒進入,由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所開闢的「空中衛斯理書齋」。我們趕快把我們的靈魂人物,也就是葉李華、葉教授請出來。葉李華您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早安。

梅:我們說了這麼久,我們覺得葉李華真的是道道地地的倪匡迷,而且是專業的倪匡迷喔,是一個學者型的倪匡迷,也是一個讀者型的倪匡迷,更是一個創意型的倪匡迷。

葉:謝謝,我現在已經把倪匡迷這個頭銜,當成我的職業了,呵……

梅:通常我們說什麼什麼迷是指,無論他說什麼你都會覺得好。可是,對葉李華好像有別解了。

葉:其實要看情形;我在做推廣的時候,當然盡量凸顯倪匡小說精彩的地方,但是當我在學校上課,或者做比較有學術氣氛演講時,我常常會板起面孔,跟我的聽眾或者同學們說,倪匡雖然在科幻寫作上面,道道地地是我的老師,可是有一句話叫作「當仁不讓於師」。也就是說,如果是學術討論,倪匡小說裡邊好的、壞的、優點、缺點都要講。我們的書齋裡邊,當然我是盡量講倪匡小說精彩的地方,但是偶爾有一些缺點,還是要稍微分析一下,我覺得這樣子才對得起我們的聽眾朋友。

梅:是,雖然角度不同,總是要據實把自己的心情通通說出來。不過,我覺得最後的結語就是「瑕不掩瑜」呀。

葉:對,就是這四個字。

梅:好,倪匡終於有一點是可以稍微用負面的方式來著墨,但是負面也有別解,我們來聽一聽葉李華怎麼說。

葉:好的,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叫作《盜墓》,盜墓賊的「盜墓」。一些有錢有勢的古代人他們死後埋葬時,很喜歡放進很多的陪葬物。這些陪葬物有一些非常值錢,所以,從很早很早的時候,一些古文明國家,不管是中國或者埃及,就出了很多的盜墓賊。盜墓文化源遠流長,一直流傳到現在。倪匡寫衛斯理的故事寫到中期、後期,對於盜墓這個現象或者這個行為,越來越有興趣。倪匡興趣在很多很多的古墓裡,都藏有一些很神祕的現象,或者一些很神祕的記載。有一些是考古學家考古不出來的,反而必須要靠這一些盜墓人把它挖掘出來。我們今天討論的《盜墓》這本書本身,嚴格說來,跟盜墓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但是這本書有一個承先啟後的作用,因為後來很多的盜墓故事,都跟這本書裡某一個主角發生了關聯。梅姊剛剛一開始的時候就說,這本書有一個小小的缺點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我們就先從這邊切入好了。這本書的這個缺點,只能在舊版看得出來,新版就完全看不出來了。我常常說,倪匡很不喜歡改原來的作品,不論是他自己的作品,或者金庸改他自己的舊作,倪匡基本上都是採取反對的立場。倪匡只有在一件事情或者一個前提之下贊成要改,那就是真的有錯誤,或者前後不一致。不管是倪匡也好、金庸也好,他們當初,因為都是寫連載小說,有一些故事太長了,連載了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以上,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比較不容易做筆記,所以會有些人物本來被殺死了,等一下又活起來了,而且完全沒有交代他怎麼活起來的,因為作者忘記他已經被殺死過一次。倪匡常常開玩笑說,常常會出現死了又活、活了又死這種情形。類似這種情節,倪匡是很贊成把它改了,以便新版能夠前後一致。我自己像梅姊說的,就是倪匡迷,我絕對不滿足只看新版,不論有多少版本我都一定要看。兩相對照之下,會非常有意思。我在舊版的《盜墓》裡,就看到一段新版裡完全沒有的。在哪裡呢?就是在開頭,開頭差不多兩、三百字。我當初看的時候就感覺到有點奇怪,為什麼舊版裡有,新版裡沒有?後來又仔細分析一下才發現,原來舊版是完全根據他當初在《明報》連載時候的文字,可說幾乎一字不改地排版。就像我說的,有一些設定在後面可能會更改,但是,因為是連載,是一天一天登出來的,你想改也改不了了,只好在正式出書的時候,或者再版的時候,再修改。我來唸一下舊版一開始的第一行字,也就是倪匡後來已經把它刪掉的、本來的設定,他是這樣寫的:

  「這個故事和以往所記述的許多故事有點不同,整個故事記述在一本日記之中,而這本日記並不是我衛斯理的日記。」

後面就又花了大概兩、三百字的篇幅,來講這個日記是多麼奇怪,然後才開始鋪陳他的故事。但是後來,倪匡發現這個日記的戲份根本不足以構成這本書的內容,所以它就逐漸地不知所終。也就是說,故事內容跟倪匡一開始的設定完全不一樣。新版一開始的時候,倪匡索性捨棄了用日記當主軸的作法,直接把舊版的前面三段通通都刪掉。大家如果看新版,就會看到《盜墓》的第一段話是:在一個仲夏的中午,我因為吃得太飽,有點昏昏欲睡的感覺。只有看舊版才會知道,在這段話之前,當初倪匡寫了三段,本來是想用一本日記當作這本書的主軸。這是一個很好玩的現象,也就是說,在他的創作過程中,他的構想不斷轉變。至於怎麼樣能夠前後一致,甚至自圓其說,這就是小說的功力。但是,偶爾也有一些後面實在也沒辦法自圓其說的,就只有等待正式出書,或者正式重新修改成新版的時候,才修訂。《盜墓》這一段,是倪匡小說裡修訂得比較多的。我們好幾個月以前也提到過的,有一本書叫作《紅月亮》,我不知道梅姊還記不記得?

梅:記得。

葉:《紅月亮》裡我特別講過,因為當初的舊版寫得太冗長了,而且衛斯理跟那群外星人的鬥爭──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第三回合、第四回合──太多了,有點重複,倪匡自己也看不下去了,就把其中某一回合的鬥爭,整個抽掉,這也是改動得比較大的地方。我覺得看兩個版本、比較兩個版本的異同,才能夠真正了解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從小說的角度來說,或許這樣子做實在是沒什麼趣味;可是,從研究的角度來說,非常……

梅:很有趣。

葉:值得做這件事情。這是我們先交代一下梅姊剛剛說的,偶爾倪匡也有一些必須要做大修正的地方。

梅:是,從一個學者的角度來說,不但分析、比較作者自己作品前後修訂版本,還可以在作品裡,看到一些雷同的蛛絲馬跡。

葉:對,這就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上個禮拜談到《後備》,我就把《後備》這本一九八一年寫的書,跟二○○五年的一部電影叫作「絕地再生」,好好比較一番。然後,我們身為倪匡迷都會很驕傲說,倪匡的這一些科幻想像跟設定,超前了好萊塢電影二十幾年。這本《盜墓》我當初在看的時候,或者我在複習的時候,就感覺到它跟一部西方科幻影集的氣氛跟場景,有很多地方都很接近的。哪一部影集呢?就是我最喜歡拿來跟倪匡小說比較的一部西方科幻影集,叫作「X檔案」。「X檔案」有非常明確的紀錄,它是一九九○年代的科幻影集。所以,倪匡在一九八○年代、一九七○年代所寫的衛斯理故事,絕對不可能受到「X檔案」的影響。

梅:比它早嘛。

葉:如果有影響,只有可能是倒過來。

梅:是。

葉:但是,我們也沒有什麼堅實的證據,也只能說這一些是不謀而合。,我剛剛說過,今天我們講的《盜墓》這個故事,本身跟盜墓沒有直接的關係,倪匡只是借用了這個名字。可是,《盜墓》卻跟「X檔案」裡的那些外星人很像,這句話可能有點玄機,所以我想要解釋一下。這個故事裡邊的盜墓,是一群外星人來拜託地球上面頂尖的盜墓人,幫他們盜墓。外星人為什麼會對盜墓有興趣呢?因為外星人來地球探險的時候,前面有一批外星人,或許是飛碟失事,死掉了;死掉了之後,他們的屍體就被美國的太空總署保存起來了。這個情節就跟「X檔案」非常像。後面一批他們同類的外星人,總希望把他們同類的遺體帶走,帶回到他們的母星去安葬。但是,因為美國太空總署把他們視為是極度的機密,絕對不能夠曝光,鎖得非常非常好,即使是外星人,也沒有辦法把他們同類的屍體帶走。他們後來突發奇想,想到所有存放屍體的地方應該都叫作墳墓,那最擅長去盜墓的人,應該就是地球上面的盜墓賊。外星人就去請地球上面的盜墓賊或者盜墓人,到美國太空總署,把他們同類的屍體給偷出來,以便他們帶回他們的母星。這就是《盜墓》這個故事的主軸。我就說,倪匡只是借用了盜墓這個名稱,在這本書裡,並沒有任何的古墓。

梅:是。

葉:可是,這本書裡卻特別講到了美國的某一些機構,在這邊,他影射的是美國太空總署,雖然他這個書本身,並沒有提到美國太空總署或者NASA,但是,倪匡在一九八七年修訂版的序言裡,寫到了這件事情,他說靈感來自一則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官員宣稱,有不少的外星人屍體被發現,列為是一級的機密。當我在複習這本書的時候,我腦袋裡立刻就出現了「X檔案」的一些場景。「X檔案」裡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過一個很大很大的倉庫,那個倉庫裡有一個一個的紙盒子,每一個紙盒子裡都裝著一些外星人的蛛絲馬跡──有一些是外星人的一些遺物,有些是外星人小小身上的一些小小器官啦,或者是他們的高科技的發明──反正每一樣可以佐證外星人來過地球的東西,都裝在一個一個的盒子裡邊,然後放在這個倉庫裡。這個場景,只要是「X檔案」的忠實觀眾,一定都耳熟能詳,從「X檔案」的第一年一直到後面,幾乎每一年,多多少少都會出現這個倉庫。我感覺,跟倪匡所寫的美國太空總署裡,保存外星人屍體、列為一級機密的那個空間,非常像。所以,我常常會說,「X檔案」跟倪匡的小說有太多不謀而合的地方。我記得我們之前講過一個故事叫作《古聲》,我不知道梅姊還記不記得?

梅:記得,你還說最適合我做廣播。

葉:呵……對,古聲不是咚咚咚咚那個鼓聲,而是古代的聲音。

梅:是。

葉:古代的聲音怎麼一直保存到現在?

梅:對啊!

葉:結論是說,如果有人在捏陶或者捏瓷的時候,或許那個聲音就會灌進去,就好像我們灌唱片一樣。這個點子後來在「X檔案」裡邊也出現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二○○○年的時候播出的,但是「X檔案」裡邊的聲音是說,耶穌的聲音被灌進去了。今天我想講的並不是「X檔案」有哪一集跟《盜墓》非常像。最近我在做一個系列的演講,叫作「倪匡的科幻創意」,我總是喜歡把「X檔案」跟倪匡小說作個比較,我最喜歡比較的,除了一些類似情節之外,還有整個結構的類似性,我覺得那是最重要的。我常常會想,為什麼「X檔案」會那麼吸引人?在一九九○年代,幾乎風靡了至少半個地球。它跟倪匡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到底有哪一些類似的地方?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這兩者──也就是倪匡小說和「X檔案」──,他們的科幻跟很多的科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的科幻都發生在此時此地。絕大多數的西方科幻,都是未來式的科幻,都發生在未來,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甚至一千年之後;而倪匡小說以及「X檔案」的科幻,是現在進行式的科幻。很多人喜歡看描寫未來世界科技的科幻電影、影集或者小說,問題是,總是會有一些疏離跟陌生感。我認為,現在進行式的科幻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會讓你覺得,很可能下一刻或者明天,這件事情就會發生……

梅:就會發生了。

葉:在我身邊了。

梅:是。

葉:因為是此時此刻嘛。

梅:是。

葉:從這邊發想,我就把整個倪匡小說常用的流程,拿來跟「X檔案」的流程比較一下。我在做演講的時候,有一張投影片是這樣子寫的:一開始一定都是此時此地,而且平凡普通,也就是說,一個非常平凡跟普通的情節當作切入點,讓你覺得好像任何人都可能發生這件事情。接下來,很快地就開始疑雲重重,危機四伏,因為這樣才能夠吸引人。等到男女主角出來了,不管是倪匡小說裡的男女主角──衛斯理跟白素,或者「X檔案」裡的男主角──Scully跟Mulder,開始抽絲剝繭,逐漸就撥雲見日。但是是不是立刻就真相大白呢?還沒有,總要吊一吊讀者或者觀眾的胃口,要讓這一些男女主角歷經千辛萬苦,甚至有些時候危險萬分,要九死一生,還要打擊很多的惡勢力之後,才終於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很多的倪匡小說跟「X檔案」,基本流程都是這個模式,但是絕對不代表它們換湯不換藥。這只是一個最基本的骨幹而已,戲法人人會變,所以,每一集的「X檔案」或者每一集的衛斯理小說,雖然主軸類似,但是故事卻能夠不斷推陳出新。但是,我又抓到一個缺點,就是不管是「X檔案」或者倪匡小說,都會有非常神祕莫測的情節,有些時候難免掰得太過火了,到結尾的時候,很難把它給圓回來,很難自圓其說。要給讀者或者觀眾一個交代,到最後只好搬出外星人來,答案總是:又是外星人惹的禍。「X檔案」裡邊也常常會出現外星人,而且幾乎是同一批外星人,永遠在地球上面作惡。我每次看到這一些外星人出來,我就滿失望的。我每次看到倪匡小說裡外星人又出來,也會滿失望的,我總是覺得,可以不讓外星人出來就別讓他們出來。我甚至曾經寫信給倪匡說:這個故事的結局,希望不要又是外星人,好不好?我覺得倪匡小說裡,最最精彩的那幾本,幾乎都沒有外星人。既使有外星人的話,也必須要前後一致,我最不喜歡看到一本書如果有十章,前面九章都沒有外星人,到了第十章外星人出來了,那就有點半路殺出程咬金。

梅:程咬金。你這樣建議他,他有沒有什麼回應啊?

葉:我可以公開講,我當初是建議《密碼》這個故事,當初倪匡賣了一個很大的關子,這個關子一直賣了整整十二年。《密碼》這個故事我還沒講到,將來我會仔細分析。我說我希望《密碼》的結局,不要又是外星人。沒想到十二年之後,倪匡所寫的《解開密碼》這個結局,答案是介於我的希望中間,也就是說,既有外星人又沒有外星人中間的一個解答。我是非常佩服,他隱隱然地用到了外星人,可是這些外星人卻又嚴格說來不是真正的外星人,呵……我這樣說,梅姊可能更加一頭霧水。

梅:呵……我就等著你。

葉:我們還是靜待將來不管是《密碼》或者是《解開密碼》的時候,我再仔仔細細來講好了。

梅:再解開密碼。

葉:對。

梅:好,在「X檔案」這麼多雷同裡,我想後面還有一個很值得跟大家討論的人物喔,那就是「齊白」。

葉:對,今天最後的時間,我想拿來特別講一講這個人物齊白。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齊白第一次出現就是在《盜墓》這個故事裡,那個時候倪匡可能也沒有想到,將來齊白會有些什麼樣子的發展。寫著寫著,齊白的戲份就越來越重,在倪匡的中期跟後期的作品裡,時不時就會出現齊白這個角色,甚至一直到了倪匡的封筆之作《只限老友》,裡邊都有齊白的戲份。齊白是誰呢?他當然就是一個剛才我們說過的頂尖盜墓人,絕對不是盜墓賊喔,是盜墓人。在《盜墓》這本書裡,倪匡一口氣就寫了三個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盜墓人,三個人的血統都不一樣。其中有一個人,他的外號叫「病毒」,是埃及人。我剛剛說過,很多的文化古國,從古到今,盜墓的現象都一直不斷,所以埃及的盜墓歷史也是源遠流長,我在「國家地理頻道」很多影集裡都曾看過。倪匡當然要寫盜墓,頂尖的盜墓人其中之一,就是一個埃及人,已經很老了。在《盜墓》這本書裡,故事還沒有結束的時候,這個病毒就已經死掉了。另外一個,是一個中國人,名字很奇怪,姓「單」,不唸單,唸我們「單維彰」老師那個「單」,叫作「單思」,思是思想的「思」。這也是倪匡的一個文字遊戲,他們是一對兄弟,哥哥姓「單」名「相」,或者唸相也沒有關係,弟弟叫「單思」,單獨看起來都有點怪,擺在一起的話就很好笑,就變成了「單相思」,呵……

梅:呵……

葉:倪匡是把這三個字拆開來當作這兩個兄弟的名字,所以,唸「單相」跟「單思」。單思是一個業餘的盜墓人,他是一個富家子弟,但是他對盜墓情有獨鍾,當然不是為了要致富,而是為了要研究跟考古,或者滿足好奇心。不料,這個單思也在《盜墓》這個故事裡,被謀殺了。也就是,倪匡真的狠得下心來,他一口氣創造了世界上三大盜墓人,但是在一本書裡就解決了兩個,唯獨留下了齊白這個活口。所以,後來我就覺得滿無聊了,齊白這個盜墓人打遍天下無敵手,當時當世再也沒有任何一個盜墓人,能夠跟齊白分庭抗禮。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神祕古墓,好像都變成齊白家的後院。他不管出入任何古墓,都不會碰見另外一個盜墓人也進來了,因為那些古墓的機關實在太神祕了,只有齊白這個碩果僅存的頂尖盜墓者才可以進得去。我覺得這是一件滿可惜的事情,我們看故事,不論是小說、電影或者戲劇,總是喜歡看棋逢敵手。所以,我總是覺得應該再幫齊白創造一個對手出來。

梅:對手,是。

葉:這樣還比較好看。這件事情,我在上課的時候,也跟同學們討論過。至於他的對手是誰?我目前還沒有想得非常仔細,將來如果想清楚,再跟梅姊報告。

梅:你的「衛斯理……

葉:回憶錄。

梅:集結成冊的回憶錄裡,寫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可不可能加上他的對手啊?

葉:其實我在《衛斯理回憶錄》第二冊的最後一章,已經稍微透露了一點,但是,我也是學倪匡那種虛虛實實的手法,沒有講得很清楚。

梅:呵……吊人胃口。

葉:我在想,齊白唯一有可能的對手,應該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故事曾經搬上螢幕,至少搬上了三次。

梅:是。

葉:就是「法櫃奇兵」一直到「聖戰奇兵」的那個主角──「印地安那瓊斯」。

梅:是。

葉:可是,印地安那瓊斯的那個年代,跟齊白的年代有差。

梅:對呀,怎麼辦呢?

葉:所以,我認為說不定印地安那瓊斯曾經收過一個徒弟,呵……

梅:呵……好,發揮你的想像力吧!

葉:這是我跟讀者開的一個玩笑,但是我沒有正式寫出來,只是稍微點了一下。還有一點時間,我們再把齊白多介紹一些。我剛剛說過,那個三大盜墓人的血統都不太一樣:一個是埃及人;一個是中國人;齊白,卻是一個混血兒。齊白這個名字很好玩,雖然倪匡後來一直用的是:齊就是整齊的「齊」,白色的「白」。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倪匡特別講了,他的名字是譯音,是Cibe這四個字所翻譯過來的。Cibe如果用歐洲語言來唸,的確可以唸成齊白。用英文來唸會有點奇怪。為什麼是這四個字呢?倪匡說:因為他擁有四大古國的血統,所以是一個天生的考古學家,或者說天生的盜墓人。哪四大古國呢?cibe。我記得我們之前講《頭髮》的時候,也講過abcd代表宗教家,這個cibe是什麼呢?當初倪匡是沒有想到abcd,但是cibe這個齊白的名字,倪匡的確想到了。c就是China;i是India,就是印度;b就是巴比倫;e是Egypt,就是埃及。

梅:喔。

葉:所以倪匡是把所謂的四大古國字的頭……

梅:合起來。

葉:拿來拚成了一個字,叫作齊白。

梅:都是有所本的。

葉:對。

梅:好了,我們預報下一回的吧。

葉:哇!時間過那麼快。下回的書名跟這回的書名,有一點點關係,故事當然完全無關,叫作《搜靈》,搜是搜尋的「搜」,靈是靈魂的「靈」。這兩本書擺在一起,很有意思。

梅:一個《盜墓》,一個《搜……

葉:先是《盜墓》,然後《搜靈》。

梅:《搜靈》,好的,我們就且聽下回分解囉。

葉:好的。

梅:謝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

葉:謝謝梅姊,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