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6年6月11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我是梅少文,各位愛好文藝的朋友您早,我們趕快把我們的靈魂人物,也就是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請出來。葉李華您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早安。

梅:因為有你的關係,「衛斯理書齋」才能夠如期地、定時地在空中開放。我們格外開心的是,由於書齋上的分享、催生,當集結成冊的書出版之後,我們也覺得很有參與感,當然也很關心它的發展。這個書雖然問世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聽說銷路挺不錯的啊。

葉:據我所知,在金石堂的排行榜上,從出版的第一週開始就一直在上面,上上下下,起起落落,到現在已經六個禮拜了,每一個禮拜都還在排行榜上面,我覺得很開心。

梅:是。我覺得有點像各種不同時期的流行歌曲,都會有一些當年在那個流行歌曲成長、不同記憶階段的朋友們,你覺不覺得?

葉:對呀。

梅:比方說四年級啦、五年級啦、六年級啦,在不同時期,對於倪匡作品都會有跟自己直接間接很美好經驗的記憶。透過「衛斯理書齋」所呈現的《衛斯理回憶錄》,讓大家又喚起了很多直接間接很美好的印象。當這個書一成書之後,我常常會碰到一些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們,來討論這本書跟書背後的一些故事。

葉:我最開心的是,有兩種不同的讀者都跟我有一些互動跟回應:其中一種就是剛才梅姊講的這些老讀者,倪匡所謂的「老友」,真的重新喚回了他們的……

梅:重溫舊夢。

葉:衛斯理的記憶。另外有一種非常極端的,從來沒有看過倪匡跟衛斯理的新朋友,小朋友。我來唸一段,是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面一個讀者的留言,他說:

  「我從來沒有看過倪匡的書,這本《衛斯理回憶錄》我看到一半,忽然有一股衝動,想去買倪匡的書來看。」

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當初我們曾經談過很多次,《衛斯理回憶錄》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創造出更多新的、下一代的倪匡迷出來。初步看來,這個目的已經開始有點開花結果了。

梅:對呀,雞生蛋蛋生雞很難講喔,你的《衛斯理回憶錄》對於新人類來說,就像媒人一樣,讓大家回頭去認識倪匡的作品。講到你在網路書店看到了這樣的回響,事實上,從葉李華、葉教授的作品裡、聲音分享裡,我們可以知道,他不但是一個很好的倪匡迷、科幻迷,很好的翻譯家,也是一個學者,常常會發現他有學者的精神和本色。

葉:最主要是因為還在大學教書,有時候總是要表現得像學者一樣,否則就太名不正言不順了。

梅: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感受得到。我們既然提到了網路,是不是可以跟聽眾朋友說一下,在你的網路上,目前可以看到跟這件事情有關的、跟這個書有關的,包括還有超連結什麼的,你說一下吧。

葉:好的,簡單來說就是,我自己所做的跟《衛斯理回憶錄》相關的網站資料有兩個:一個是我自己的個人網站上面,會有一個專門的單元討論《衛斯理回憶錄》,裡邊有很多相關的資料;另外一方面,也有一個部落格,這個部落格本來是皇冠叮嚀的,現在已經轉給我了,很多的資料都是我自己整理。很多讀者的來信,或者讀者的意見、討論,都是由我負責來回答的。採用部落格的方式是因為它比較靈活,而且更新得很快,跟網友的互動變得非常密切。現在很多的資料,我都已經放在這個部落格上面了,包括我剛才稍微唸到的,博客來網路書店上面一個很短的書評。我也對博客來的那個網頁作了一個超連結,我的題目就是「網路書店上讀者的書評」,因為每一本書下面讀者都可以寫書評。目前已經有一、兩篇正式的書評。比如說有一篇書評很好玩,登在《國語日報》上,有注音符號的那個《國語日報》。

梅:小小朋友讀者。

葉:呵……對,那篇書評非常精彩,經過授權之後,也登在我的部落格上面了。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那個書評我們留到下次再來討論好了。

梅:我想,這個部落格上面有很多的資料,包括一段佳話,雖然已公諸於世。在我們沒有進行今天「衛斯理書齋」的主題之前,葉李華、葉老師,你可不可以讓聽眾朋友知道?

葉:當然,其實這件事情我在五月初《錯構》的記者會上面,已經正式宣佈,很多的平面媒體已經報導過這個消息,只是因為我們在書齋裡邊要討論的東西實在太豐富了,一直沒有機會來講這件事情。我當初在記者會上,正式宣佈《衛斯理回憶錄》第一冊──《錯構》這本書所有的版稅,每一刷的版稅,我全部捐出來,當作「倪匡科幻獎」的獎金。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衛斯理回憶錄》不是我自己的獨立創作,它背後還有一個推手,就是倪匡先生。在整整三年前我跟倪匡討論到《衛斯理回憶錄》的時候,倪匡就說他非常樂觀其成,可是有一個條件,他自己絕對不拿任何的權利金,他叫我不要見外。我想堅持也沒有用,後來我就想,應該用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回饋倪匡。推廣科幻是倪匡先生一大心願,這也是目前我一直在做的,《衛斯理回憶錄》是取自於倪匡的點子,所以最現成的回饋管道就是,把它捐成「倪匡科幻獎」的獎金。

梅:太好了!造福了更多有志從事這個工作的人。現在這件事情已經……

葉:根據合約,在書出版之後,很快就可以拿到版稅,第一刷的版稅我已經拿到了。拿到幾天之後,我就把它直接捐到了交通大學「倪匡科幻獎」的專款帳戶裡。我想,既然我已經在記者會上面說了這句話,而且,很多的記者都已經在媒體上面幫我報導了,我必須做一個徵信的動作。想來想去,或者也是梅姊所說的,學者的作風,一板一眼地,我想到一個好像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我就索性把交通大學開給我的捐款收據,掃描圖檔之後,上到我的部落格去。我的那個標題叫作「捐款徵信」。在那個圖檔旁邊,我還寫了短短的幾句話,我想花十幾秒鐘的時間來唸一下好了。我是這樣寫的:

  「沒有倪匡就不會有衛斯理,沒有衛斯理就不會有這套回憶錄。取之於倪匡,當回饋於科幻。因此,我曾藉著《錯構》新書發表會,宣佈本書的各刷版稅,全數捐為「倪匡科幻獎」獎金。
  今天,完成了第一刷版稅(台幣165,330元)的捐贈手續,為昭公信,謹將收據掃描檔張貼於此。
  希望這個拋磚引玉的舉動,能引起更多人對科幻推廣的重視與支持。」

梅:是,這的確是拋磚引玉,因為搞了半天才十幾萬塊啊。

葉:呵……這是第一刷,如果能夠有銷路的話,希望還有第二刷。

梅:是,所以我就說,筆耕的人實在滿辛苦的。

葉:還好我是業餘作家,也就是因為我是業餘作家,所以版稅捐出來,我太太也是百分之百贊成。

梅:欣然同意。

葉:因為我可以靠我的教授薪水來生活,呵……

梅:是,所以願意全心投入在這個領域的人,的確很讓人佩服。你看,葉李華、葉教授在這個領域裡邊,雖然他說他是業餘的,但是做得非常專業,投入的時間跟心力也真的不知道要用什麼話來形容。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也很恭喜你,成書之後,出版也不過才這麼短短的時間,第一刷就已經都賣完了啊?

葉:我不知道賣完了沒有,只是因為根據合約,我一個月之內一定可以拿到版稅。皇冠出版社是一個非常有制度的公司,他們完全依照合約行事。

梅:是。通常一刷是幾本哪?

葉:哈……

梅:你不知道喔?

葉:不是,我要問問他們可不可以宣佈,呵……

梅:喔……對不起啊,我問了非常外行的問題。我想要說的是,既然是這樣,就應該前仆後繼,我們一般支持的、喜歡的、恨不得能夠繼續不斷看到的這些讀者,怎麼也能夠拋磚引玉,或是覺得自己也可以貢獻一點心力呢?

葉:我在記者會上說過,我在推廣科幻十多年的過程中,一直都在做推廣而不推銷的工作,也就是說,我從來不會主動賣書,我總覺得有點銅臭氣。我想盡辦法推廣,但是沒有做過推銷。可是,現在《錯構》這本書,我可以名正言順地既推廣又推銷,因為推銷的話,所有的版稅都變成了我推廣科幻的基金了。

梅:嗯。

葉:也就是說,非常希望大家能夠幫忙多多宣傳,也等於間接在幫我們募款了。

梅:是的。小額的,我想就不必了吧,反正我們買書最重要,對不對?

葉:對呀,買書就等於對我們小額捐款了,呵……

梅:對,然後自己就能夠有一本書。

葉:如果真的有人願意做小額捐款,我也會在網路上面做一個徵信的動作,就是所有的捐款,都會進入交通大學的專戶。而且,因為交通大學是國立大學,所以捐款全額抵稅:如果你捐一百塊,等於你的收入就少了一百塊,在報稅的時候,可以扣掉,是全額的。過去幾年我去跟企業界募款的時候,我都會特別聲明這件事情。

梅:是的。說到企業界,我覺得這個時候企業界的確是應該助你一臂之力。

葉:那當然是最希望的啦。過去幾年來,透過交通大學,我認識了一些企業界的人士,他們真的很幫忙。但是,我總覺得不能連續好多年請同一家企業或者同一位企業家幫忙,所以,我就想盡辦法,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新的企業或者企業家來贊助。

梅:是。

葉:類似這樣的贊助,我們都會像當年,將「倪匡科幻獎」贊助廠商,在各種的文宣上面特別標示出來。

梅:是。噯!老師啊,說著說著我們節目已經過了一半了。

葉:沒關係,我們可以下次慢慢補回來。

梅:好,我們趕快言歸正傳吧。

葉:言歸正傳,今天要講的是《天書》。《天書》這個故事,能講的東西非常多。第一件事情就是,《天書》是一個續集,它有一個前面的故事叫作《奇門》。哪兩個字呢?就是奇門遁甲的「奇門」。這個《奇門》,我們在很久以前講過,它是衛斯理早期的作品。多早呢?一九六八年的作品。而《天書》,是一九七八年的作品。前前後後相隔了十年的時間。為什麼會十年之後,倪匡突然想到要寫它的續集呢?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也就是說,我們讀者有些時候看書,所想像的創作順序,或者創作思維,骨子裡、背地裡根本不是那樣子。倪匡是一個非常大方的人,他在這本書的後面,不是前面喔,是後面,用後序的形式把這本書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講得非常清楚。我稍微唸一下這一段,他說:

  「天書(葉:就是無字天書這個「天書」這兩個字。)這個題材由溫乃堅先生提供。溫乃堅先生原來的設想相當奇妙,設想有一本十的一百零六次方字數的天書。」

也就是說,一的後面有一百零六個零。大家可以想想看,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

  「在這部天書之中,有著地球上以前、現在、未來的人所做的、所講的一切,也有著宇宙萬物的一切資料。這原本是一個十分玄妙的題材,在構思的過程中,曾經想到一個問題:這些資料是從哪裡來的呢?」

也就是說,這當然是一個好的點子。但是,當倪匡把它寫成小說的時候,一定要自圓其說,一定要給讀者一個圓滿的交代,說:既然有這本很奇妙的天書,它的來源是什麼?這個點子,就必須要倪匡自己來想了。所以說…

  「想來想去,想起了在《奇門》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的米倫太太,於是,就成了如今這篇《天書》。距離溫先生原來的設想相當遠。」

梅:哎呀,真是,他真會想啊。

葉:這段文字非常可愛,如果不是倪匡自己講,日久天長讀者可能會以訛傳訛,覺得《奇門》接《天書》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卻沒有想到其中有這麼的一段波折跟心路歷程。也就是說,當初倪匡寫《奇門》,寫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他並沒有想到將來要不要……

梅:後面可以這樣接續。

葉:接續集。而且,後來寫《天書》的時候,也並不是因為看到《奇門》好像是一個開放式結局,才決定要寫續集;而是,有一個朋友溫先生提供他這個點子,他說這個點子很好,但是那個點子只是他的核心,骨架部分,至於血肉部分,要怎麼來發明血肉?想來想去,忽然想到可以跟《奇門》接軌。從這邊,我們就可以偷窺一點點倪匡的思維模式跟他的創意發想來源。

梅:噯,真是,他完全就是探囊取物一樣,由他高興,信手拈來。他的創意已經變成像活水一樣,永遠也用不完。這個創意,我不知道是不是會給大家一些啟發?

葉:我想一定會有的,就像我在清華大學開的倪匡通識課,上課中,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倪匡的小說任何一本書單獨來看,就是很好的娛樂跟享受,很多本放在一起來看,更是可以看出很多他思路的蛛絲馬跡,不知不覺之間就會受到潛移默化了。

梅:整理,就是你學者之風了,正好可以提醒同學們從這些方向去思考,大家再舉一反三,就不得了了。

葉:對,真是這樣子。

梅:是,不過這是他創意的發想,有很多科學知識未來發展的想法,他是天馬行空地想呢?還是真的從科學的現象去推測呢?如果是後者,他應該算是科學家了。

葉:應該這樣講,倪匡絕對不是科學家。

梅:但是常常在他的書裡,可以看到他好像真的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耶。

葉:那是因為他的想像力實在太豐富了。科學家是絕對不能夠缺乏想像力的。從想像力角度出發,科幻小說家跟科學家,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既然講到不謀而合,我們就舉《天書》裡邊一個例子。《天書》這個故事講的就是,有一本書裡,不但寫了宇宙之間所有事情的過去以及現在,甚至寫到了未來。過去跟現在,還比較容易講,可是,未來的事情,怎麼能夠寫到一本書裡邊去?倪匡就發揮了他的豐富想像力,到最後竟然想到了一個點,讓讀者絕對信以為真,即使是物理學家讀者,也不得不非常佩服。我們的宇宙,事實上,隔壁還有另外一個宇宙,這兩個宇宙彼此之間是有關聯的。什麼樣的關聯呢?就好像中間有一面鏡子,鏡子裡邊跟鏡子外面是兩個宇宙,你能說這兩個宇宙不同嗎?可以,因為一個是鏡子裡邊、一個是鏡子外面。但是你照鏡子的話,鏡子裡邊、鏡子外面都是你的樣子。鏡子裡邊的你,反映了鏡子外面真實的你。倪匡就想到這種用鏡子來反映真實現象的過程,他想,如果把它推到了極致,推到了宇宙的結構裡邊去,或許也說得通。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這個宇宙,只是鏡子裡邊的反射或者反應,那麼,之前會有一個宇宙,它發生的事情都經過一面鏡子射到我們這個宇宙來,我們這個宇宙因此重新演了一遍它曾發生過的事。怎麼說呢?我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我站在一面鏡子的前面,把手舉起來,不管是我自己或者旁邊的人,會看到鏡子裡邊的影像也把手舉起來,而且幾乎是同時把手舉起來。這是因為我跟鏡子的距離太遠了,還有我們用肉眼觀察的時候,沒有辦法分辨最細微的時間差別。如果我能夠把最細微的時間差別算進去,將會發現,鏡子裡邊的影像舉起手來的時間,會比我這個人舉起手來的時間,要慢那麼一點點。至於再深入一點的話,我們就不用講了,反正理論上來說一定會慢一點點,因為光速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宇宙,如果是一個鏡子裡邊的宇宙,那麼我們所反映的這個事情,會比在鏡子外面的宇宙晚一點點發生的。既然前面這個宇宙已經發生了一些事情,就會有機會把它寫下來,傳給我們。對我們來說,這就是一本預知未來的書,但是,對前面或者是說對鏡子外面那個宇宙來說,這卻是它們的歷史。我已經盡了全力,希望能夠解釋清楚,呵……

梅:非常清楚,太有趣了,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思考過事情,就覺得它直接反照嘛,事實上,應該還是有差別的。

葉:從物理學來說,是有一點點的時間差。就是爭取了那一點點的時間差,所以我們的未來其實是對方的歷史。所以我說倪匡這個說法,一般的讀者會完全信服,即使是物理學家看了之後,也不得不說:噯,這個點子實在太好了。因為……

梅:對了。

葉:實在找不出什麼破綻來。不過,雖然找不出什麼破綻來,但是它還是一種想像。一九七八年寫了之後,經過了整整二十五年,竟然在真實的宇宙學研究裡,發現了一個不謀而合的例子。這件事情並不是我自己找出來的,我是在網路上面看到的。關心倪匡作品的朋友真的非常多,其中有一個人就發現,在二○○三年一本非常有名的、叫作Nature《自然》這本科學雜誌上面,登了一篇論文,跟倪匡二十五年前的《天書》,簡直就是……我再說一遍:不謀而合。

梅:不謀而合。

葉:他們根據最新的宇宙學觀察,用非常非常強力的望遠鏡觀察,結果發現我們的宇宙結構,很可能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外面就會有一個邊緣或者邊界,而且,根據他們的觀測,宇宙如果外面有一個邊界,很可能這些邊界是由十二面鏡子所組成的──不止一面鏡子,是十二面鏡子。我剛才講的倪匡那個點子,是簡化版,倪匡在他的小說裡就講了,宇宙的邊界可能還不止一面鏡子,至少有兩面鏡子。為什麼呢?他舉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一面鏡子只能照出一個影像,也就是說,鏡裡鏡外,一個是真人、一個是鏡像;如果兩面鏡子互相相對擺起來,那就不得了了,我們坐電梯常常會有這種感覺。

梅:對。

葉:只要兩面鏡子就可以照出無限多的影像出來。所以,倪匡說,會不會整個宇宙,如果把它串起來,可能不止兩個,而是無窮多個,是經過兩面鏡子在那邊反射來反射去。沒想到目前最新的宇宙學研究發現,很可能還不止兩面,而是十二面鏡子所包起來。我當初看了網路上面這篇報導之後,非常高興、非常訝異、又非常驚嘆。

梅:他的這種想法實在太妙喔。在他《天書》裡,就用到了這樣的想法。我們今天的時間很有限,你只能講兩、三分鐘耶。

葉:這樣子喔。

梅:這個故事…

葉:先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下次要講什麼?下次要講《木炭》,也是一個最最普通的名詞,卻有一個非常稀奇古怪、撲朔迷離的故事。其他的一些,我們可以下一次借用《木炭》的時間,稍微再補充一下《天書》。比如說,《天書》裡邊有一個女主角非常可愛,不幸死於非命,這件事情在《天書》裡已經寫了,已經命中注定了。衛斯理也稍微偷窺了一下《天書》,偷窺了一角,發現未來十幾、二十年還是三十年之後,整個地球上面會發生一件慘案,卻是他無法阻止的。他在書裡邊故意賣了一個關子,連他最親密的朋友,白素──他的太太,他都沒有講,他說這件事情太慘了,講出來之後只會徒增大家的痛苦。這本書是一九七八年寫的,現在已經過了二、三十年了,我終於知道當初一九七八年的時候,衛斯理看到的是什麼東西了,這件事情或許也留到下禮拜我們再來討論好了。

梅:好吧。限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好留待下個星期了。如果大家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或者是有一些讀書之後的感想,那就直接上部落格吧。

葉:好的。

梅:謝謝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

葉:謝謝梅姊,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