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6年3月12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海峽兩岸愛好文藝的朋友好,還有現在人在新竹家裡、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你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早安。

梅:謝謝你又讓我們可以在空中進入你的「衛斯理書齋」。

葉:我也謝謝梅姊讓我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我閱讀衛斯理的心得。

梅:我們也要一起問候人在美國的倪匡。

葉:對,感謝他創造了這麼多有趣的故事。

梅:一連串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聽也聽不完。上次你說到,看連載被吊足了胃口,然後一氣呵成很過癮;一氣呵成是很過癮,很羨慕有這樣反差經驗的葉李華、葉教授。不過,透過廣播,我們只能細水長流,如果想一氣呵成,講幾天也講不完哪。

葉:那倒是真的。

梅:好,我們趕快進入今天的主題囉。

葉:好,上次我們已經預告過,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有兩個不同的書名,而且這兩個不同的書名都是倪匡自己取的,不像有一些故事,書名被出版社改了,倪匡很不喜歡,後來又把它改回來。今天這個故事,最早的時候,倪匡把它叫作《石林》,石頭的林子,後來把它改成《魔磁》,一塊具有魔力的磁鐵。故事真的跟磁鐵有關係,跟石頭的林子是沒有什麼關係的,所以他把它改過來也是滿有道理的。故事的主軸是講,有一顆小小的磁鐵,但是磁力非常非常強大。我來唸一下倪匡在一九八六年修訂版裡邊所寫的序,他說:

  「故事中那個具有魔幻一樣強大磁力的物體──一個小小的圓球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只提出了幾個假設,沒有定論,這種寫作的方法十分新奇,因為,這樣子可以讓讀者自己下判斷,用在科幻小說上相當有趣,但是自然只可以偶一為之,不能夠每個故事都那樣子。」

言下之意就是說,如果每個故事都不寫個結局,都讓讀者自己去想像,那就是作者太不負責任了。在這個序言裡邊他還提到:

  「這個故事,準確的創作日期查不出來了,大概是二十年前左右吧。」

我後來查了一下,不是,是距離一九八六年十五年前,因為它是一九七一年的作品。然後他寫著:

  「故事中假設了磁力的運用,提出了磁力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比起人類目前在應用的一切能源,都要可靠得多。」

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幻想像,等一下我們可以把這篇一九七一年的作品,跟我們現在對於磁力的應用來作個比較。

梅:好的,現在我們就先從這個「磁」字來說好了。你說他的意思就是磁鐵的那個「磁」?

葉:對,磁鐵的這個「磁」。

梅:就是可以相吸的。

葉:對,可以相吸的。如果我們引經據典,磁鐵這個「磁」在中國的古書裡邊,寫的就是慈祥的「慈」。

梅:嗯?差太多了吧?

葉:古書裡邊寫的「慈石招鐵」那個慈石,就是慈祥的「慈」,這個意象很生動,它是怎麼想的呢?是說具有磁性的這些鐵礦,本身是非常慈祥,非常有母性的光輝,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隻老母雞,老母雞如果咯咯一叫,小雞就會紛紛跑過來,跑到老母雞的翅膀底下去,因為它很慈祥,所以可以把鐵像它的子女一樣給招過來,呵……

梅:這麼說起來也滿有意思的。

葉:對,這是中國古書裡邊對於「磁」的解釋,我們現在講的磁石啦、磁鐵啦,就是從這邊來的,當然現在不是這樣子寫,現在是寫石頭的「石」字旁的那個「磁」,跟瓷磚的「瓷」又不太一樣。我每次不管是做通俗的演講啦,或者說在政大上「自然科學概論」的時候,都會跟同學或者聽眾特別強調,在科學家,尤其是物理學家,眼中的磁場、磁鐵,和風水裡邊的磁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現在在台灣談磁場,或者我們上網查「磁場」這兩個字,百分之八、九十講的都是風水裡的磁場,我們姑且不論到底有沒有這樣東西,它絕對是借用了一個物理學名詞而已,裡邊所講的磁場,不是真的可以用一些儀器量出來電跟磁互通的這種磁場。今天我們要講的《魔磁》,裡邊的磁力跟風水是毫無關係的。風水當然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之前倪匡也寫過一本書叫作《風水》,我們先正名一番,因為我們得先把《魔磁》的磁力……

梅:先弄清楚。

葉:對。

梅:我們就講這個故事吧。

葉:對,我自己曾經把這個故事作過一番分析,發現科幻的部分並不多,他能夠把它寫成一個非常緊張刺激的故事是因為,裡邊有一個邪惡的勢力,有一個大壞蛋、一個反派的角色,一直在跟衛斯理作對。要分析它,必須把它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科幻的層面,另一個是警匪槍戰、追逐戰的層面。我們先講科幻的層面,就像我剛才說的,裡邊設想有一個小小的鐵球,它的磁力強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還好它出現的時候,外面另外包了一層球體,類似所謂的絕緣體,把它的磁力整個封閉住了,所以它是滿安全的。大家都知道它裡邊有一個很強的磁鐵,很多的勢力都想搶奪這個磁鐵,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也就是說,這個磁鐵後來終於曝光了。曝光之後這一段,倪匡寫得真是精彩到不行,他把所有的想像力都發揮出來了,我當初看的時候,怎麼想也想不到他會安排出這麼精彩的結局。他想像這個小小的磁鐵一旦曝光,外面那層絕緣體不見了之後,它的磁力就會大到超越了地球上面任何一個你所能想像到的磁鐵吸力。他們在一艘很大的輪船上面,把磁球切開來,讓磁鐵曝光,曝光之後發現:糟糕了!所有的金屬物件通通都被強力的磁鐵吸過去了,這還不打緊,慢慢地,這艘船也必須要棄船了,因為這艘船開始扭曲變形了。我們可以想像,有一個具有無限大磁力的磁鐵,如果放在一艘輪船的正中間,輪船裡所有的金屬,當然最主要是鐵之類的金屬,通通會被這個球吸過去,大家紛紛棄船了之後,發現整艘輪船到最後竟然被吸成了一團廢銅爛鐵。

梅:天哪。

葉:這團鐵黏附在魔磁周圍,沉下去了。雖然沉下去,總是有希望把它打撈上岸,但是,幾天之後他們想打撈時發現,怎麼樣也找不到這一團廢銅爛鐵了,為什麼呢?因為整艘輪船竟然繼續被吸下去,吸到地心深處去了。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整艘輪船也變成了一大團磁鐵,我們都知道,地心深處有所謂的地磁,也是很強烈的磁場,它們彼此相吸。這顆磁鐵是來無影去無蹤,所以倪匡才會說,這個故事的寫法可以偶一為之,不能夠每個故事都那樣子。這結局對我造成了非常大的震撼力。

梅:怎麼說?

葉:我當初一邊看一邊想,我頂多只能想像到到他們在輪船上面讓磁鐵曝光了之後,整艘輪船會被扭曲變形,我覺得想像力已經發揮到極致了,沒想到他最後還會說整艘輪船變成了廢銅爛鐵,可以一路被吸到地心深處去,這個設想是我當初怎麼看、怎麼想也想不出來的。

梅:哇,這個吸力真是大到驚人哪。

葉:對,既然是科幻,就不妨天馬行空一點。所以倪匡常常批評我太理智了,我現在開始越來越學著倪匡的這種天馬行空,在寫小說的時候,千萬要忘記我自己所受到的物理界的(梅:學術的訓練。)訓練,只要不違背科學精神,偶爾違背一下科學是沒有關係的,這是我常常強調的,只要不要違背現代的科學,違背未來的科學是沒有關係的。

梅:其實我覺得你是在做一個平衡的工作,而這個平衡,從我們各自的專業想像來講,應該是很難並存的,一個是學者、一個是作者。

葉:這倒是真的。

梅:你的幻想領域一定要天馬行空;你的學術領域叫你必須要引經據典、要求證、要精準。

葉:所以我每次都開玩笑說,當我寫我的《衛斯理回憶錄》時候,我總是想像是倪匡抓著我的手寫的,這樣講會不會很肉麻?呵……

梅:很好,很傳神,你必須這麼去想。

葉:對,總是想如果我是倪匡,我應該怎麼樣把各種的桎梏都給拿掉,怎麼樣發揮到天馬行空的地步。目前還算成功做到,我把一些初稿拿給我的科幻作家朋友們看,他們都說:嗯,還能夠看得津津有味的。這給了我滿大的信心。

梅:最後還要經過讀者的檢驗喔。

葉:還要兩個多月之後。

梅:快了快了!我們都摩拳擦掌等這件事。

葉:戰戰競競,嚴陣以待。好,我們再言歸正傳,後面還有滿多值得講的,就是「磁」的應用。倪匡在一九七一年寫這個故事時,這個《石林》也叫《魔磁》的故事,他去查了一些資料。他在一九七一年就查到一個很精彩的資料,很不簡單喔,一九七一年是沒辦法上網的,查資料真的不曉得要從何查起。他發現美國有一個大學物理學教授,利用磁力原理,發明了一個沒有螺旋槳的潛水艇。這艘潛水艇就是用磁力相吸跟相斥的原理,讓它跟海水產生排斥力,因為海水本身是一個電解質,電可以產生磁,所以可以局部地構成磁場,跟潛水艇互相排斥,潛水艇就可以前進。倪匡能夠在一九七一年就查到這個資料,很不簡單。

梅:哇!真是,倪匡那時就查到了。那個時候就有資料表示這是可能的囉?

葉:,我相信這是真的。倪匡看報紙,看得非常仔細,他每天看報紙一定是用作學問的精神,把重要的東西都抄下來、剪下來,所以我猜他應該是從報紙上看來的,一九七一年就可以查到這個資料,很不簡單。後來到一九八○年代,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叫作「獵殺紅色十月」,裡邊談到的「紅色十月」這部潛水艇,就是用磁性排斥原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複習一下,很有名的一部電影,「獵殺紅色十月」。倪匡又在這本書裡邊提到,目前為止,所謂的磁力頂多存在鐵鈷鎳這一些金屬裡,還從來沒有人研究過,能不能夠讓一些非金屬的物質產生磁性?如果有,應該會有更多的應用,現在我們很多的塑膠裡邊都可以被灌進磁力了,所以,這個科技預言早已成真了。冰箱上面常常會貼的那種東西,就是塑膠的磁性物體了。現在各種的科技發展,有些時候連科幻小說家當初都想像不到。據我所知,現在很多的有機物不但有磁力、還可以通電、可以當半導體來用。所以我們在寫科幻小說的時候,真的應該盡可能地發揮想像力,否則過個十幾、二十年,就會被真正的科學家給超越過去了。

梅:真正落實了就不是你的幻想了,所以科學家跟科幻小說家是在接力賽跑耶。

葉:真的這樣,我把它比喻成左腳跟右腳,你要走路或者要跑步,總是要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呵……

梅:對,你帶著我、我帶著你。

葉:相輔相成。另外一個我們現在真實科技應用到的磁力,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磁浮列車」。

梅:對,跑得飛快的,就是用這個原理。

葉:真的是用這個原理,磁浮列車為什麼會跑得那麼快?它應用了兩種磁性的原理,第一個就是利用磁性的排斥力,把它給浮起來,它跟軌道是沒有直接的接觸,所接觸的是空氣,所以底下的摩擦力非常小。它怎麼前進呢?仍然是靠磁力的排斥力,和我剛剛講到那個潛水艇的排斥力道理非常接近。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作「線形馬達」或者「線性馬達」,馬達不斷地在轉,馬達的旋轉也是靠磁力的排斥,如果你把這個旋轉的動作鋪成了一條直線,讓它不是不斷地旋轉,而是不斷地前進,這就是磁浮列車的原理了。我看過Discovery一些講磁浮列車的影集裡邊,用一些電腦動畫來介紹磁浮列車是怎麼樣前進的,它就畫了一些磁場的圖示,告訴我們它怎麼樣能夠跟軌道上面的磁場不斷地排斥、不斷地排斥,永遠排斥不會相吸喔,相吸的話就停住了,呵……

梅:對呀!突然停了會挺恐怖的。

葉:對,它能夠做到不斷地排斥。馬達為什麼能夠不斷地旋轉?也是靠一直不斷地排斥,永遠不會相吸,當然裡面有一些比較細的機制,我們就不要講了,總之,它能夠做到不斷地排斥,就可以不斷地前進。還有一種比喻,也很有意思,有人把磁浮列車比喻成衝浪的動作,什麼浪呢?就是電磁場的浪頭,它永遠是在磁場的浪頭上面,一直不斷地被推著向前進。

梅:借力使力。

葉:對,這個比喻滿精彩的。所以倪匡對於磁性應用的預言,現在大概快要開花結果了。

梅:磁浮列車所用的磁場功能,是自然界的磁場,還是人為的?

葉:應該是人為的,剛才我也稍微提到過,電生磁、磁生電是非常基本的物理原理,或者應該說,這是自然界一個非常基本的物理學定律或者原理,電一定能夠生磁、磁也一定能夠生電,那……

梅:所以它的動能跟風帆就不一樣了喔?

葉:不一樣,它不是用自然界的,它是靠發電機所發出來的電力轉換成的磁場。馬達通常有兩種:其中一種馬達是完全靠電;另外一種馬達自己本身就有磁鐵。比如說玩具馬達,我小時候拆過很多玩具馬達,從來沒有裝回去過就是了,呵……,我就看過玩具馬達外面的磁場是磁鐵,就是自然界的磁鐵。而據我所知,一般比較強力的馬達,整個都是電磁鐵。你用電也好,用天然的磁場也好,它到最後一定都化成了磁,才能夠彼此排斥。

梅:是的,所以這個動能是很多元。我覺得科學家的腦袋真厲害,科幻小說家的腦袋也很厲害。

葉:對,大家比一比吧。

梅:各有勝出喔,彼此相呼應,所以我認為,科學家在某種程度也是個科幻小說家。

葉:可以這樣子講。

梅:科幻小說家如果落實之後,他就是科學家了。

葉:對,有一句話非常耐人尋味:科學離不開幻想,倒過來是:藝術離不開真實。乍聽之下,有人會覺得,這句話好像說反了吧,應該說:科學離不開真實,藝術離不開幻想。如果照這樣子講,就是老生常談了,這是非常粗淺的層次:科學一定要回歸到真實,藝術一定要發揮想像。比較高的意境是: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有機會的話,我們再好好分析一下。

梅:有意思喔,好像是經典的句子耶。

葉:對,這是美國一位很有名的小說家,不是科幻小說家,「納布可夫」所講的話。

梅:名言。

葉:名言,真的是名言,你可以把它當作科幻小說的寫照,科幻小說又是科學、又是藝術,所以,既離不開想像、又離不開真實。

梅:對,有的時候,兩者是成拉鋸的喔。一個小說或者戲劇的作品,裡面常常存在一種反差的力量,假如一個劇本裡通通都是好人,就沒什麼意思了。

葉:就好像在科幻小說裡邊,如果通通是真實的,沒意思,通通是幻想,也沒意思。我一再強調,任何人問我科幻小說怎麼寫?我就說:傳授你六字箴言,大家會覺得:哇!一定是非常高深的六字箴言,我說:不,非常粗淺,「既熟悉又陌生」就可以了,就可以造成梅姊講的反差效果。

梅:是,說到反差效果,在倪匡的這個作品裡邊,他有一個反差的、很重要的處理,那就是惡勢力喔。

葉:對,就是善惡的反差。衛斯理跟他的朋友當然是代表善的一方,但是,如果通通都是老好人,就沒有意思了,總是要出現一些惡勢力,像我們剛剛說的一些邪派的人物啦、壞蛋的人物啦、黑社會啦……諸如此類的,就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得非常精彩。尤其是早期的故事裡邊,這些反派的角色層出不窮;到了比較後期的作品,他越探討就越神祕,這些壞蛋就逐漸銷聲匿跡了。我曾經幫倪匡的小說作一個分析,仔細分析衛斯理的故事,發現可以分成兩大類:神祕事件,也就是科幻的部分;還有邪惡勢力,這一部分就比較接近我所說的警匪片啦、槍戰片啦……諸如此類的。可是大部分的衛斯理故事都不是單純這兩者,而是把兩者揉合在一起。

梅:交錯。

葉:所以,我給它的評語是:有些故事是奇中有惡,有些故事是惡中有奇,奇怪的故事裡邊有惡勢力,或者說惡勢力裡邊,又發揮出一些奇怪的故事或者神祕的現象。

梅:這是比重的問題。

葉:這是比重的問題。自由搭配,不同的比重就可以寫出不同風格的衛斯理故事。像這樣子分析會不會很沒意思?

梅:不會,你這種分析就很學術了,你的學術背景很自然就讓你可以提綱挈領,把它幾個重點的元素抓出來,是不是?

葉:可是在寫的時候,就不能夠這樣子私自把它改寫(梅:不能這樣思考、不能這樣思考。)一定要想辦法把這些狐狸尾巴都給抹掉。

梅:藏起來。

葉:對。

梅:是,我不曉得倪匡他當初寫的時候,是不是這樣子的思考?

葉:絕對……絕對……

梅:應該有吧?

葉:應該這樣講,在意識層面上絕對沒有這樣子思考過,但是我相信他在潛意識層面一定作過類似的……

梅:對,他絕對是想當然爾,用不著什麼原理、原則了。

葉:對,倪匡一再跟我強調:我都是渾然天成的,不要分析我的作品,太無聊了,呵……

梅:這句話真了不起,呵……,經得起分析也是不簡單的事啊。好,你說在這個作品裡邊,給你很大的衝擊,指的就是這個部分嗎?

葉:不是,給我很大衝擊的是結局部分,我真的沒有想到他會那樣子寫。這個故事裡邊反派的角色特別鮮明,我看到最後才豁然開朗說為什麼會有這個角色,我曾經在腦子裡把這個角色給除掉,再想想看這個故事還能不能發展下去?答案是可以發展下去,但是就有點索然無味了。這個惡勢力就好像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要加辣椒一樣。

梅:噯!葉老師啊,你這種研究的方法也是學術的研究,「我試圖把這個惡勢力拿掉以後,再看這個故事還能怎麼發展」,我們平常哪有這樣看書的啊!

葉:或許我可以把它當作同學們的作業,我在開課的時候可以請同學們說:試著把《魔磁》這個故事裡邊的惡勢力通通拿掉之後,看能不能改寫成一篇科幻小說?

梅:真的有趣耶,拼拼湊湊、重新拆解。

葉:對,這是各種不同的實驗了,希望拆了之後還能夠(梅:裝回去。)把它結合在一起,不要像我小時候拆馬達一樣。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從國小到國中,拆了好幾個馬達,我是馬達終結者,從來沒有把它裝回去過。

梅:我覺得你媽媽真了不起耶。

葉:那個小馬達其實不值幾塊錢,呵……

梅:開玩笑,她還容許你這樣拆喔。

葉:那倒是真的,呵……

梅:你還是要感謝媽媽。

葉:當然。

梅:當年可以這樣喔,也為我們國家、為文壇培養了這麼一個好的葉李華教授。

葉:這句話我就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呵……

梅:你就聽著吧。

葉:好,或許我們應該趁這個機會宣佈一下下星期的題目了。

梅:好。

葉:這個題目很奇怪,竟然叫《創造》。「創造」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倪匡就是可以根據這個名詞,再發揮出一個很精彩的故事來。

梅: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了。

葉:那倒是真的。

梅:他又創造了。

葉:倪匡有些時候是先想到一個書名,他就想:噯!可以根據這個書名來寫個什麼故事,而不是先想到一個點子,他是交互運用,他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刺激自己的想像力。

梅:所以他的創作原點是非常多元的,他可能看到一則新聞,或者一個名詞,念頭馬上出現,他就把它天馬行空了。

葉:當然,因為他是一個職業作家,他要時時刻刻尋求靈感,他說:否則靈感不來肚子也會餓,那就糟糕了。

梅:不過,知道有這種壓力之後的靈感,還有沒有趣?

葉:通常都還滿有趣的,這就是倪匡厲害的地方。

梅:雖然我們沒有直接認識倪匡,但是從葉李華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聲音的傳達,我發現每一次在這短短的半個小時裡,都可以聽到對方傳來一種接近亢奮的情緒。你每次講的時候都滔滔不絕,而且滔滔不絕的尾音都是興奮的。

葉:那倒是真的。我有個朋友開玩笑說,我講到兩個作家會立刻抓狂:一個是倪匡,一個是艾西莫夫。

梅:至少倪匡這個部分我們是可以肯定的。好了,今天就暫時讓你的心情稍微平靜一下,因為我們節目這個單元,又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葉:好的。

梅:謝謝葉李華。

葉:謝謝梅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