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電台「文藝橋」節目──衛斯理書齋單元
播出時間:2006年2月19日(日)早上8:00∼8:30
主持人:梅少文
主講人:葉李華教授
文字記錄:吳雅芳

梅:海峽兩岸愛好文藝的朋友您早,很高興能夠在這個時候跟您天涯共此時,同時我們也非常盼望這個時候的您,跟我一塊兒進入交通大學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葉教授為我們所開闢的「衛斯理書齋」。葉李華你好。

葉:梅姊好,各位聽眾大家早安。

梅:時間非常寶貴,我們趕快就進入主題。今天在這個書齋裡,葉李華要為我們介紹的是倪匡的哪一部作品呢?

葉:上次我們已經預告過了,一個很平淡、很普通的書名,叫作《訪客》,任何人的家裡都會不時出現一、兩位訪客。從「訪客」這個名詞竟然能夠寫出一個非常稀奇古怪的故事來,這就是倪匡的功力。

梅:是的。在《訪客》裡描述的這個客人真的那麼特別嗎?

葉:真的很特別,我們就話說從頭。《訪客》這個故事,嚴格說來,還是比較單調一點,倪匡寫著寫著,自己也發現了,所以他在後來修訂版也說過:那個時候寫的好像刻板了一點。我們把這個故事先敘述一下,後面或許我們又可以來個借題發揮、來個旁徵博引。為什麼說這個訪客很特殊呢?因為這個訪客不是活人,卻也不是死人,我們勉強可以說他是一個活死人,如果用一個比較普通的成語就是「行屍走肉」。這個訪客活著走進來,然後砰一下就死在主人家裡了。目的是什麼呢?目的就是要把主人給嚇死,因此就變成了一樁謀殺案。怎麼樣謀殺呢?利用這個訪客去把主人嚇死。

梅:活活給嚇死。

葉:對,活活給嚇死。這就牽涉到了什麼叫作「活死人」,幕後有些什麼樣子的陰謀,當然就必須要請衛斯理出馬才能夠查得水落石出。

梅:是的。您說故事原來的架構其實是很簡單的?

葉:對,不管是我小的時候看,或者是去年重新再複習,總是覺得它後面可以發揮的東西還很多,但是他只寫成了一個中篇小說,也就是並沒有把幕後的陰謀完全發揮出來,到最後難免會覺得應該還有更多的故事可以發展、可以發生,卻就這樣子砰一下結束了,而且結束得也有一點點不夠精彩,這是我當初的感覺。它說幕後是有一個人,只有一個人,並不是一個什麼陰謀集團所做的事情,他的目的真的是要把主人嚇死。主人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名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是一個好人,做過一些壞事,所以這個幕後主使者準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被嚇死的主人當年,我剛剛說過,他年輕的時候做了一些壞事,這些壞事就包括把活活的人變成一個活死人。這點倪匡發揮得很好。過去古老的時候,這種活死人、殭屍、或者行屍走肉傳說非常多,目前還有類似傳說的地方已經很少了。可是很多人都知道,在某一個國家仍然還盛行這種活死人的傳說,而且繪聲繪影,這個國家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不是默默無聞,它的名字叫作「海地」,「海地共和國」,是在美洲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那個小島我查了一下,雖然是一個小島,還是分成了兩個國家,東邊是「多明尼加共和國」,左邊是「海地」,這兩個國家都跟我們還有邦交,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海地共和國的特產之一就是這種活死人,雖然目前為止沒有人親眼目睹,可是這個傳說在海地仍然家喻戶曉。

梅:盛行。

葉:對,有很多人作過一些科學研究,我還看過Discovery頻道也去作過類似的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結論跟倪匡當年所作的設想完全一致,就是說這一類的活死人,嚴格說來,是大腦被某一種毒藥麻痺了之後的一種病人而已,也就是說他的大腦功能喪失了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保留著,所以他能夠作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動作,像走路、扛東西這些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比較高級的一些意識活動通通都停頓了。我們中文成語用「行屍走肉」來罵人,是很貼切的說法。倪匡在後來的修訂版序言裡也特別說,當時他把假設基礎放在一種藥物麻醉之上是相當科學的,也就是說幻想的成分並不多,他把所有的這一類海地殭屍或者活死人,通通都解釋成是一種有組織的犯罪行動。這個理論我很早以前就看過,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海地專門出產這一類的活死人?因為海地他們需要有很多的人手來收甘蔗,他們做蔗糖的甘蔗很有名,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工,他們生活水準又不高,大部分是以人力來做收割。所以很早以前就有人說,他們的巫師都是下毒的高手,倪匡在書裡邊也是這樣子寫的,他說可以從幾種植物裡邊提煉出一種藥物來,讓人接近死亡狀態,心臟幾乎不跳,沒有新陳代謝,也幾乎沒有呼吸了。後來倪匡在修訂版上特別強調,如果他更晚期來寫這個故事,會把巫術的部分寫得更活靈活現一點,也就是說他覺得巫術不可能完全用科學來解釋,當時他大概太年輕了,就像衛斯理太年輕一樣,凡事都要百分之百的科學解釋。或許是因為這樣,這個故事沒有真的揮灑得開,總是給大家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

梅:是,葉李華,我順便插一句喔,你不是在改寫他的作品嗎?當你碰到他自己在修訂版也覺得有繼續發揮空間的這些作品,在你的改寫版裡面可不可能作一些發揮?

葉:嚴格說來不是改寫,應該算是延伸跟擴充。

梅:有可能吧?

葉:有可能,倪匡之前跟我討論過,《衛斯理回憶錄》這個計畫到底寫些什麼東西最好?我們兩個一致的結論就是,補充衛斯理沒有說完的故事。

梅:未足。

葉:也包括補充倪匡意猶未盡的部分,我當然會在故事裡邊,用一些小小的技巧自圓其說。舉個例子,我剛剛說過,倪匡比較年輕的時候寫的這一些衛斯理的故事,難免給人綁手綁腳的感覺,之前我們也討論過,因為那個時候大家對於比較靈異的現象還不能夠接受,尤其是不能夠接受靈異現象可以跟科學結合在一起,現在大家應該百無禁忌了,所以很多東西現在討論起來,或許更適合的。所以,我絕對不會推翻倪匡之前寫的,我絕對不會說……

梅:那是不可能的。

葉:對,我絕對不會在回憶錄裡,跟他的寫法有任何的(梅:抵觸。)大方向的抵觸,但是在小的地方,我會……

梅:發展延伸。

葉:對,我就會交代為什麼當初這本書沒有大加發揮,總是有原因,把原因說完之後,我就可以來作個發揮了。過年這段時間我正在寫《衛斯理回憶錄》第二冊。

梅:堂堂進入第二冊了。

葉:堂堂進入第二冊,而且寫得很順利。在第二冊裡,我已經作了很多梅姊剛剛提到的作法,把一些人物後面發生的故事補足,《衛斯理回憶錄》第二冊寫的都是他少年時期跟青年時期一些同學和朋友的故事,這些人當然也會長大,年紀也跟衛斯理差不多啦,他們長大之後又發生些什麼故事,我就把它給敘完了,滿有意思的。

梅:好過癮喔!

葉:真的很過癮,雖然好累,我目前的進度大概平均一天寫三千到四千字。

梅:哎呀,真是了不起!最近有機會跟你的朋友見面,他們聊到你的時候都說:哇!你現在可真不得了,產量驚人哪。

葉:應該是說醞釀了太久的時間,突然之間暴發出來,呵……

梅:好,讀者就引頸期盼吧,我們的聽眾更有福的就是可以先聽為快。剛才葉李華講的這一些,有些都已經成書了,或者是成篇了。大家可以想想看:哪些是葉李華會在他的作品裡邊加以發揮跟延伸的?跟你想要發揮跟延伸的部分有沒有什麼雷同之處?或者有相抵之處?我覺得這很有意思,對讀者也是另外一種再創作,在自己的心裡重新再發展,就像當年的葉李華看倪匡作品一樣。

葉:對,我那個時候看倪匡的小說,看著看著,就寫信給他,跟他講說這邊可以發展一下,那邊還有一個資料。他竟然偶爾還會採用,我真的好高興!

梅:喔,是嘛,當時就有點技癢。

葉:我在這邊也呼籲我們的聽眾朋友,我非常喜歡收到聽眾朋友或者是讀者的來信,反正現在電子郵件(梅:這麼方便。)非常方便。現在我是找了幾位作家朋友討論《衛斯理回憶錄》,他們都給了我一些非常好的建議,他們的建議不知不覺就融到我自己的寫作裡,單獨一個人的想法總是會有盲點,大家彼此關照,把故事寫得更完整、更圓滿。

梅:是,通常我們都會覺得一個創作者跟一個學者應該有所差別,怎麼可能集於一身?現在,在葉李華的身上好像看到了這樣的影子,到底最後會怎麼樣?我們真的好期待,非常期待知道你寫出來會是什麼樣子。

葉:我可以作個預告,之前也有讀者寫信給我,問我《衛斯理回憶錄》第一冊會什麼時候出?我現在可以很肯定地講,今年的五月份。

梅:五月?

葉:五月份,也就是說三個多月之後一定會出第一冊,第二冊預計大概在第一冊之後的三到四個月出版。

梅:哎呀,你這樣公開宣布,也給自己某一種程度的壓力,這個壓力用不著別人給,你自己就給自己了。

葉:真的,否則我不可能說在一月份的時候可以把第二冊寫個八成了,現在心裡已經比較篤定了一點。

梅:篤定了,所以才敢這樣說。你這個年過得可真是豐富啊。

葉:太豐富了,幾乎足不出戶。

梅:哎喲,好,我們繼續來討論《訪客》。

葉:對,應該點出來就是海地這個國家它的活死人,有一個宗教淵源,這個宗教非常奇怪,它的英文名字叫作voodoo,通常英文字母拚成是v-o-o-d-o-o,voodoo。voodoo發音也滿奇怪的,一般現在我們在台灣的翻譯,應該是故意的,把它翻成「巫毒教」,巫是巫術或者巫師的「巫」,毒是毒藥的「毒」。

梅:毒害的「毒」。

葉:這個翻譯有好處、有壞處:好處就是,一看起來就觸目驚心,讓你感覺到這是一個邪教;壞處是它其實也沒有那麼邪惡,我查了維基百科全書,Wiki維基百科全書,它特別說:這種信仰不是從美洲來的,因為海地共和國人大部分都是非洲移民,這個信仰是源自非洲的一種泛靈或者多神教的崇拜,又融入了一些天主教裡邊的魔鬼崇拜元素。如果直接把它翻譯成巫毒教,好像真的變成一種巫術,它嚴格說來不是巫術,是一種宗教,只是這種宗教比較接近原始宗教的信仰,給大家的感覺就非常神祕,而且,我們剛剛說過,一般認定,他們巫毒教的那些祭司都是下毒的高手,所以就有人把它翻譯成巫毒教。倪匡在這本書裡邊寫的並不是巫毒教,他寫的是「巫都教」,把毒藥的「毒」改成了都市的「都」,但是他還是保留了巫術的「巫」。我還看過另外一種翻譯,在維基百科全書裡邊,刻意連巫術的「巫」都不用,直接寫成「伏都教」,讓你沒有先入為主的感覺,覺得它是一種巫術。研究起來是滿有意思的,因為「巫毒」這個字眼不論是在英文裡邊或者在中文裡邊,都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負面的字眼了。

梅:是的。

葉:我在這邊很願意介紹一本書,英文的名字是叫作Voodoo Science,中文把它翻譯成《巫毒科學》。

梅:就是巫毒那兩個字呀?

葉:就是用我剛才講到的台灣翻譯,就是巫術的「巫」、毒藥的「毒」,《巫毒科學》。但是這本書裡邊講的絕對不是研究巫毒教,不是怎麼樣製作活死人的科學,而是利用這個字眼,「巫毒」這個字眼,來批評很多假的科學、病態的科學、無病呻吟的科學,所以這是一本討論科學精神的精彩著作,它裡邊討論很多假的科學家利用媒體來炒作他們自己的偽科學。我自己在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開一門課,叫作「自然科學概論」,就用這本《巫毒科學》當教材,已經用了兩年,效果非常好。

梅:你當教材的這本《巫毒科學》「巫毒」這兩個字,也就是voodoo這兩個字嗎?

葉:對,英文它是用Voodoo Science,這是一本翻譯的科普書。

梅:科普書,它那個voodoo原來的意思也就是海地這個voodoo嗎?

葉:對,所以我才說,在英文的裡邊,voodoo也已經變成了一個負面的字眼。

梅:負面。

葉:我知道在他們的政治圈裡,甚至也有人用voodoo來攻擊對手的,但是從科學的精神跟科學角度出發,其實voodoo沒有那麼樣子地巫、也沒有那麼樣子地毒。

梅:喔!你這個課開了兩年了喔?

葉:嚴格說來開了三年了,但是用《巫毒科學》這本書當教材才用了兩年,預計應該還會繼續開下去,因為我非常喜歡跟學傳播的同學來討論科學精神。

梅:一點都不錯。你講的科學精神真的是這樣……比方說把這兩個字翻成這個樣子就給大家不一樣的印象,連翻譯都會不一樣,傳播的時候,如果有一些誤導,影響是很大的呀。

葉:對呀,所以我很喜歡跟學傳播的同學討論怎樣才是正統的科學精神,怎樣會偏離了,變成病態科學、假科學。跟他們討論過後,他們畢業之後,很快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梅:對,影響很大。

葉:也要藉這個機會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在這邊討論,倪匡科幻小說裡邊不管是靈異啦、是殭屍啦,都只是一個科幻的故事,我自己寫《衛斯理回憶錄》的時候,我也把自己的尺度放寬了很多,和我在上課的時候,談自然科學概論是不一樣的,和我做演講談科普的主題是不一樣的。

梅:兩者的差異是?

葉:兩者的差異是:科普或者通俗科學一定要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梅:要有科學的精神。

葉:對,在寫科幻小說的時候,嚴格說來,也要有科學精神,但是有一分證據,因為有幻想的成分,我可以說兩、三分話。我的原則就是,只要不偏離科學精神,那麼在科幻小說裡邊,是可以偏離一點點的科學。我們在這個節目裡邊也強調過好幾次了,所有談到超光速飛行的科幻小說、科幻電影,都是違背科學的,因為人類現在還沒有發現有任何的方法可以超光速,但是,你絕對不能說它違背科學精神,因為它是以科學精神來探討,超光速飛行會得到什麼樣子的結果?會有什麼樣子的……

梅:可以是一種推論。

葉:對,只要推論得合情合理,就是符合科學精神。

梅:科學精神。

葉:如果還有一點時間,我想再借題發揮一下,剛才我們一直在講活死人概念,其實活死人概念還可以仔細分類。在此之前我們在倪匡小說裡邊也提到過說,這個鬼的概念如果仔細分類,從西方的小說或者電影裡,會附身的那個看不見的鬼魂是一種,西方的吸血殭屍vampire是一種,那個家裡邊鬧鬼,東西會鏗鈴匡啷響、會隨便移動,那又是不同的鬼魂,如果是一種魔,魔鬼的那個魔字,嚴格說來,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鬼,聖經裡邊的撒旦,是魔而不是鬼。所以說,如果仔細地把它分類,它可以分成很多很多種。今天最後一點點時間,我想借題發揮一下的,就是光是殭屍的概念,voodoo的殭屍跟西方的吸血殭屍vampire又不太一樣。

梅:就不一樣。

葉:對,我在這邊想再介紹一個英文字,專門指海地的這種殭屍,有一個專有名詞,很奇怪的一個名字,叫作zombie,z-o-m-b-i-e。

梅:z-o-m。

葉:z-o-m,對,z就是英文字母最後一個字那個z。

梅:最後一個字。

葉:z-o-m-b-i-e,zombie。

梅:b-i-e。

葉:對,zombie。

梅:zombie。

葉:對,大家有興趣,可以上網去查查看,zombie跟vampire有什麼樣子的不一樣。

梅:好,長年做翻譯工作的葉李華、葉教授在這個部分是非常精準的,你每個部分都要仔細地去查中間的差異性是什麼,所以翻譯工作很重要,你是第一個橋樑,對不對?

葉:對,可以這樣說。

梅:是的,在這個部分絕對要有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

葉:我們或許可以唱個高調說,把殭屍分成那樣清楚的幾類,也是一種科學精神。

梅:是唷。

葉:為什麼呢?

梅:你這樣子的分法,分了以後的方便是為什麼呢?

葉:我曾經考據了一下,為什麼中文要把science翻譯成科學的「科」?我曾經找到一個錯誤的答案,可以跟各位聽眾分享一下,這是一個標準的錯誤答案,竟然有人說科學是從中文的「科舉」這個字來的,研究科學之後,科舉就可以考得很好,這是一個純粹的笑話,……

梅:正確的答案是?

葉:根據我的考據,應該八九不離十,正確的答案是從日文來的,最早把science翻譯成科學是從日本人來的,他們的概念是什麼呢?「科」這個字在中文裡邊就是分門別類的意思。

梅:嗯,一科一科的,不同科,分科。

葉:對,所以,科學就是分科之學。

梅:就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殭屍有各種不同的殭屍。

葉:日本人覺得,科學最基本的態度就是要把各種的對象先分門別類釐清楚,(梅:釐清。)然後才能夠談到怎樣做研究工作。

梅:這麼一路走來,我們發現葉李華教授你經常做這件事情嘛。

葉:我很喜歡做分類的工作,或者說我也有收集癖,但是我不會像倪匡一樣收集那些有形的東西,比如說貝殼之類的,我喜歡收集名詞,呵……

梅:各有所好啊,好,限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到這裡,暫時告一個段落,還是請預告一下我們下回要介紹什麼,好不好?

葉:好的,預告一下,根據倪匡的寫作順序,下星期談的應該是《風水》這本書,但是《風水》我們很早之前就已經談過了,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把倪匡的寫作順序弄得非常清楚,所以鬧了一個笑話,事後我們又好好地討論了一下為什麼會鬧這個笑話,為什麼我會沒有把《風水》這本書的順序排對,我自己也作了一番檢討。所以我們下星期要跳過《風水》來談下面一本書,倪匡很少用單獨一個字當書名,不過下一本書就叫作《環》,一個圓圈的那個環,單獨一個字喔,很好玩,從這個環裡邊又可以發揮出非常非常多想像力,倪匡是從「環」這個字的造字原理想出來的,因為環是斜玉旁。

梅:嗯,就是楊玉環的「環」。

葉:對,它本來是一個玉器,倪匡也很喜歡做咬文嚼字的工作,先從玉器談起,然後談到什麼樣子的環。

梅:好的,謝謝葉李華、葉教授。

葉:謝謝梅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