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類【3】  歷史上的明天


  任何一部高瞻遠矚的科幻作品,宗旨皆在於描述一種概念、指出一個方向。只要這個概念有實用價值、這個方向值得嘗試,就一定會有人設法實現。


  科幻作品本身即為一種預測,總會有接受檢驗的一天。等到這一天來臨,只可能出現兩種結果:預測成真或預測落空。即使像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那樣博學多聞的科幻大師,也難免有失誤的時候。例如他筆下的機器人個個擁有「正子腦」(positronic brain),這種虛構的裝置是鉑銥合金的海棉狀球體,其中負責產生「智慧火花」的並非普通的電子,而是電子的反粒子「正子」。然而到了晚年,艾西莫夫也承認積體電路才是人工智慧的正途,正子腦只是異想天開的科幻點子。

  而在《原子小金剛》系列漫畫中,日本漫畫大宗師手塚治蟲(1928-1989)也曾大膽預測機器人的標準配備,甚至訂出明確的時間表。如今原子小金剛的「生日」已過了一年多,電子腦與微型原子爐卻仍然遙遙無期。

  在科幻作品中,諸如此類失敗的、過時的預測可說屢見不鮮。哪怕是轟動一時的科幻名作,也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時光的侵蝕,而逐漸喪失說服力及趣味性。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就學術價值而言,這些科幻經典反倒愈陳愈香。因為唯有透過「過時過氣的作品」,我們才能瞭解昨天的人怎樣錯估今天的事物,好讓今天的我們能夠避免重蹈覆轍。而鑑往知來的第一步,正是探討這些錯誤的來龍去脈。因此本文嘗試將科幻預測落空的根源,歸納成以下三種侷限性。

一、說服力的侷限:有時為了顧及讀者或觀眾的接受度,科幻作品的預測刻意避免過於大膽,以免反而減弱作品的說服力。與科幻小說相較之下,科幻電影通常更為保守,這是由於電影為大眾娛樂,必須畫地自限才能確保票房。因此之故,科幻電影的折舊率相當驚人,比較誇張的說法是,大多數科幻電影逃不過「今日科幻片,明日爆笑片」的命運。例如一九五○年代的科幻名片【惑星歷險】(Forbidden Planet,1956),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其中的機器人就十分臃腫、十分笨拙、十分可笑。無獨有偶的是,同一時期另一部著名的科幻電影(Tobor the Great,1954)同樣以臃腫機器人為主角。

二、外推法的侷限:任何一個科幻構思,都必須結合當時當代的科技再加以延伸,也就是需要使用外推法(extrapolation)當作預測工具。就科學方法的層次來說,外推法是歸納法與演繹法的綜合產物──先以歸納法整理既有的資訊,再用演繹法推估未來的趨勢。不過歸納在此可能掛萬漏一,演繹則有可能忽略某些未知因素,使得外推法先天上帶有不準確的因子。科幻作品繼承這個有缺陷的基因,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三、大時代的侷限:任何人的視野都受限於本身的時代,科幻作家頂多看得比較遠,絕不可能對科技的軌跡一覽無遺。因此科幻預測難免主觀,也難免受到時代氛圍的影響。例如在一九四○至六○年代,西方科幻作家特別喜歡探討「遠未來」。在那些虛構的未來世界,許多科技已先進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惟獨電腦仍然是龐然大物。換句話說,當時幾乎沒有人敢在筆下發明個人電腦,更遑論筆記電腦或隨身電腦。若要追本溯源,無論龐大無比的電腦,或是臃腫不堪的機器人,都能歸結到一個事實:在摩爾定律(Moore's Law)出現之前,誰也不相信電腦會以幾何級數的速度縮小。

  縱使有上述諸多侷限性,可是換個角度,科幻作品並非科學論文或工程藍圖,根本不該以嚴謹的科學尺度來衡量,否則一定流於捨本逐末、見樹不見林。以艾西莫夫為例,他的機器人小說之所以不朽,原因是他慧眼獨具地倡導「人形機器人」、提出「機器人學三大法則」,並且昭示「人機共處的未來社會」。相較之下,正子腦只是一種科幻道具,是否實際可行並不那麼重要。推而廣之,任何一部高瞻遠矚的科幻作品,宗旨皆在於描述一種概念、指出一個方向,如此而已!但只要這個概念有實用價值、這個方向值得嘗試,就一定會有人設法實現──最後無論用什麼方式、什麼辦法使夢想成真,都可以算是一種成功。

  就上述實用功能而言,將科幻比喻成「路標」應該十分貼切。第一,路標只負責指路,本身並不是交通工具。第二,路標只能指出大略方向與大約距離,不會提供詳細的路線說明。因此假如你是一位科幻旅人,看到某個路標指向一片科技處女地,一來你必須設法尋找適當的交通工具,萬一找不到還得自己製造。二來一路上你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碰到實在無法跨越的障礙,還得考慮採取迂迴路線,絕不能死守著直線方向不知變通。

  在機器人科技的發展過程中,這類「科幻路標」的具體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小說,為美國工程師恩格柏格指出一條康莊大道,一路引導他成為機器人學之父。又如手塚治蟲的《原子小金剛》系列漫畫,培養出竹中透、廣瀨真人這些日本機器人學家──人形機器人ASIMO便是他們的心血結晶。而【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1966)這部看似異想天開的科幻電影,則標示出微型機器人在醫學上的用途,成為奈米醫學(Nanomedicine)的先知先覺。這些精采的科技史實,本專欄將陸續做詳細的分析介紹。

(註)有關艾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以及恩格柏格的心路歷程,皆可參見上期本專欄。

BOX1
艾西莫夫《我,機器人》大事紀
1982年:「美國機器人公司」創立,蘇珊•凱文誕生。
1996年:「美國機器人公司」推出無語音功能的機器保母。
2002年:「美國機器人公司」推出配備語音的機器人,外形龐大笨拙。
2003至2007年:除了科學研究,大多數政府禁止在地球上使用機器人。
2008年:蘇珊•凱文獲博士學位,加入「美國機器人公司」擔任機器人心理學家。
2015年:人類第二次遠征水星,成員包括一個實驗中的新型機器人。

BOX2
手塚治蟲《原子小金剛》大事紀
1978年:隨著電子腦問世,機器人研發正式起步。
1982年:配備電子腦的人形機器人組裝成功。
1987年:足以亂真的機器人問世。
2003年初:日本通過「機器人法」,確立機器人的社會地位。
2003年初:日本科學省長官天馬博士痛失愛子,不惜重金研發機器人替代品。
2003年4月7日:原子小金剛(ATOM)正式誕生。

BOX3
摩爾定律:英代爾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摩爾(Gordon Moore)於一九六五年提出的經驗法則,預測每隔一年半至兩年,積體電路上面的電晶體密度就增加一倍,售價卻保持不變。這原本只是經驗公式,可是曾幾何時,它已成為半導體業的金科玉律;每家公司從工程師到董事會,都是根據摩爾定律訂定指標與目標。雖然由於物理上的極限,摩爾定律絕不可能永遠正確,然而半導體界的頂尖人才,都一直想盡辦法延長該定律的氣數。



Copyrightc 199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